-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 圣才电子书
- 5312字
- 2020-11-21 20:14:37
三、名词解释
1.Gestalt psychology [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研]
答:格式塔心理学派是指心理学中的一个流派。以考夫卡、苛勒、魏特曼为代表。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这一观点在一定范围内来说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从这一观点出发,坚决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分析,这对于揭发心理学内的机械主义和元素主义观点的错误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他们在知觉领域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具有科学价值的成果。目前在一般心理学教科书内所讲述的一些有关知觉的规律知识,例如似动现象的发生、知觉过程中图形和背景的关系的意义等,基本上都是来源于格式塔学派的研究成果。 格式塔心理学派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使人们对意识经验发生兴趣,并把意识经验看作心理学的一个合法的研究领域。同时格式塔学派对同时期的学派中肯而坚定的批评,对心理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此学派理论的局限性在于他们把直接经验的世界,看作是唯一确实而又可知的世界。把全部心理学问题,完全简化为数理的问题。这其实已经违背了系统观。
2.韦伯定律[南开大学2006年研]
答:1830年,德国生理学家韦伯(E.H.Weber)研究差别阈限时发现,差别阈限值与原有刺激量之间的比值在很大范围内是稳定的,即在中等刺激强度的范围内,对两个刺激物之间的差别感觉,不是由两个刺激物之间相差的绝对数量来决定的,而是由两个刺激物之间相差的绝对数量与原刺激量之间的比值来决定。这就是韦伯定律。例如,对于50克的重物,如果其差别阈限是l克,那么该重物必须增加到51克我们才刚能觉察出稍重一些;对于100克的重物,则必须增加到102克我们才刚能觉察出稍重一些。用公式表示为:K=ΔI/I
其中,K为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I为原刺激量,Δ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
3.工作记忆[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研]
答;工作记忆亦称“活动记忆”、“操作记忆”,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加工和贮存的能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在许多复杂的认知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英国学者Baddeley和Hitch(1974)提出“工作记忆”的三系统概念以代替原来“短时记忆”的概念,并认为工作记忆系统包括三个部分:
(1)中央执行系统。主管工作记忆信息的流动方式,负责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它们与长时记忆的联系,也负责注意资源的协调和策略的选择与计划。该系统是工作记忆的核心,起着注意系统的作用,但是其认知加工资源有限。
(2)语音环。主要采用串行加工的方式,通过语音编码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存储。该子系统由语音储存和发音控制加工两部分组成。
(3)视觉空间暂存器。主要采用表象的形式对视觉和空间信息进行加工和存储,包含视觉元素和空间元素。后两个部分是从属系统,具有信息特异性。工作记忆这一术语的使用,往往与具体的研究目的和内容关系密切,应区别对待。
4.部分报告法[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研]
答:部分报告法是斯珀灵针对传统的记忆方法的缺陷设计的记忆测验方法。这种方法运用随机原理,使报告分段进行,有效控制住报告时滞引起的误差。他将全部刺激项目排成3×4的矩阵,刺激以50毫秒的时程出现,在刺激消失的同时,某一信号随即出现,被试者根据约定信号的种类报告相应的刺激行项目。根据被试者报告的准确率很容易计算出被试者的记忆量。此方法可以弥补以前那些用全部报告法(或整体报告法)研究短时记忆的缺陷。全部报告法测量被试者依次识记的全部刺激,但实际上,即使被试者能记住了某个量值的刺激,在报告时也总会遗忘一部分,实验者最后检测到的量值总是偏低的。使用部分报告法测验的记忆成绩要好于全部报告法,这反映了感觉记忆的快速遗忘特性。此方法的使用揭示了感觉记忆的存在。此方法不仅适用于视觉材料,也可以适用于听觉材料。
5.元认知知识[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研]
答:元认知知识是元认知的组成成分,指主体通过经验积累起来的、关于认知活动的一般性知识,即对影响认知活动的因素、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作用的结果等方面的认识。一般储存在个体的长时记忆中,具有比较稳定的特点,以意识化或非意识化的方式对认知活动施以影响。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关于认知主体的知识,即主体关于自己和他人作为认知加工者的所有知识;
(2)关于认知任务的知识.即主体关于认知活动的任务要求等方面的知识;
(3)关于认知策略的知识,即主体对于完成某项认知任务需要的认知方法的各方面的知识。
6.面部动作编码系统[苏州大学2006年研]
答:面部动作编码系统是测量面部各部位的肌肉运动系统。它以面部肌肉运动为单位,是用以测量区域性的面部肌肉运动的精确图式。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将人的面部划分为:额眉-鼻根区、眼-鼻-颊区和口一唇一下巴区三部分。通过对三个部分外貌变化的评分及综合,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可以辨别出多种基本情绪。
伊扎德等人提出了两个互为补充的测量系统,即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和表情辨别整体判断系统。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是为保证客观性和精确性的微观分析系统。具体使用分为两步:第一步,评分者三次观看面部表情的录像,每次辨认面部一个部位的肌肉运动,并记下相应区域的面容变化及出现时间。第二步,将记录下来的面容变化同可观察到的活动单位的组织相对照,辨别出独立的情绪或几种情绪的组合。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的材料包括一本手册和一套录像。
7.气质[武汉大学2004年研]
答:气质是依赖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它是人的先天禀赋,人格形成的原始材料之一。在新生儿阶段即表现出来。如有的婴儿安静,有的好哭,必然影响其父母或哺育者与婴儿的互动关系,从而影响人格的形成。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上,如心理过程的速度、强度、稳定性、指向性和灵活性等。具体表现为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力的大小、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知觉或思维的快慢等。气质使个体的全部心理活动呈现独特的色彩。它与人格的区别在于,人格的形成除以气质、体质等先天禀赋为基础外,社会环境的影响起决定作用;而气质是人格中的先天倾向。现代心理学对气质的研究影响较大的有:巴
斯和普洛明提出气质的EAS模型,确定三种气质倾向:情绪性,指个体情绪反应的强度;活动性,指个体能量释放的一般水平;交际性,指个体的人际交往特点。巴甫洛夫用条件反射实验探讨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的三个特性: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认为有四种典型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即活泼的、安静的、不可抑制的、弱的。
8.动力定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5年研]
答:动力定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依照一定的先后次序和强弱配置而构成的暂时神经联系。这是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来是由一连串刺激形成的一连串反应,训练巩固以后,只要开头刺激出现,后面一连串反应就可以依次出现,巴甫洛夫把这种现象就叫做动力定型。如做早操,开始每一个动作都由老师示范引起,后来,由于反馈,前一个动作变成了后一个动作的刺激,这样后面的动作就由前面的动作的反馈引起。等到学会以后,第一个动作也可以由命令作信号而引起。动力定型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年龄越小,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越大,越容易建立动力定型。
9.内隐记忆[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研]
答: 内隐记忆也叫自动记忆,是记忆的一种,与外显记忆相对。它是指通过无意识机制运作的记忆。
D.L.沙克特用内隐记忆描述个体并未意识到的、对完成当前任务能自动产生影响的某些经验。其操作定义是在不需要对特定的过去经验进行有意识或外显的回忆的测验中表现出来的、对先前获得的信息的无意识提取。最初从遗忘症患者身上发现。他们在自由回忆、线索回忆及再认上都表现出明显的缺陷,但对残词补全测验却完成得近于正常人。从重学中可节省时间也可找到内隐记忆的痕迹。正常人从语词认知、技能学习到社会认知诸方面,都存在内隐记忆现象。
10.情商[北京科技大学2004年研]
答: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概念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的萨罗威和新罕不什尔大学的玛伊尔提出的,简称情商,它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感情,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情绪智力也就是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情绪智力是与理解、控制和利用情绪的能力相关的。
情商相对智商而言,是指情绪智力的高低。情绪智力包括一系列相关的心理过程,这些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准确的识别、评价和表达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适应性的调节和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适应性的利用情绪信息,以便有计划的、创造性的激励行为。
11.构造主义[北京科技大学2006年研]
答: 构造主义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钦纳。这个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之间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而激情是情绪的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在研究方法上,构造主义强调内省的方法。在他们看来,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依靠被试者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
基本主张:心理学应以直接经验为研究对象,只研究心理过程或心理内容;以实验内省法为基本方法;以探讨成人心理的一般规律——分析意识的内容、组成元素和构造原理为基本任务;强调心理学的纯科学性质,不关心心理学的应用,以及儿童心理、教育心理和个体差异等领域及其他不可能通过内省法进行研究的行为问题。20世纪前30年,成为美国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促进心理学的独立与发展,为新兴的实验心理学提供有益资料,从不同方面启迪西方心理学派。因所确定的研究对象与范围过于狭窄,且脱离生活实际而受到批评。1927年铁钦纳去世后消亡。
12.注意[中山大学2005年研]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某—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指向性不同,人们从外界接受的信息也不同。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起来,这就是注意的集中性。如果说,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朝向某个对象,那么,集中性就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心理活动或意识的强度大,紧张度高,注意也就越集中。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缩小。这时候,他对自己周围的一切就可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是密不可分的
13.习得性无助[北京大学2005年研]
答:习得性无助是有机体处于无可逃避或回避的有害或不愉快的情景中所产生的获得性绝望状态。其形成原因主要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到自己的社会活动得不到支持,个体经常处于不利或危机状况,且得不到谅解、关怀和帮助。习得性无助的形成与社会风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的个性特征及人际交往能力等有关,常伴有失望、苦恼、痛苦等情绪。动物也会形成习得性无助。
1967年,塞利格曼和梅耶在实验中,把一组实验动物狗栓紧,使之不能逃脱,再给予一段时间的强烈电击,随后将这些狗放在另一个笼子中继续电击,但是每次电击前都发出一个信号,狗只要听到信号立即跳过栅栏就可以逃避电击。但这些曾置于不可逃脱情景中的动物无法学会逃避电击,它们不做挣扎,而是站着不动或躺下,无可奈何的发出哀鸣,忍受电击。与之对照的另一组狗,因未曾置于不可逃避的情景,很快学会了在电击信号响起后立即跳出栅栏逃避电击。塞利格曼等人认为,前一组狗在学习到电击无法逃脱之后,尽管换了情景也不设法逃脱的行为,即为习得性无助。随后他们在人类被试上也观察到类似的结果,据此可以解释人类的抑郁症。
14.自我效能感[北京大学2006年研]
答: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胜任该任务的预期。
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响。他进一步把预期分为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关于某种行为可引起某种具体结果的信念;效能预期是指自己是否具有引发某一结果的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本质上就是效能预期,表现为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程度。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唤醒等。自我效能感具有一些功能;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活动的情绪。
15.心理[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研]
答: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互相依存。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这是人的意识的第一个特点。人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能够预先计划达到目的的方法和手段,这是人类意识的另一个特征。人的心理除了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这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知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比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就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出现的。无意识现象也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