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名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8字
- 2020-11-19 03:45:59
第2章 语言的本质
2.1 复习笔记
一、语言、言语、语言的基础
1语言的结构
(1)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词汇指的是词的总汇,语法指的是把语言成分组织起来的各种规则的总和。
(2)语言系统中的每个语言成分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个方面结合成的,前一个方面就是语音,它是语言成分的形式;后一个方面就是语义,它是语言成分的内容。
(3)由此看来,人们既可以从词汇和语法两方面来分析语言本身的结构,又可以从语音和语义两方面来分析语言本身的结构。
2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1)区别:言语不同于语言。言语就是说话(或写作)和所说的话(包括写下来的话)。话都是由某种语言的词按照这种语言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它也有声音和意义两个方面,但它毕竟不是这种语言本身,而说话(或写作)即运用语言的行为当然也不就是语言。因此,不能把语言与言语混为一谈。
(2)联系:一方面,言语是对特定的语言的具体运用,另一方面,语言存在于各种各样的言语当中。研究语言必须从观察言语着手,必须注意言语中表现的大量的普遍的语言事实。
3语言的基础
语言的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语言特点的本质。“语法结构”是“语法”的同义语。基本词汇就是词汇中基本的部分,包含词汇中最必需的、全民常用的、最稳固的一部分词。
(1)语言的稳固性主要就表现在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的稳固性上。
(2)一种语言必须具备自己的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
(3)一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决定这种语言的基本面貌。每一种语言都必须具备能够区别于其它任何语言的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
二、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1语言是社会现象
语言是社会现象,可以从语音与语义的结合关系以及世界语言的多样性来加以说明。
(1)语言中的语音与语义结合是社会习惯使然
语言中的语音与语义怎样结合成特定的语言成分都是社会习惯所使然,都是约定俗成的。语言中词汇和语法也都是约定俗成的。世界上多种多样的语言都是不同的社会集体各自约定俗成的结果。
(2)从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中也可以说明语言是社会现象
①语言依存于社会
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又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并且是随着人类社会的死亡而死亡的。
②社会不能没有语言
语言对社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a.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
b.语言并且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c.人们的思维靠语言的帮助而得到发展。
2语言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个人现象
(1)语言不是自然现象
①在语言研究中利用一些自然科学的成就固然是语言学的一个进步,但无论怎样地研究语言都不能改变语言是社会现象这一事实。
②虽然语言除了具有社会属性之外,还具有自然属性。但是,语言的一切自然属性都不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2)语言也不是个人现象
任何语言都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被创造的,而且是经过许多时代由全社会创造出来的。作家为了特殊的需要,虽然在写作时能够较多地运用方言成分,古语成分,甚至临时创造一些成分,但这也不是毫无限制的。
当然,既然社会推动了语言的发展,那么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个人在语言发展中就会有一分作用。语言中的创新在得到社会公认而普遍使用之前,总是先出现在少数人的言语中的。
3语言不是上层建筑
语言既不属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
(1)语言不属于社会的基础,这是显而易见的;
(2)语言不属于上层建筑
①上层建筑随着它的基础的变化、消灭而变化、消灭。然而语言并不如此,基础改变了,它却可以基本上不改变。
②上层建筑不只是反映基础,而且积极地为基础服务,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然而语言却根本不同。它不是某一种基础所产生的,也不是某一个阶级所创造的,而是千百年来在社会历史全部进程中为全社会所创造的。它一视同仁地为不同的基础、不同的阶级服务。
③上层建筑随着其基础的消灭而消灭,生命是不长久的。而语言是许多时代的产物,所以它的生命是比任何一个基础,任何一个上层建筑的生命都长久。
④上层建筑与生产及人的生产行为没有直接联系。语言则不然,它与生产、人的生产行为和其它一切行为都有直接联系。
因此,语言是既非基础又非上层建筑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虽然是社会的产物,替社会服务,但语言又有不同于其它社会现象的特点;语言是以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身分来替社会服务的。
三、语言是全民的交际工具
1语言是交际工具
就语言的基本职能来说,语言首先是交际工具。了解语言是交际工具,是认识语言本质的中心环节。语言不但是人类所特有的交际工具,而且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人类其它的交际工具都是建立在一定语言基础之上的语言或语言成分的代用品,而且都有其特殊的服务领域。语言是不依赖于其它任何交际工具而独立存在的交际工具,它的服务领域非常广阔。
(2)除了语言或语言成分的代用品之外,还有其它传递消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方式,但是它们的表达能力是极其有限的。
2语言的全民性
马尔学派“语言从来就是阶级的”说法错误的原因在于:
(1)从语言的创造者和语言的服务对象来看,语言是在许多时代中为全民所创造出来和丰富起来的。人类出现的时候语言就同时产生了。那时的人类社会不分阶级,语言只能是全民所创造并为全民服务的。语言是一视同仁地为各个阶级服务的。
(2)从语言本身的情况来看,不同阶级可能创造并运用一些自己的专门的词和语,形成所谓阶级习惯语。但是阶级习惯语并不就是语言,这不但因为它的通用范围非常狭窄,甚至往往不能普及到某个阶级的全体成员,而且因为它没有自己的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一一语言的基础。
3阶级对语言的影响
语言虽然没有阶级性,但是阶级对语言有很大的影响:
(1)语言是社会各阶级共同的财富,它是在全社会的运用中,不断发展、丰富起来的。因此,各个阶级对语言的发展,丰富都有或大或小的贡献。这是阶级影响语言的主要方面。
(2)各个阶级还企图给语言一些特殊的影响。
①各个阶级有时候把自己特别的词语“强加到语言中去”。
②各个阶级在对词语的共同理解之外,给它们加上一些阶级色彩。
为个别阶级所运用的专门的词语的存在,以及某些词语所带有的特定阶级的语义色彩的存在,都不足以影响语言作为全民的交际工具的本质。
四、语言是思维工具
1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
语言不但是交际工具,而且是思维工具。
(1)一个正常的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可能脱离语言材料进行思维。
(2)沉思默想也不能脱离语言材料。
言语有说出声来的言语和只有发音动作而不说出声来的言语的区别,前一种言语叫做外部言语,后一种言语叫做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与外部言语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二者也有各自的特点。内部言语往往不那么完整、连贯,而比外部言语粗糙、简略。从内部言语到外部言语还有一段距离。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一种整理思想的过程。
2语言帮助人们认识世界
因为语言是思维工具,它就有帮助人们认识世界的作用。人类思维的日益精密,人类认识能力的日益加强,首先依赖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同时也得力于语言。每个人认识世界的活动,一方面是掌握和运用人类已经得到的知识,另一方面是获取前人还没有获得的知识,无论就其中哪一方面来说,语言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语言是思维工具,人类思维的成果依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固和发展;语言是交际工具,这些成果依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广泛交流。
3语言和思维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
(1)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①联系:语言和思维相依为命,彼此不能分离。它们都是社会现象,但都不是上层建筑,都没有阶级性。它们的活动范围都非常广泛,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生产到基础,从基础到上层建筑。
②区别:不能把语言和思维混为一谈。思维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人脑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而语言则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和思维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
(2)小结:语言是交际工具,又是思维工具。这两方面是统一的,彼此不能分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