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什么食物将会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我们团队常驻青岛崂山大河东,有一次正好遇见一个很久没见的朋友,我们见面聊了几句。他问我现在在忙什么,我说做食育,他说那正好,最近胃口不太好。

听到“食育”这个词,相信大多数人立马想到的是“食欲”,“食物”的“食”,“欲望”的“欲”,意为想吃东西的欲望。但我今天讲的食育,仍然是“食物”的“食”,但却是“教育”的“育”。食物和教育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如何将食物融入教育之中?食物为什么将成为家庭教育的核心呢?希望大家读完这本书,再听到食育这个词时,第一反应是“食育”。

食育,说白了就是把食物当作教育的工具。我们以蔬菜为例,种植、消费、烹饪、享用、厨余回收等都需要人与食物进行接触,在接触过程中从教育的视角加以设计,都可以视为食育。

为什么说食物适合作为教育的工具,而且在此加以强调呢?这就不得不提食物的几个重要的属性:

一、自然属性。食物本身是一个自然生命体,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其本身都具有自然生命的特征,如季节差异性、地区差异性、种类差异性等,可以说是我们最容易接触到的自然物。所以食物往往也可以作为自然教育的工具,所以食育与自然教育也有很多重合的部分,尤其是食育中关于种植的部分。一位贵阳的朋友送给我一把花皮花生的种子,当时我就在想明年该怎么种了,这就是食物引发的对自然的兴趣。

二、社会属性。基于其自然属性,食物往往寄托了不同地区的人们的情感与想象。食物往往与节日、祭祀、礼仪等文化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同的文化活动中,哪怕使用相同的食材,都会以不同的形式与内容加以呈现。所以食育与人文教育也有很多重合的部分,尤其是食育中关于节庆的部分。比如潮汕地区,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大量与之对应的食物。当地人评价女性是否心灵手巧时,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会不会烹饪这些节庆、祭祀用的食物。而我家也有过年包饺子的习惯,一定要大家一起劳动,这也是个非常重要的交流过程。

三、科学与艺术属性。烹饪本身就像一个实验,几千年来,人类对于烹饪的摸索,就是一个把人类勉强能吃的东西变成适合人类吃的东西,再到人类喜欢吃的东西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很多物理变化、化学反应与数学计算的过程。食材本身所具有的丰富色彩与形状,也是自然的重要馈赠,再搭配精美的容器,便可成为一件美好的作品。所以,食育与科学启蒙、艺术启蒙也有着重合的部分。

如果食育只有以上几个属性,那么我们可以简单地称其为一种融合教育的优秀形式。但当了解到英国的校园菜园计划,美国的可食校园计划,意大利的慢食协会以及日本幼儿园、小学午餐背后的推动者——日本的《食育基本法》等如此推崇食育,我认为其源于食育所具有的最后一个属性——生活属性。

四、生活属性。食物本身就具有生活属性,这也意味着我们每天的基本生活都无法离开食物,无论有没有“食育”这一概念,实际上我们都在被食物不断地教育着。比如有的孩子只遵从于自己的口腹之欲,对加工食品有着严重的偏好,过量的糖、盐、油脂的摄入使患病风险大大提高;比如有的成人不吃早餐,也很少和家人愉快地享用晚餐,在匆忙中忽略了对身体和家人的关注;再比如对于很多孩子而言,食物只是一种单纯的可以填饱肚子的东西,他们既不会细细品味,也不会了解隐藏在食物背后的时令、相关故事及其对家庭文化产生的影响,因而变得不知四季变化,也不觉人情冷暖。

恰恰因为食物所具有的生活属性,使得食育成为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生活教育话题。如果我们给不了孩子优质的食育,孩子则会自然地顺从自己的口腹之欲,不同程度地受到市场逐利的广告宣传以及与食物所寄托的家庭文化的割裂所带来的影响。

所以英国的校园菜园计划教给小学生和初中生烹饪,让孩子们管理自己的饮食。为了对抗快餐文化,意大利慢食协会提倡慢食以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与食物的关注。日本通过立法,从政府层面强制学校开展食育,支持民间食育配套农场的建设。

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如何给孩子或者我们自己一个好的食育呢?我给各位读者几条简单的建议:

首先,美好的一天从早晨开始,也从早餐开始。

很多人听我讲完食育后,都会直接问下一步该如何行动,我都会建议他从早餐开始做起。无论从身体还是精神上,早晨享用一顿丰富而美味的早餐绝对是开启一天美好生活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吃早餐的习惯,一定要开始坚持吃早餐;如果有吃早餐的习惯,我建议自己做早餐;如果已经开始自己做早餐了,我建议每顿早餐至少有三个类别的食物,包括含淀粉的主食、含蛋白质的主菜及蔬菜水果等副菜。只要坚持做下去,早餐很快就会改变你的身体与精神状态。我们团队最津津乐道的就是我们做食育以来每天享受早餐的过程。

其次,与其吃到别人做的美味,不如自己试着下厨。

烹饪是一个极富创造性的劳动过程。每个人因为自己从小吃到的妈妈做的饭菜的味道以及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验,从而产生自己独特的口味偏好。如果孩子们缺少对食物的兴趣,最好的办法是邀请他们参与到烹饪过程中来。如果你的另一半对你做的菜总是抱怨和指责,那么就邀请对方参与到烹饪劳作中来吧。如果你遇到了你认为很值得结交的朋友,那么邀请他来尝尝你的手艺,没有什么比一起做饭并一起享用更能营造融洽的交流环境了。

最后,亲自去菜市场挑选食材。

菜市场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生活中心,自然、文化、生活尽在此交集。菜市场真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这里说的菜市场并不是指那些大型超市或商场的蔬果区,而是在你住所附近街道的早市,或者有固定日期开市的集市等。很多人问我如何了解最近的时令蔬菜,我说去菜市场看看,看看哪些菜的卖家多、销量大且便宜,就是时令蔬菜;很多人问我如何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我说去菜市场看看,看看那里的人吃什么,怎么吃,吃的东西粗还是细,买的东西多还是少,都能从中看出一二。要是碰上过节,则能发现更多有意思的事。比如前段时间网络上讨论的南北方买菜的差异,就是一个有趣的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话题。菜市场本身是一个真实的生活场景,那里有着本地人真实的互动,尤其在很多中老年人身上,能看到其与本地自然物产、节日文化及在社会交往上深深的联结。只可惜,如今逛菜市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带孩子去的就更少了。

所以,食育说大是个很大的事,民以食为天,但说小又是个很小的事,哪怕从一顿简单的早餐、从逛菜市场开始。让我们想象一下:早市上,妈妈拉着女儿的手,女孩的手里拿着一根全是泥土的胡萝卜;阳台边,爸爸蹲在儿子的身后,看着小男孩撕下一片阳台上种着的生菜,放进洗菜篓;厨房外,一家三口戴着围裙围着厨桌择芸豆,没有人提那些让人头疼的工作和学习的事,而说的是怎么今天这个芸豆这么老,今晚这些芸豆和五花肉一起炒还是清炒;在吃饭时,大家不再是围坐在茶几旁一言不发地看电视或玩手机,而是围绕一起买菜、做饭所产生的共同经历而有着大量可以交流的话题,爸爸也开始讲起了小时候和爷爷怎么吃大白菜的事。

食物教育最终给予家庭的,并不是社会中大多数教育所授予人的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学习或者能力的提升,而是让人可以在每天享用三餐的过程中,在充满温情的家庭关怀与互动中,回归与构建一种与众不同的家庭文化。在这样的文化滋养下,孩子就会成为一个内心充满力量、可以照顾好自己并且有着这个家庭独特味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