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科技人才发展阶段与历程

从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全国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比以前增加了数十倍。然而,1966—1976年,上海科技工作受到严重摧残,全市科技领导机构和科学技术群众团体均被撤销和解散,科技发展规划停止执行,一些即将取得成果的科研项目中途夭折,损失巨大。1976年后,上海市恢复重建科学技术部门机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科技界积极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讲话精神。1978年3月18日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一)恢复重建阶段(1978—1984年):尊重知识,解放人才

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为科技人员管理制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这一时期着重统一思想,落实措施,拨乱反正,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同时开始对科技人员的现行管理制度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改革的设想,探索改革的途径。1979年,上海市部分科研机构着手对科技人员管理制度进行局部改革试点,进行内部人员结构调整和人员流动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兼职、招聘、借调、组织联合攻关、技术咨询服务等不同形式的人才交流活动广泛展开。1982年和1984年,根据中央部署,上海两次进行了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检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尚,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一个有利于科技人员发挥聪明才智、有利于科技队伍发展壮大的社会环境逐渐形成。

1984年2月,上海市政府颁发文件,鼓励科技人员支援郊区建设,科技人员积极性空前高涨,甚至星期天也不休息,为乡镇企业解决技术上的难题。这种现象被称为“星期日工程师”。然而,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助理工程师韩坤因帮助一家社队企业试制新品收取报酬而被作为受贿处理,此事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议论。上海市科委领导针对此事发表谈话,指出:科技人员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科技服务活动,是有利于四化建设的好事,各级领导都要热情支持,科技服务活动是随着搞活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关政策有待于研究,但科技人员兼职和参加业余科技活动,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取得一定的报酬是合理的、正当的。

这一阶段,科技人才的解放、培养和使用开始走上正轨。1979年,市政府建立科技干部处,各系统也相继恢复或建立了科技管理机构。上海恢复技术职称制度,恢复院士评选,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对优秀人才的选拔工作开始展开,一批突出的科技人员进入学术和技术工作的关键岗位。1984年,市科委、市人事局等先后建立人才交流服务机构,推动了人才交流活动的开展;同年还先后两次对在生产、科研、教学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491名科技人员中的大多数人晋升了两级工资,对少数人晋升一级工资,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表2-1列出了1978—1984年上海主要科技人才政策。

表2-1 1978—1984年上海主要科技人才政策

(二)改革调整阶段(1985—1993年):构建科技人才发展新格局

1985年,中共中央做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家科委和国家体改委联合发布《关于分流人才、调整结构、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对改革科技人员管理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使科技人员管理制度的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上海大胆开始人事制度的改革,将科技体制的重点放到人员结构调整和综合配套改革中,尝试性地提出分流和调整的基本思路,提出“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改革思路,“稳住一头”是稳基础研究、稳高科技研究,“放开一片”就是要使科研机构,特别是技术开发类机构、服务类机构,以及社会公益类机构和各类科技型企业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放开搞活,推动科技,掌握经济。1988年,市人才开发调节中心建立,职能主要是通过宏观计划、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等对科技人员管理工作进行引导。1988—1989年,市政府先后就上海市技术服务与技术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辞职、聘用合同制、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辞退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争议处理、待业保险等问题颁布一系列文件,使科技人员管理逐步做到有章可循。

1986年,上海开始对杰出的科技英才、科技成果进行奖励;1987年评选出132名优秀科技工作者,同年,市科委设立“青年科学基金”,为青年科技人员提供资助;1989年市科协设立“科技精英奖”;1987—1990年共投入391.6万元用于奖励科技英才。

这一阶段,科技人员管理制度改革取得许多重要的成果,人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民进一步认识到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1990年,配合浦东开发开放以及漕河泾等新兴技术开发区建设,上海市进一步放宽人才流动和科技人员管理政策,包括在浦东建立计划调配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新体制、放宽浦东新区的进人政策、建立新区的工资制度、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调节机构和人才培训中心等。

表2-2列出了1985—1993年上海主要科技人才政策。

表2-2 1985—1993年上海主要科技人才政策

(三)深化成型阶段(1994—2002年):构筑人才资源高地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人才重要性开始凸显。通过改革科技体制、调整人才专业结构,社会主义人才市场初步形成,并逐步走向规范有序。国家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1993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要点》(1994年)、《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1995年)三项重要的科技体制改革文件,科技人才管理开始有法可依,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定也有章可循,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开始步入依法(章)办事的新阶段。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就率先提出建设人才高地,1994年,进一步提出构筑上海人才资源高地的战略设想。通过深化改革,率先形成人才培养、吸纳、引进的良性循环运行机制;扩大开放,进一步拓宽人才资源的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渠道;加速开发,实施“跨世纪高层次人才开发工程”,使上海成为国内、国际优质人才密集的人才资源集聚高地。

这一阶段,在探索科技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基础上,科技人才发展的管理思路、管理手段发生了转变,新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逐步确立,促进了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人才结构的调整,科技人才政策体系框架初步搭建,人才高地建设稳步推进。在此阶段,上海制订并组织实施一系列人才培养计划,为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设立“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为优秀中青年专家设立“优秀学科带头人资助计划”,1994—1996年共有65名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进入该计划;此外颁布了《上海市鼓励出国留学人员来上海工作的若干规定》《上海市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管理暂行办法》等,为留学回国人员的科研经费、就业安置、合法权益和双向选择的多元化需求等提供了保障。吸引海外人才来沪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为他们营造在上海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上海先后建立张江、嘉定、虹桥等10个留学人员创业园区、留学人员科技创业孵化基地。通过“上海市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专项资金”资助来沪服务的高层次留学人员,支持留学人员来沪创办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从选拔人才到吸引人才,这是上海建设科技人才队伍的重大转变。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上海已经成为科技创新人才竞显才华的首选之地,成为科技创新成果竞相绽放的良田沃土。

表2-3列出了1994—2002年上海主要科技人才政策。

表2-3 1994—2002年上海主要科技人才政策

(四)快速推进阶段(2003—2014年):集聚精英,人才强市

基于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科技人才激烈竞争的实际,我国对人才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了重大突破,将“人才工作”上升到“强国战略”高度[3]。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确立了人才强国战略和“党管人才”的原则,上海也于2006年1月20日发布《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同时发布《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瞄准科学高峰,培育领军帅才。2010年8月25日,《上海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明确了上海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强调深入实施人才计划,加大对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与开发的投入力度,不断推进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形成科技领军人才国家队和一批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地方队。

2007年上海重新修订《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首次对接国家五大奖励类别,设立统一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把科普工作和科技管理、决策等软科学项目纳入评奖范围。2008年上海市科委和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合作开展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评选活动。2011年10月,市科技党委、市科委成立“千人计划”科技事业发展服务专窗,入驻市科委办事大厅并正式启动。对入选中央和本市“千人计划”的人才及其核心团队,推送科技政策及科技计划项目的相关信息,提供项目申报、政策辅导、申报进程跟踪等服务。

这一阶段,上海科技人才计划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扩大资助规模,加强关注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和海外优秀人才吸引;继续实施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健全留学人才回国服务的政策措施,吸引高层次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发展。2003年8月31日—2007年2月28日,上海市人事局先后实施了“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以及“引进千名香港专才计划”,成功引进了21944名海外人才。2008年上海启动了新一轮引进海外人才的“3100工程”,重点面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以加快上海人才国际化进程。2005年和2006年上海出台了两批《上海市重点领域人才开发目录》,聚焦重点领域人才开发,突出上海的产业导向。2014年,上海继续加大对年轻科研人员的培育支持力度,启动实施面向32周岁以下科研人员的“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开展学科带头人“一带一模式”。

依托“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浦江人才计划”“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等工作,上海加快培养了一批有潜力的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加快培育企业优秀的工程技术创新人才。通过健全人才选拔、评价、考核和奖惩制度,上海形成了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的社会化人才评价标准。通过完善人才服务体系,规范人才市场管理,上海建立了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营造了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

2003—2014年上海主要科技人才政策列于表2-4。

表2-4 2003—2014年上海主要科技人才政策

(续表)

(五)创新突破阶段(2015年至今):建设全球科技人才枢纽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上海加快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战略任务,上海科技人才工作要有新定位、新要求和新作为。立足于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定位和战略需求,上海要实施更加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发展制度体系,着力建设全球科技人才枢纽。

2015年以来,上海相继颁布《上海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计划管理办法》《关于服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更加开放的国内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办法》《关于完善本市科研人员双向流动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上海加快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进一步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探索形成高峰科技人才重点发展领域和分类评价标准体系,启动全球高层次科技专家信息平台建设,为全市加强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的选拔提供支撑。高端人才引进成效显著,2013—2017年间,非沪籍应届高校毕业生直接落户9.7万人,引进归国留学人员5.6万人,分别是上个五年的1.2倍和2.7倍。2017年在沪就业创业的外国人达到21.5万人,位居全国第一。出入境新政成效显现,2015年7月1日,上海实施了公安部支持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12项出入境新的政策措施。当年7—12月,全市共受理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永久居留234人,是上半年受理量的9倍。其中,按照市场化标准认定的有209人。

这一阶段,上海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建设,建立包括“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浦江人才计划”“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在内的立体式、多层次梯度资助体系。2016年“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资助强度翻番,从原来的每人资助经费20万元提高至40万元。上海先后出台“人才新政20条”和“人才新政30条”,着重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方面进行完善和突破。2018年,为了进一步加强高层次青年人才特别是优秀博士后人才的培养,上海发布了《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实施办法》,对于申报当年度进站(含拟进站)、年龄不满36周岁、在全市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或科研工作站全职从事科学研究的中国籍博士后(含港澳台),经遴选给予经费资助。

为了提升国际竞争力和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上海应在提升城市及人才国际化和配置全球科技人才资源上下功夫。2016年,上海为推进国际人才试验区建设,制定出台《关于“双自联动”建设国际人才试验区的实施意见》,围绕引才、育才、用才制度的改革,实施“双自联动”建设国际人才试验区,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人才制度和创新创业人才集聚的战略高地。2017年,上海紧紧围绕科技创新中心和张江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人才高地基础上的人才高峰建设,坚持“事业平台、重大任务、高端人才”三位一体,以一流机构、一流平台和重大项目为载体,以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制度政策吸引集聚和培养造就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2018年,为打造全球高层次人才专家平台,助力上海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建设,平台集聚了35万名全球高层次科技专家,其中包括外国专家17万名、海外华人5万名、上海专家5万名、国内其他省市专家8万名。为了协调引进一批全球顶尖科技人才,上海需要探索并完善重大项目组织和领军人才聘用机制。为加快落实海外人才政策,上海率先试点25条海外人才政策“组合拳”,降低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申办条件,放宽外籍人才就业年龄,简化入境和居留手续,确立市场、单位、行业的人才评价决定权。

2015—2018年上海主要科技人才政策列于表2-5。

表2-5 2015—2018年上海主要科技人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