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成功应对申论考试需要哪些知识

要想成功应对申论考试,取得具有竞争优势的分数,相当程度的知识储备必不可少。虽然申论题目几乎所有回答思路甚至答案都蕴含在材料里,但是,若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一方面,无法透彻领会材料所要表达的深层意蕴,从而达到考试大纲“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的要求;另一方面,一旦遇到题目要求游离于材料之外,必须借助知识储备回答的情形,则必将面临难以回答的尴尬。因此,虽说申论并不以“知识性”考查为其主要特征,因而给出了充分的阅读材料,这多少有点类似于“开卷考试”,但掌握足够丰富的知识储备将直接决定考生能否符合申论“能力性”考查的具体要求。毕竟,读懂材料是答好题目的前提,而这却并非那么简单,就比如给一个毫无某种学科背景的人一份该学科的试卷,哪怕将所有参考资料都放在他面前,他也未必就能找到正确答案一样。

看到这里,读者一定会产生一个疑问,到底需要掌握什么知识才能成功应对申论考试呢?这就要从“申论为何而来”说起。

绝大多数人在关注公务员考试之前,未曾听说过“申论”一词。没错,申论考试本就是专门为公务员考试而设计发明的,它就是为选拔优秀的国家公务人员而来。还是借用考试大纲的原话,“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因而,应对申论考试需要掌握的知识,必然与政府工作具有直接的关系。然而,机关工作内容庞杂,不同的职能部门可能要求具备不同的专业知识,比如银监会、证监会等金融部门就要求较为专业的金融知识,而卫生部门则要求具备较为扎实的医疗卫生知识,等等。那是不是说考什么职位就需要掌握与该职位相对应的专业知识?答案是否定的。事实情况是,一方面,专业知识的要求是通过职位报考要求里的专业和学历限制体现的,它默认你只要接受了相当层次的专业学习,比如达到专业本科层次,就具备了从事该岗位工作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给极个别专业性要求特别严格的岗位(如上述金融类部门)增设专业考试,除此之外,绝大多数岗位都不做专业性要求。而申论考试是面向所有岗位的、对于机关工作所适用的通用能力的考查。因此,从事机关工作所需通用能力所涵盖的那些知识即与申论所要求的知识基本属于同一个范畴,具有相似甚至相同的内涵与外延。而这些知识主要可以由以下三个层面的内容所组成。

第一层,宏观层:是行政管理的思维模式。行政管理与社会上其他所有的职业一样,也是基于人类社会化大生产而形成的专属分工,与教师、医生、律师、工人、农民一样,既不更难,也不更易,所有的只是在遵循人类行为普遍规律基础上的专业属性。正如教师与医生具有相对不同的思维模式一样,行政管理也具有自己相对独特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以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为核心,在辨析利弊的基础上,以符合法律、公义和程序的方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以期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并在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之间进行协调与平衡。它不追求绝对的正确,只在乎利益的最大化,奉行严格的利益计较,“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适应这种思维模式而来的申论,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的原则与此完全一致。要想正确把握一份试题的主旨观点,追求绝对的正确往往会误入歧途,就像探讨应该以保护环境为先,还是以发展经济为重的问题,如果你站在环保主义者的角度看,那一定是有唯一正确的答案的,可惜政府最终的政策选择往往会令这些人失望,因为政府除了考虑山清水秀之外,还得考虑一些人饿着肚子的问题。申论材料的主旨精神与核心观点往往并非实体存在的,而是一个统筹权衡的过程,甚至在有些人看来多少有点骑墙、折中,可这是现实的人类社会得以存续和发展的不得已选择。

第二层,中观层:这种思维模式看似虚幻,也并非不可捉摸,它就活生生地体现在政府的施政方略和政策方针里。我们耳熟能详的“以阶级斗争为纲”“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等即是个中代表,这里面凡是认为真理在握,以人类理性的傲慢姿态追求绝对正确的,都或多或少给社会带来了伤害,如“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的经济社会大崩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片面化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灾难和社会矛盾激化等。而“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显得“科学”,就在于它在吸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表现出了应有的理论谦逊,强调起“统筹兼顾”,讲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中国梦”则以更为自觉的精神,将每一个活生生的个人的感受同国家民族的复兴大业统一起来,眼睛向下,以平民百姓的视角思考问题了。因此,要想成功应对申论,必须既要熟练掌握这些大政方略,又要深刻体会它们背后的思想动机,从根本上把握它们同每一项具体的政策措施、同每一个现实具体的社会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否则,读材料找信息时不是隔靴搔痒,就是盲人摸象,总也不得要领,于是答起题目来也就只能连蒙带猜、胡编乱造了。

第三层,微观层:是以“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及十八大以来的几次重要全会的决议(如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决议。2017年以后,考生们还要学习十九大报告及后续重要文献)等为代表的重要文献和其所涉及的几乎无所不包的社会问题常识。其中社会问题常识是对各种社会问题的理论界定,体现了学术性的观点和争议,体现了人们(尤其是专业学者)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和看法,观点或一致或争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报告则是在政府层面对这些问题的“定调”,是争鸣之后的统一性选择,是社会整体的一致性决策,最终会落实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具体措施。比如,面对经济危机的冲击,国内经济疲软,有人认为应该着力调结构,也有人认为调结构不能以牺牲发展为代价,更何况发展的速度直接决定就业、民生、社会稳定等,这是理论层面的争鸣与探索,而无论是“4万亿”的“加大刺激”,还是“微刺激”的适度平衡,就都是政府层面的对策选择了。申论考试,作为一种事后思考,所涉及的问题必然与上述内容相关,且一定是由政府“定调”过的问题,因而,如果事先对这些问题有所涉猎,提前从知识性的角度掌握和消化,理解材料才能明其就里,就会相对容易得多。我经常给学生打比方,这就如同在提前知道谜底的情况下猜谜语,虽然面对的是多个谜语,总归要比一无所知更为容易。复习的时候,可以以“报告”为线索,对其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复习,深入报告的内里,将所有有实质内容的重要概念、名词都搞懂弄通,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挖掘清楚政府如此“定调”的合理性是什么。这一步一旦完成,仅从理解的角度来讲,所有的申论材料都将如同小学语文课文一样简单直白、清晰明了(注:在很多对申论了解不多的人看来,申论的材料也是简单明了的,可是这种简单是蒙昧未开的简单,可以说还完全没有品出材料里隐秘、曲折的滋味)。

上述三个层面构成了理解申论材料由浅到深的不同层面,能从哪个层面切入,决定了能理解到何种程度,一般而言,和最终的分数也成正相关关系。当然,理解只是第一步,还需要将理解的内容形成于纸面,写出来才是最终的答案,而这中间又有一段很长的距离需要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