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社交礼仪概述

在现代社会,人际交往活动日益频繁,差不多每个人每天都要同他人接触交流。在社会交往中,就不能不讲究礼仪规范。社交礼仪是社会文明生活的重要标志之一。讲究社交礼仪,不仅体现出个人的文明水准、道德风貌和气质风度,而且在涉外交际场合中还体现本民族的文化修养和本国家的文明形象。

一 社会交往不可缺少社交礼仪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以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示对对方尊重的方式和过程。礼仪的核心是尊敬友善、互相谦让。在社会交往中,不可缺少社交礼仪。

01 礼仪是人类文明生活的重要标志

礼仪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

礼仪由礼节和仪式组合而成。礼节是特定民族、人群或国家基于历史传统而形成的文化形式,是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交际场合表示问候、尊敬、祝颂的惯用方式,如鞠躬、握手、点头致意等。仪式则是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形式,如重要会议、开幕式、闭幕式、签字仪式等。

在人际交往中,礼仪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其一,促进沟通,促进人们相互尊重。人们在交往时以礼相待,有助于加强人们之间互相尊重,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

其二,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礼仪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从而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其三,减少与缓和人际矛盾。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有时会避免不了地发生冲突。讲究礼仪有利于促使冲突各方保持冷静,从而有利于缓和矛盾。

礼仪可分为社会礼仪与专项礼仪两大类。

社会礼仪是用来约束每一个社会人的。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尊老爱幼、女士优先等。

专项礼仪则是各行业根据自身的特殊需要而形成的各种形式规范。如果按内容分类,大致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如果按职业分类,可分为教师礼仪、警察礼仪、军人礼仪等。

02 社交礼仪是社会交往的行为准则

社交礼仪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点。

传承性

礼仪规范将人们交往中的习惯、准则的形式固定并且沿袭下来,就形成了继承性的特点。它是人类长期共同生活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当然,对于古代的礼仪不能全盘肯定,特别是封建统治者制定的许多礼仪是为了肯定其至高无上的地位,维护其封建统治的,是强迫臣民门绝对服从的,对于其糟粕我们必须加以摈弃。只有对那些反映中华民族和劳动人民文明水平、道德风貌、大智大勇和气质修养的健康高尚的礼仪,才是我们可以肯定和借鉴的,才代表了我们祖先讲究礼仪、待人以礼的主流和本质。

民族性

礼仪的内容大都以约定俗成的民风习性、特定文化为依据,它突出地集中地体现了本民族的心理、文化和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讲,礼仪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文化和社会风尚。在交际活动中,除了要注重业已形成并被广泛认可的通用的礼仪规范和准则外,同时还应当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良礼仪传统。这样做,非但不会与通用礼仪规范相悖,相反,会使交际对象感到更加亲切,倍增友善情谊。

Tips

由于现代社交礼仪具有民族性的特点,所以入乡随俗是十分必要的。在中国当你喜欢一个小孩时,可以用手去抚摸他的头发,表达你的爱意,但如果这是在泰国,那里的人们认为头发是灵魂所在,别人是不能碰的。

变异性

现代社交礼仪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其运用受到时间、地点的约束。同一礼仪时常会因时间地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便是礼仪的变异性的特点。

现代社交礼仪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封建社会灭亡了,其礼教也随着消亡。三拜九叩之类的礼节拿到现在就行不通,反过来20世纪初的一些仁人志士海外求学归来,以鞠躬替代跪拜礼则被视为异端。同一礼节在此地被视为友好,在彼地则可能被视为冒犯别人。

针对性

一般来说,礼仪的运用是规范的,但是由于现代社交对象的不同,礼仪的适应则有了针对性的一面。同样的礼节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阶层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在社交活动中必须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运用相应的礼仪。如同样一句话对年轻人来说可能没有什么,而对老年人来说,则可能伤害他的感情。再如同样是握手,男女之间力度就应不同,老朋友和新知亦有所不同。同样是打招呼,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也不同。正是由于礼仪有这样一些细微差别,要求人们在社交活动中尽可能多地熟悉和掌握社交礼仪,熟练地运用礼仪规范来展示自己的风范,使自己在社交场合中保持良好的社交形象,促进社交成功。

03 社交礼仪具有教化的功能

社交礼仪之所以被提倡,之所以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主要是因为它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社交礼仪可以使人们之间的感情得到沟通,成为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的调节器,还可对社会风尚产生良好广泛的影响,能够教育纠正人们的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讲究礼仪不仅有助于个人塑造良好的社交形象,而且有益于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总的说来,社交礼仪在人际交往中,具有沟通、协调、维护及教育四大功能。

沟通功能

在人际交往中双方都自觉地执行礼仪规范,这样容易使双方之间的感情得到沟通,从而容易使人们之间的交际往来得到成功,进而有助于人们从事的各种事业得以发展。

协调功能

从一定意义上说,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的调节器。人们在交往时按礼仪规范去做,有助于加强人们之间的互相尊重、友好合作的关系,缓解或避免某些不必要的情感对立与障碍。

维护功能

现代社交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反映和标志之一,同时礼仪也反作用于社会,对社会的风尚产生广泛、持久和深刻的影响。社会上讲礼仪的人越多,社会便会越和谐安定。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礼仪起着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

教育功能

现代社交礼仪通过评价、劝阻、示范等教育形式纠正人们不正确的行为习惯,倡导人们按礼仪规范的要求去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正常生活。遵守礼仪规范的人,客观上也起着榜样的作用,无声地影响着周围的人。大家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就会共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04 社交礼仪展示着人的精神风貌

在加强人们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推动社会进步中,社交礼仪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助于塑造良好的社交形象

社交成功与良好的社交形象是分不开的。社交中的自身形象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交往双方关系的融洽和交际的成败。

讲究社交礼仪有助于塑造人的良好社交形象。社会交往中的人,总是以一定的仪表、装束、言谈、举止进行某种行为而出现的,这是影响人们第一印象的主要因素。整洁大方的衣着、得体的举止、高雅的气质、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真诚动人的谈吐,必定给对方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从而建立起友谊和信任关系,达到社交目标。在这里,礼仪不仅起着润滑和媒介的作用,而且起着黏合和催化作用,它对表达感情、增进了解、树立形象都是必要的。

促进交往行为的规范化

社会交往中,人与人的了解和认识是从礼貌开始的,礼貌礼节从古至今都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之一。在社交中人们互相鞠躬、握手、拥抱、献花等,不仅是对交往对象表示敬意和友善的一种形式,而且还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道德情操、气质修养,以及处理问题时的应变能力。在社交场合,人们按照固定的程序,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交往,有助于相互间的沟通和达成共识。礼仪作为一种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一方面是各种人际交往的有效途径,同时它还有着对人际关系的整合及疏导功能。如守时守约、讲究仪容仪表、尊老爱幼、讲究公德等。礼仪潜移默化地熏陶着人们的心灵,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事事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彬彬有礼,努力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礼仪同时还制约人们按照社会公认的行为模式去交往、去生活,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动,为人们创造安定团结的生活工作环境,成为人际关系和谐的润滑剂。

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礼仪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包括礼仪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

讲究礼仪有助于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古往今来,人们都把礼仪修养视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高低、有无教养的尺度之一。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礼仪中的精华,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程度,促进社会的和睦和发展。

有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

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使国人看到了五彩缤纷的外部世界。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我们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礼仪也面临着与世界接轨的问题。人们注意到在礼仪问题上故步自封是行不通的,但是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也是行不通的。我们不但应该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而且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礼仪教育和礼仪实践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巩固和发展人民内部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蔚然成风。

在对外交往中讲究礼仪,可以展示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加深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和交流,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

二 社交的基本礼仪规范

社交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有着一定的规则和惯例。正是这些基本规则和惯例构成了社交礼仪的基本内容。社交中要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这是最起码的社交要求,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社交中还要把握“适度”原则,与他人保持恰当的距离,距离能够产生美。只有知晓了这些礼仪的规则,才能在社交中游刃有余、应付自如,开创出一片自己的社交新天地。

01 尊重他人,礼貌待人

人们在社交活动中,必须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尊重是礼仪的情感基础,人与人之间只有彼此尊重,才能保持和谐愉快的人际关系。

在人际交往中讲究礼貌是为了表达对人的尊重。实际上,尊重应该是相互的,你尊重别人,别人自然也会尊重你;你不尊重别人,你也不会被尊重。世界上一般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那么人人都应该学会尊重别人。只要求别人尊重自己,而自己一点也想不到应该尊重别人,这是自私自利、不懂得起码礼貌常识的表现,这样做也就无法在人际交往中取得成功。

拜访他人家庭或前往他人办公室洽谈,拜访者的眼睛不得四处窥视,更不得在对方未允许之前去翻看或挪动桌子上放置的文件、书报和其他物品。因为这些都是他人的私人领域,同时他人桌上可能夹置某些“隐私之物”,所以绝不能有冒昧举止或侵犯行为。

02 约束自己,自律自重

礼仪规范是为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而形成和存在的,它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要求,社会上每个成员都应当自觉遵守执行。谁违背了礼仪规范,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人们掌握了礼仪规范就会在心目中树立起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并以此来约束自己在社交中自觉按礼仪规范去做,做到自律自重。

对个人来说,培养自律自重的过程,实际上是在高度自觉的前提下使自己的整体素质提高的过程,所以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只要肯下工夫,是能够达到理想境界的。因此我们应当自觉学习礼貌、礼节、民俗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待人接物中应付自如,左右逢源。

生活中,有人在某种场合很懂礼貌,很讲文明,懂得自律自重,而在另一种场合却显得粗野庸俗。当然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但礼貌修养好的人总是能以严格的礼仪规范要求自己,即使遇到一些特殊场合,比如对不讲礼貌的人,也能心平气和地以礼待人。他们时时处处都能讲究礼貌,而不受环境的影响,这是他们自我性情陶冶的结果。

03 尊重女性,女士优先

女士优先的核心精神是要求成年男士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在行动上从各个方面尊重女士、照顾女士、帮助女士、保护女士。

在演讲时

人们在发表演说时,开场白总要先说“女士们”再说“先生们”。因为首先提到的人总是最受尊敬的人。

在进餐时

与女士一同进餐时,男士要协助坐在身旁座位的妇女就座,做法是把椅子从餐桌往外拉开,等妇女站到合适的位置将要坐下时再把椅子推回靠近餐桌,让她坐下。在宴会上服务员总是先给女客人上菜,然后再给男客人上菜。

在行走时

男女在街上一起行走时,男子必须走在靠马路车辆行驶的一边,过马路时,男的不必前后来回奔跑,只需保持在女伴左边,使女性居右。

走路如果不是并肩而行,一般原则是让女士走在前面,男士走在后面,只有当遇到障碍需要男士去排除的时候才例外。

上楼梯时,是女先男后,下楼梯时则恰恰相反,男士应当走在前面。

Tips

与妇女同行,还应主动帮助她携带背包以及外衣等物品,绝不能自己两手空空而让妇女拿着许多东西,但不必帮她拎随身的小包。另外,当男士为女士效劳遭到再三拒绝时,男士亦不必勉强。

04 待人接物要宽宏大度

宽宏大度,就是能容人,能原谅别人的过失。每个人都要学会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多为对方着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树立容纳他人的意识。

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应当具有宽容别人的胸襟。如果出现意见对立或对方伤了你的自尊心,侵犯了你的利益,都应以宽大的胸怀容人。我们不能要求所接触的人都有使自己满意的处世办法。有的人在待人接物时会无意中出现失礼行为,还有的人缺乏礼貌修养。遇到这些情况,如果不容人,则无法使交往继续进行,甚至造成很难弥合的感情裂痕。宽容别人,不但能显示出自己的良好修养,而且能使行为不良的人得到感化。

得理不让人,对无理或失礼者穷追不舍,把人逼入窘境,这样就易使对方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不但不会承认自己有错,反而容易产生对抗的心理与行为。

当然,宽容绝不是纵容,不是放弃原则的姑息迁就,不是做“老好人”。对于邪恶行为和故意寻衅滋事者不能一味讲宽容,而要有理、有礼、有节地坚持说理。如果容忍邪恶,不但谈不上礼貌,而且连道德人格也丧失了。

05 把握恰当的情感尺度

人际交往中要注意各种情况下的社交距离,也就是要把握在特定环境中人们彼此之间的情感尺度。

人与人交往的时候不能冷淡,也不能过于热情,过分的热情会让人反感。中国人讲究待人接物既要诚恳热情,又应当合乎彼此的身份和关系,符合礼仪规范。如果一味只顾热情友好,而不顾“礼”的适度,就是所谓的“热情越位”,这与不够热情同样有害。“热情越位”会被人视为失礼和没有教养的表现。实际生活中,常见的过分热情的现象有:与人交谈时,喜欢用过多的吹捧语言;不管他人是否愿意接受,勉强别人吃饭或玩耍;在宴会上互相敬酒表示友好,但如果过分热情,硬让不会喝酒的人喝酒甚至过量喝酒,就会失言失态,从而破坏宴会的气氛,也使客人的身心受到伤害;客人已是酒足饭饱,还不停地劝其继续吃喝等。过分热情会使别人陷于难堪境地,并可能觉得你很虚假。所以,我们在待人接物时要注意既用真诚的热情,又要掌握一定的尺度,即要做到热情有度。

尊重交往对象,也应有一定的度。过分的尊重有可能会让对方觉得自己在被迫演戏,对方也可能会因此看轻你。

表现自己的谦虚,应有一定的度,过度的谦虚会让人觉得虚伪;表现自己的豪爽,也应有一定的度,否则别人会觉得你对任何人都会这样,他自己受到的豪爽与慷慨并不那么宝贵。

人与人之间的交际,需要给予和付出,也需要很好地把握交际的距离,真正待人有方的人,总会不失时机地使自己与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与他人等距离地交往

在现代社交活动中,我们经常需要同时与几个朋友打交道。在这种情况下,言谈举止稍有不慎,就会显得厚此薄彼,影响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关系。为了避免这种失误,最好的办法就是要遵循“等距离”原则。所谓“等距离”原则,是指在社交场合,特别是在一些交际应酬中,对待众多的合作伙伴,应努力做到一视同仁,不要使人感觉有明显的亲疏远近、冷暖暗明之分。

06 务必尊重他人的隐私

隐私,即不愿告诉他人和不愿意公开的个人情况。国内外的社交活动中均尊重个人隐私权,凡涉及个人隐私的一切问题,在交往中均应回避,否则就会引起对方的不悦,自己也感到尴尬。

由于习俗不同,许多民族都有其忌讳的话题。政治问题、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个人好恶等等,在涉外交往中都不宜妄加非议。个人隐私、他人的短长、令人不快的事物以及低级趣味,也是不应选择的话题。中国人之间谈论疾病、死亡、厌恶的甲虫以及惨案、丑闻、色情故事之类无关紧要,对外国人却绝对谈不得。外国人认为谈论这些格调低下、庸俗的话题,使人扫兴,又不吉利。中国人相见经常互相问候对方的身体如何,但外国人通常是不愿谈论这些话题的。若是与病人讨论、分析病情,将会被看作是失礼的。

需要强调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一旦发现自己选择的话题不受欢迎,应立即转移话题,不要毫不知趣地继续下去。如因自己疏忽而选择了令对方不快的话题,则应当道歉,这也是对对方的尊重。

07 文明交往,不开过分的玩笑

同事、朋友之间相处,开玩笑是经常发生的事。但开玩笑要适度,不能违背礼仪。过度的玩笑常常会适得其反,引起不良的后果。

那么,这个“度”应如何掌握呢?

要根据说话的对象来确定

人的性格各不相同,有的活泼开朗,有的大度豁达,有的则谨小慎微。对于不同性格的人,开玩笑就要因人而异。

要根据说话对象的情绪来确定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可能会有不同的心境和情绪。因此,开玩笑应选择在大家心情都比较舒畅时,或是在对方因小事而不高兴,并能通过笑话把对方的情绪扭转过来时。

要按说话时的场合、环境来确定

在安静的环境中,在大庭广众之下,尽量不要打趣逗笑。

开玩笑一定要注意内容健康,幽默风趣,情调高雅,切忌拿别人的生理缺陷开玩笑,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同时,还要忌开庸俗无聊、低级下流的玩笑。开玩笑的内容应带有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大家在开玩笑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陶冶情操,从中收到积极的效果。

08 在社交场合不能随便发怒

在社交场合中随便发怒,会造成两种不良的后果。

首先对发怒的对象不友好,它会伤了和气和感情,失去朋友、同事之间的友谊与信任。其次,对发怒者不利,一方面对本人的身体状况产生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对发怒者的形象有不良的影响,人们会认为他缺乏修养,不宜深交。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适应环境,并求得环境的认可和接受,也是一种本能的表现。它在社会交往中主要表现为与朋友、同事友好相处,不发怒或不发脾气,并从多方面克制自己。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遇事要冷静思考;其次,要多为对方着想,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从中找出自己的缺点,以便更好地修正自己的看法;此外,对人要平和礼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都有着各自的生活习性和兴趣爱好,都有着不受他人干涉的生活领域。

Tips

尊重他人,事实上也是在尊重自己。对人平和礼貌,可以表现自己的修养、风格和气度,可以树立起自己良好的威信,可以赢得更多朋友的信赖和尊重。

09 社交中不妨碍他人的行为

在公共场合,每个有教养的人都应当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尽量不因为自己的行为举止妨碍、打扰他人。

在办公室里打电话,除了应调低自己的声音外,还应注意长话短说,避免长时间占用公用的电话,否则既影响单位业务信息的传达,也影响他人情绪。

在车站、机场、商店等公共场所,说话的声音要小到不妨碍他人为宜,手势也不宜过多。那种高谈阔论、指手画脚地谈笑,是对他人的妨碍,也是对他人的一种轻视。在大庭广众之下,走路不得咚咚作响,步子要轻一些。遇急事,不宜慌不择路、拼命奔跑,以免引起他人的不安。

剧院和音乐厅的规矩相当严格。首先,必须按时到达,准时入场。如果迟到,看戏必须等待一幕演完,音乐会必须在奏完一曲后,来者方可入场。有时甚至要等到中间休息后,才能入场就座。场内要保持安静,特别是音乐会,在演出过程中,除了演奏的音乐声外,应该鸦雀无声。谈话、品评、有时甚至翻阅节目单的声响,都会使邻座的人不高兴。咳嗽也要尽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