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声中落实数学素养的培养
——以“买电器”一课为例

侯乐霞

“买电器”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中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和百以内加减法口算的基础上,为后面三位数加减法笔算做准备。学生在前期数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直观模型表示,比如数线、小棒、计数器、小方块等,这些直观模型有助于学生理解数的位值结构,进一步探索算理。本节课为学生搭设了开放自主的交流平台,在读懂他人与被他人读懂的过程中使得算理逐渐清晰明朗。在课堂中,不同学生有不同表达,不同表达背后是学生富有个性的独特思考。

如何将一节传统的计算课,立足于提升学生“运算素养”的高度?学习方式的改变迫在眉睫——真正落实数学学科素养,一方面离不开对数学本身的理解,另一方面必然触及学习方式的变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提出了课堂四声的理念。

以下仅以两个片段为例,结合课堂四声来谈谈如何在“买电器”一课中落实运算素养的培养。

片段一:“掌”要鼓出“理”来才好

师:结合黑板上众多的作品,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交流?

生A:我的想法是,百位上有8颗珠子,表示800,他又画了5颗珠子,表示加上500,他又圈出10颗,挪到千位上变成1颗,于是百位上还剩3颗,结果就是1300。

(这时,台下几个学生为她鼓起掌来,接着全班都跟着鼓起来……)

师:你们为什么给她鼓掌?

生B:她说得很好。

师追问:好在哪儿呢?对她说说你的看法。

生C:我很欣赏,她把作者的意思说得很清楚。

生D:她还看出了百位满10,就向千位进1。

生E:不光这幅图,我发现竖式中也有进位,你们看,8加5等于13,而百位写不下那么多,就得向前面进1,就是这个小1的意思。

(其他学生都不由自主地为学生E鼓掌,看来孩子们是真的懂了——懂得“欣赏什么”以及“如何去欣赏”。)

【我的思考】“掌声”的背后是学生对同伴的高度认同,其间有鼓励、有欣赏,它是学生思维上的“共鸣”。但是,处在二年级的孩子,由于其心理特征的局限,他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为什么鼓掌,常常是看别人鼓他也鼓,不明就里地跟随。一片热闹的掌声过后,孩子缺乏深度的思考,长此以往,“掌声”也便流于形式,与思维脱节。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只需我们老师多几个追问——“你为什么给他鼓掌?”“你欣赏他什么?”“他的方法好在哪儿?”……如此几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追问,久而久之,掌声一定会渐渐变得厚重起来。而厚重的掌声背后,是学生对数学的思考,是学生读懂他人后的价值体验,这些都是我们更深层次的追求。作为四声第一声的“掌声”,与日常生活中提及的掌声是截然不同的,在这里,我们期待的是凝聚了学生深度思考后的、源自数学理解的、贴近本质的那份情不自禁。

片段二:在“对话”中亲近数学

生A:我读懂了这种想法,一捆是100,她画了3捆是300的意思,她又画了8捆代表800,然后……从500里借给……圈走了10捆,还剩3捆。

生B:这是我画的,你说的有点不对。我是先画的800,再画的500,之后我又圈了800里的500给它,这样就变成了1000,最后还剩下300,1000+300就等于1300。

生A:哦!我懂了。谢谢。

…………

生C:我补充一下吧,这个作品是把500分成一个200,一个300,用200跟800凑成1000,1000再加剩下的300就是1300。

…………

生D:我又有了一个发现……这两种方法都是凑1000,只不过一个是800给500,让500凑1000,一个是500给800,让800凑1000,道理是一样的。

【我的思考】将运算作为一种素养来培养,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素养要想落实在课堂,生根在学生,教师就必须将课堂的舞台更多地让给学生,因此引发一系列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必然趋势。本节课中,我基于学校提出的课堂四声理念,大胆放手让学生诠释“800+500是怎么加出1300的”这一核心问题,孩子们借助以往数与计算的模型经验,给出了精彩纷呈的思考,不同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获得认识和能力的提升。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提出“问题困惑”,也可以互相“补充修正”,教师适时适度地介入和追问,引导学生用联系的眼光解读作品,体会不同表征背后计数单位的变化一致性,从而进一步落实算理,提升学生的运算素养。

在四声的课堂讨论中,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述清楚是对学生培养的一个方面,同时能够读懂他人的想法才是我们更高的追求,才能达到学生对算理的真理解。此片段中,学生A没有完全看懂他人的作品,此时作者就会主动站出来质疑和纠正,有时还会回复更多同学提出的疑问。如此几个回合下来,不管是辩论者还是倾听者,总之,更多的同学在这番对话中共享一场思维的盛宴。不知不觉中,学生自主地、跌跌撞撞地走向了数学的本质所在,这比以往的教学中,我们老师“生拉硬拽”地教要更有价值。因为,每个孩童都是在“摸爬滚打”中学会走路、学会奔跑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