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求突破的中国经济:不确定性加大背景下的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中国经济金融形势展望报告(2016年))
- 刘伟
- 3337字
- 2024-12-21 07:41:41
第5章 2016年中国经济的自然走势展望
李波 邢曙光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一、需求萎缩,供给略有扩张
(一)经济形势预判
通过对需求端、供给端的促进因素和抑制因素的综合分析,可以预判,2016年中国经济形势将延续需求萎缩、供给扩张的态势,但供给侧的扩张幅度将明显小于2015年。因此,2016年的通货膨胀率将继续维持低位,由于需求萎缩和供给扩张的幅度相反,经济增长率将存在不明确性。
从需求层面看,2016年需求萎缩程度将大于2015年。消费增速的相对稳定将对总需求增速提供一定的支撑,但无法保证总需求以令人满意的速度增长。由于国内去产能过程的延续,工业投资增速持续低位,房地产投资增速在去库存压力下继续探底,基建投资的“逆周期”作用仍将受到财政政策传导机制不通畅的阻碍,投资增速或将继续系统性下滑。在对外贸易方面,随着美国进入加息周期,2016年人民币贬值与中国长期形成的产业链低成本优势或将有利于出口增速上升。
从供给层面看,供给扩张的幅度将显著减小,总供给基本上是中性偏扩张的态势。假设2016年改革红利释放程度与2015年相同,那么从生产成本角度来看,尽管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继续走低对总供给的冲击仍然是良性的,但国际油价的下降幅度收缩,将导致供给增速较2015年下降。
总体而言,2016年,需求萎缩、供给略显扩张的状况将使得我国宏观经济继续面临下行压力。依据测算,综合考虑需求和供给的自然走势,我们预计,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自然走势将是继续下滑,在政府干预状况不变的情况下,中国GDP增长率可能降至5.5%~6.0%。
(二)就业形势预判
2016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旧,去产能等结构调整仍然面临诸多难题,国内有效需求和国外需求均显疲弱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同时,国有企业混业所有制改革过程中的合并重组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下岗裁员。这些因素将对就业构成威胁,或将引发新的失业问题。
第一,经济下行压力对就业产生的负面冲击存在时滞性,可能在2016年逐渐显现。目前,中国经济仍处于调结构、去产能的阶段,国内有效需求萎缩导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2016年经济增速的自然走势可能继续放缓至5.5%~6.0%,延续GDP增速下滑的态势。鉴于经济增速对就业的影响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显现,预计2016年的就业压力将较为突出。
第二,外部冲击或将对中国就业产生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通过对外贸易间接地影响我国就业。2016年世界经济复苏迹象仍不明朗,国际经济形势不乐观将负向冲击我国的对外贸易,导致外向型出口企业发展困难,吸纳就业能力下降。IMF在2015年10月份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5%~3.7%,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将促使国外需求也随之收缩。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开始撤离中国。这些因素均会不同程度地造成失业人数增加,影响国内就业的稳定和增长。
第三,随着新一轮的国有企业混业所有制改革即将全面启动,企业重组等因素会引发失业人数的显著增加。一方面,国有企业改革可能产生的“下岗潮”是源于当前国有企业经营的现状。鉴于上一轮下岗裁员仍然没有解决国有企业机构臃肿、人员庞大的问题,本轮混业所有制改革将更加注重国有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营模式,那些没有能力、没有专长的人员将会在这轮改革中被裁掉。另一方面,在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下,国有企业也陷入了比较严重的发展困难,企业效益下降、经营困难、隐性失业大大增加,此轮国企改革在经济形势比较差的情况下进行,将使得隐性失业人员成为下岗“牺牲品”,不可避免地增加失业人员的数量。
尽管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将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但人才结构矛盾凸显将会增加摩擦性失业。2015年以来,国家激励“双创”的力度不断加大,扩大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减税幅度,以及逐步落实各项就业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劳动力就业的吸纳空间。然而,目前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仍显不足,高技能人才依然短缺,创新性企业更偏向于吸纳高技术工人和高技能人才。人才结构矛盾的日益突出将缩小经济社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增加摩擦性失业。特别是在经济下行背景下,多数企业运行效益不佳,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也随之减弱。
基于上述分析,预计2016年中国可能面临就业困难。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背景下推行的国有企业混业制改革对就业产生的负向冲击效果或将显现。同时,随着我国适龄劳动人口比例的降低,每年需要解决的新增就业人数也将逐步减少。预计2016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规模将维持在1000万人左右,低于2015年的1300万人。全国就业人口增速或将维持在0.34%左右,低于2015年约0.15个百分点。
二、货币金融自然走势
2016年,在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背景下,人民币信贷难以实现明显扩张。结合美国进入加息周期,资本外流可能促使人民币贬值幅度增加,外汇占款继续较少,制约基础货币投放。综合人民币信贷和外汇占款的可能走势,货币供给量增速出现显著上升的概率不大。
(一)货币供应量
2016年,货币供应量增速较难实现显著上升。原因有三。首先,基础货币投放受制。随着美国经济好转,美联储2015年12月中旬进行了小幅加息,中美利差缩小。同时中国加入SDR之后,央行汇率维稳动机消失,对人民币贬值的忍耐度增加。而且,2016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市场已形成货币宽松政策预期,人民币汇率仍将继续贬值。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将持续外流,外汇占款也将减少,从而制约基础货币投放。其次,货币乘数难现明显扩张。鉴于2016年人民币信贷难以实现扩张,货币信用创造也不会出现显著增长。最后,救市资金在逐步退出。随着股票指数回升,救市资金到期,救市资金正在逐步退出。如果救市资金全部退市,将导致2016年M2增速下降0.5个百分点。
(二)人民币信贷
目前的流动性是充足的,问题在于如何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预计2016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人民币信贷仍然不可能大规模扩张。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从企业方面看,尽管名义利率水平很低,但PPI同比增速连续下降,真实融资成本仍然很高。在产能过剩情况下,投资收益下降,企业不愿贷款。另外,即使短期利率下降了,由于中长期债券市场不发达,阻碍利率由短期向长期传导,中长期融资成本仍在高位徘徊。另一方面,从银行方面看,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企业违约概率上升,银行不良贷款增加,更加惜贷。地方政府、大型国有企业等一些市场主体占用着过多的金融资源,而中小型企业却难以获得资金。
地方债置换是影响信贷的另一因素。地方债置换通过两个渠道对信贷产生收缩作用:一是政府发债获得的收入归还贷款,减少新增贷款额度;二是政府一直是信贷大户,如果政府可以通过发债获得收入,就没必要借款。政府有了地方债置换来获得资金来源,意味着地方政府将减少向银行借款。财政部计划三年内置换地方债15万亿元左右,2015年地方债置换3.2万亿元,对下半年的信贷收缩起到很大作用。预计2016年将有5万亿元左右的地方债置换,这将对信贷收缩产生很大影响。
根据以上分析,预计2016年上半年季节调整后的新增人民币贷款有所收缩。2016年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以政策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将发行大量金融债对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而金融债配套贷款,同时国资委加快处理“僵尸企业”,这将有利于信贷扩张。预计下半年季节调整后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将会有所回升。
(三)人民币汇率
2016年,随着我国经济下行压力的延续,人民币将继续贬值,但出现“恶意”贬值的基础不存在。
在央行不干预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走势取决于中美利差。2016年我国的货币政策仍保持稳健但灵活适度,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这说明央行既会维持一定的流动性,又不会过量放水,妨碍市场有效出清。同时,鉴于目前货币市场利率已比较低,降息空间有限。预计2016年可能有2次降息,将基准利率降至1%。另一方面,预计2016年美联储加息四次左右,总加息幅度可能达1%。因此,2016年中美利差将继续缩小,人民币会继续贬值。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但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总体经济增长率水平仍然维持相对较高的水平。FDI还会持续流入,贸易顺差也将保持。这意味着人民币需求仍然很大,人民币不存在“恶性”贬值的基础。此外,央行也会从金融机构和企业资产负债表恶化、吸收外资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方面考虑人民币大幅贬值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不会放弃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因此,人民币汇率会继续贬值,但幅度不会超过10%。预计2016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贬值约6%,汇率水平达到6.9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