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心理学:新心理与行为研究的兴起
- 雷雳
- 1885字
- 2020-06-24 23:26:18
前言
打开这本书的读者,或许是已经上网20来年的骨灰级网虫,或许是自小就沉浸于网络的数字土著,或许是近期刚刚触网的网络菜鸟,或许是只能望“网”兴叹的数字难民……无论如何,如果你对互联网里的心理世界好奇并且有兴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7月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6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8.8%,中国的互联网普及再次实现飞跃。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的世界无所不在!
互联网改变了且仍然改变着我们外在的物理世界,互联网也改变了且仍然改变着我们内在的心理世界以及我们的行为!互联网建构的虚拟空间对于人们的影响,离不开其呈现的“心理特性”:视觉匿名、文本沟通、空间穿越、时序弹性、地位平等、身份可塑、多重社交、存档可查。这些特性使得互联网用户在网络上的心理与行为,或是通过网络表现出的心理与行为,有了很多似曾相识却又仿佛雾里看花的特征。它们表现在网络用户个人的心理与行为上,表现在网络用户的人际互动上,表现在网络用户的群体关系中,表现在网络用户的文化活动中……
本书试图通过六个部分来梳理展现这些特征,拨开披覆在互联网用户心理与行为上的这一层神秘面纱。第一部分“概述”,论及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发展状况,关于网络心理的理论观,以及和网络心理研究相关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网络与个体”,从认知、自我、人格及性别等方面论及网络与个体特征的关系。第三部分“网络与人际”,论及网络人际关系、网络亲社会行为和网络偏差行为等网络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第四部分“网络与群体”,论及网络社会认同和网络群体性行为等网络背景下的群体关系。第五部分“网络与文化”,论及网络游戏与音乐、网络信息与学习、网络心理咨询、网络与消费等。第六部分“健康上网”,论及网络成瘾、网络与幸福、健康上网与网络安全。总之,本书的架构希望通过“个人—人际—群体—文化—健康上网”的线索来梳理当前关于互联网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向读者呈现网络对人们在不同层面的影响。
当然,正如我们熟悉或了解的那样,互联网的发展如火如荼,网络硬件、应用软件等日新月异,而关于互联网心理学的研究可能难以避免的一个尴尬就是,针对某个问题的研究在走完其繁杂的研究过程之后,发现的特点和规律或许已成了明日黄花。不过,在本书的架构设计和撰写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了把握互联网心理学中那些相对稳定的特点和规律,而不是拘泥于依附具体网络应用的特点,以期呈现给读者的是具有普遍性和生命力的内容。
此外,由于互联网心理学是一个崭露头角且突飞猛进的领域,相关的概念体系仍处于探索建构过程中,研究者在使用一些主要概念时所采用的文字也不尽相同,甚至是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下也有不同的习惯性文字表达,比如,“互联网”就有“因特网”“网络”“在线”“线上”“网上”等表达方式。本书中的表述方式尽量尊重了研究者的原始用法,且顺应不同语境下的习惯用法。这些概念在文字上的统一问题,可能需要留给时间来沉淀梳理,未来或许经过大浪淘沙而分野清晰,或许历经风雨仍然百花齐放。
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书稿的整体架构由雷雳提出,具体各章的结构由撰稿作者先行提出,与主编协商确定,最后完成的书稿由雷雳审定。本书撰写过程得以顺利完成得益于多位专家学者的精诚合作——作者是来自多所高校的教授、副教授和讲师,除了两位是博士生外,其他人都具有博士学位,所有人都有多年关注、研究互联网心理学的经验积累,多数作者攻读学位的论文就是属于互联网心理学的范畴,本次撰写书稿的安排正是各尽所长。
具体作者单位及撰写章节依顺序如下:雷雳(中国人民大学,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十九章);李宏利(苏州大学,第四章);周浩(浙江财经大学,第五章);柳铭心(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第六章);苏文亮(福州大学,第七章);孙晓军(华中师范大学,第八章);马晓辉(河北大学,第九章);李冬梅(东北师范大学,第十章);刘东(中国人民大学,第十一章);谢笑春(中国人民大学,第十二章);张国华(温州医科大学,第十三章);田媛(华中师范大学,第十四章);崔丽霞(首都师范大学,第十五章);王财玉(中国人民大学暨信阳师范学院,第十六章);刘勤学(华中师范大学,第十七章);王伟(山西大同大学,第十八章)。
最后,感谢为互联网心理学的研究做出贡献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感谢为本书出版付出努力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感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重大项目(14JJD190005)的支持。同时,如果书中存在错谬之处,也恳请专家和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雷雳
http://www.leili.net
201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