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为财务学:理论、应用与展望
- 夏明
- 1399字
- 2020-07-09 16:32:50
前言 探索非理性人的财务行为
本书的内容主要来自我多年研习行为财务学所撰写的文章、研究报告和授课讲稿。
最初在给研究生开设的一门课“财务管理专题”中,我将“行为财务学”作为一个子专题;后又在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和法商学院本科生中开设的“财务管理前沿”中讲授行为财务学;近年又以“行为视角下的公司理财”为题,在全校开设通识课讲授行为财务学,反响良好。换而言之,虽然我讲授的内容是行为财务学,但从未以“行为财务学”为其命名,市面上也难找到一本有关行为财务学的教材,而行为金融学教材琳琅满目。
韦森教授在与我的互动中曾提到这个问题:“behavioral finance在中国一般翻译为行为金融学,不知吾兄为何把它称作行为财务学?”这个问题关乎会计学界和金融学界对finance的认知。finance可译作“财务”“金融”或“财政”。长期以来,中国会计学界奉行大会计体系,将财务视为这个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后,企业财务的作用日渐突出,教育部才将财务管理单列为一个专业并开设相关课程;与此同时,原来仅关注货币与银行的金融专业,由于资本市场的恢复,尤其是证券股票投资行业的兴起,变得越来越热门和紧俏,很多本属于企业财务中有关资本运作的内容也在金融专业开设课程,比如“公司金融”实质上就是“财务管理”。中国海洋大学的罗福凯教授很早就对财务学和金融学的学科边界问题做过探讨,我在本书第八章就引用了他的很多观点,这里就不再赘述了。简而言之,行为财务和行为金融在本质上没有太大差异,就像现在的公司财务与公司金融一样。我为什么坚持将behavioral finance译成行为财务呢?除了我一直讲授财务管理学课程、对财务专业有感情,还想在某种程度上为财务学正名,不能为迎合时髦流行的学风而丧失对学术真义的理解和追求。更为重要的是,我想以行为财务为突破口,引入奥地利经济学,使行为财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避免多年前“行为会计”被淹没的教训;然后以独立的行为财务学为起点,构筑“双翼”财务学学科体系。这听起来很美,然而做起来实在难,本书试图做一些尝试。
本书分三个部分共十章。第一部分为行为财务学理论,含三章,分别阐述行为财务学的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第二部分为行为财务学实际应用,含四章,分别从投资、筹资、分配和并购四个方面阐释行为财务学的具体应用。第二部分是全书的主体,资料和案例取材于我多年来的讲稿和相关著述,是我一生从事财务学(含行为财务学)教学的一个总结。第三部分是行为财务学前景展望,含三章,主要源自我撰写的学术论文和平时的思考。虽然第三部分是全书最大的特点和亮点,坦率地说,还有很多不太成熟的地方,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探索的地方。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本书开辟了一条路径,至于这条路能延伸多远,还需后来人的努力。
作为探索性教材,本书主要适用于大专院校各类层次的学生。除此之外,我更期望两类朋友的关注和批评:一类是从事财务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和理论工作者,另一类是奥地利经济学的追随者和传播者。
对于前者,我们是不是需要对目前现行的财务学学科内容、方法和体系有一点点反思?
对于后者,我们是不是需要将奥地利学派的基本观念、原理和方法融入经济学学科的各个层面,使其思想的魅力向下扎根、向上结果?
当然,如果有幸得遇对本书提出的想法和路径感兴趣的朋友,我们今后还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最后提一下对阅读本书的水平要求,很简单,能识字都能看懂。因为这里没有公式、没有模型、没有艰涩的道理,说的还是人话。
夏明
201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