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奥地利经济学相关理论

企业家理论

企业家理论是奥地利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奥地利学派认为,经济学是一门关于经济动态过程中人的行为的科学,而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决策科学。这是奥地利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最显著的区别。“人的行为”(human action)概念的内涵丰富,不仅涵盖并且在涉及的范围上远远超出个人决策的概念。奥地利经济学关心的不单纯是做出一个决策的事实本身,而是要阐说决策是嵌入在人的行为之中的,人的行为的过程(可能完成或可能没完成)包括一系列的互动和协调行为。因此,奥地利学派认为:

经济学是涵盖选择或决策理论在内的一整套处理社会互动过程的理论集合,这些互动过程的协调程度如何,直接取决于行为者在发挥企业家才能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警觉。

因此,奥地利学派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行为,具体来说就是企业家行为,社会活动(包含经济活动)的主要角色是创造型企业家或称创业家。

奥地利经济学把“企业家”看作理解生产过程和市场过程最主要的法宝,企业家、知识和过程一起被称为奥地利经济学最重要的三大概念。相比之下,新古典范式下的传统财务学把企业家看作物质要素或称人力资本,将其纳入均衡有效的市场理论框架,在构造完美且精致的数理模型中,既见不到企业家的影子,也看不清真实变化着的市场过程;新近出现的行为财务学,试图将企业家和市场均衡结合起来,利用企业家非理性行为和实验心理学方法来描绘一个动态的市场过程。一方面,企业家行为打破了均衡;但另一方面,由于非理性行为的特例性和实验方法的局限性,使其反映的市场过程存在很大漏洞,遭人诟病又退回到新古典均衡模式中。若站在奥地利经济学的立场上重新审视或推进行为财务学的发展,则必须从过程的角度而非均衡的角度研究市场行为。具体来说,市场上的投资者就是企业家,他们的投资行为是有目的的,每个人都会采取适合自己的手段以改善盈亏状况;由于每个人的知识是不完全的,错误的产生难以避免,他们对未来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预期。按照奥地利经济学的观点,在不确定的环境下,投资者会整合加工外界的知识和自身的知识以实现投资目的,这就是企业家行为。很显然,与前两者相比,奥地利经济学把投资者与市场过程联系在一起,保留了投资者的真实特征,也使人们对现实市场有了更深刻的洞察。一方面,人是市场的主体,投资者的行为是有目的的,并且能够发挥自身的企业家才能以达到目的。如果市场消除了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无疑就消除了整个市场系统的驱动力,市场过程也就消失了。另一方面,市场过程就是人的行为的演变过程,表现为投资者在市场中不断试错、犯错及纠错的过程,在形式上表现为投资者盈亏状态的变化,本质上则包含了投资者知识演化的自发过程。奥地利经济学从主观性的角度理解投资者,但对主观性的表现方式,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有着不同的理解,也由此构成奥地利经济学的企业家理论。

一、功能型企业家

一般认为,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Richard Cantillon)是企业家理论的鼻祖,他最早认识到企业家对经济理论的重要意义。坎蒂隆强调企业家的特征是应对不确定性和承担风险。与坎蒂隆一样,米塞斯认为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面对这种不确定性,企业家的首要功能就是判断。米塞斯认为企业家这个术语的含义就是“唯一的从每一个行为中固有的不确定方面进行判断进而行动的人”,是“最关心市场数据变化并据此判断市场情形的人”。因为参与市场活动的人都要随时应对不确定性,所以他们是企业家。显然,米塞斯眼中的企业家是功能型的。米塞斯认为,企业家或投资者的行为就是对未来进行判断,做出有目的的选择。而投资者这种判断本身也是一种投机活动,在不确定的市场中,任何人都是投机者和企业家,他们对利润的追逐是市场经久不衰的内在动力。在真实的证券市场中,利润或亏损完全来自投资者判断和预期的正确与否。当然,投资者的判断会经常发生错误,因为如果每个人都能进行正确的判断,那么市场也就没有利润存在了。

二、套利型企业家

与米塞斯不同,伊斯雷尔·柯兹纳(Israel Kirzner)强调的是企业家或投资者的警觉。柯兹纳认为,对投资者来说,最关键的是要警觉目前尚没有被人注意到的机会,譬如同质股票的价格差异,证券市场上已然出现的各种错误定价等。在柯兹纳看来,机会是事先就已经存在的,只是等待被发现。譬如地上掉落的100元人民币,有的人没看见,有的人则比较警觉地发现了。可见,柯兹纳意义下的企业家是套利型的。这一点同传统财务学有效市场理论相吻合,但不同的是柯兹纳更强调市场过程而非市场均衡。趋向均衡是柯兹纳最著名的观点,他认为不存在所谓市场均衡,但承认市场存在趋向均衡的特点,即均衡仅仅是一种趋势,不可能实现。这一点与行为财务理论有所区别。行为财务理论认为,市场的错误定价是人的非理性造成的,长期来看非理性必然被理性取代,错误定价被消除,市场又回到均衡状态。但柯兹纳认为,一方面,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人的认知的局限性和有限理性,人们在市场中犯错误是常态,完全消除错误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这种错误恰恰就是机会,能否发现这种机会则来源于企业家的警觉,纠正一个错误就意味着企业家拥有一次获利的机会,但纠正了错误的企业家还会继续犯错误,又为警觉的企业家提供着新的机会。这一过程既意味着市场无法达到均衡,也意味着市场的协调性在不断增强,即均衡趋势的形成。这样,柯兹纳的企业家理论解释了企业家的警觉和发现使得市场朝着趋向于均衡的方向发展,使得我们对所谓的市场错误行为有了一种企业家意义上的认识。

三、创造型企业家

与柯兹纳不同,路德维希·拉赫曼(Ludwig Lachmann)更强调的是企业家或投资者的预期。拉赫曼认为,警觉机会是不够的,人的主观性远不止如此。他强调的预期有点类似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偏好,但超越偏好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特征。在拉赫曼看来,世界瞬息万变,未来难以预测,所以人们的预期不会固定不变。人的预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预期,根本无法兼容。拉赫曼拒绝了知识的连续性和市场的稳定性,强调了人的完全无知和市场的完全不确定性。他认为,市场的不确定性不仅来自市场的外部环境,还来自人们的预期本身。拉赫曼是奥地利学派极端主观主义的代表,温和的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如哈耶克)至少还认为学习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需要强调的是,拉赫曼描述的企业家预期与一般人的预期是不同的,这里的“预期”包含了企业家更多的想象。企业家不是对已有机会进行选择,而是根据自己的想象实施行为;利润机会不是为外部事件所决定,而常常是蕴藏在企业家自己的想象中。企业家的想象是创造性的想象,所以拉赫曼意义下的企业家可谓创造型的。不同于熊彼特的创新型企业家,拉赫曼意义下的企业家是寓意在市场过程之中、不断打破均衡的企业家,而非熊彼特说的那样维系市场均衡,把企业家创新和市场过程完全割裂开,重新回到市场均衡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过程就是企业家创造的过程,或者说创造型企业家决定了市场过程,这或许是对奥地利经济学过程观的一个较好概括。

知识论

奥地利学派企业家理论包含两个问题:企业家行为和企业家才能。从广义来讲,这里的企业家行为同奥地利经济学的人的行为概念是一致的,因此企业家理论是奥地利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是奥地利经济学分析的起点和核心。从狭义来说,企业家行为具体表现为每个独立的企业家才能的发挥。那么,企业家才能是如何发挥的呢?每个独立的企业家才能的内涵到底是什么?企业家才能是指蕴藏在每个企业家头脑中不为人知的、难以言说的无形知识。企业家就是运用这些无形知识来发挥自己的才能,即企业家才能等于蕴藏在每个企业家头脑中的无形知识。这就引申出奥地利经济学的知识论。

一、无形知识和有形知识

奥地利经济学的知识论将人类的知识分为有形知识和无形知识。有形知识好理解,看得见、摸得着、能够言说的知识都可称为有形知识,人们每天接触到的知识都是有形知识。无形知识又称默会知识,默会知识概念是英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哲学家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1958年首次在名著《个体知识》中提出来的。波兰尼指出,默会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是一种领会、把握、重组经验,以期达到理智地控制经验的能力。默会知识又可译成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隐性知识是指那些一般很难用言语述说、用逻辑表达的知识。隐性知识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技术层面,包括非正式和难以明确的技能或手艺,常常可以称为“秘诀”,这些均源自人的亲身体验和高度主观,以及个人的直觉、预感、灵感和洞察力等;二是认知层面,包括信念、启示、领悟、理想、价值观、情感及心智模式。认知层面是最本质的,直接影响每个人对周围世界的感受方式。有形知识和无形知识的关系是复杂的。简单来说,无形知识是自创和自足的,而有形知识则必须依赖于无形知识被默会、被隐性地理解和运用。也就是说,显性知识都是建立在隐含的、不可言说的知识基础之上的;同时,任何显性知识的进步都会启发、激励或立刻导致新的、更强和更富成效的无形知识的产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知识不是无形知识就是植根于无形知识。譬如,我们将人类的知识比喻为一棵大树,那么能看到的暴露在外的部分(叶、茎、干)就是明确而外显的有形知识,而蕴藏于土壤之中的庞大根系则是无形知识。无形知识是根本,有形知识是衍生。奥地利经济学承袭并发展了波兰尼的无形知识论,并在进一步细化研究中奠定了无形知识论在奥地利经济学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方法论中的基础作用。

二、无形知识的特征和本质

1. 无形知识的特征

(1)主观性、实践性而非科学性。主观性是指蕴藏在个人头脑中的无形知识,仅为个人所拥有、所领悟,有时还难以言说;实践性是指无形知识通常来源于个人特殊的亲身体验。简而言之,这种主观的实践知识是那些在不同的情景中通过人类行为本身获得的,具有强烈的独特性、排异性和无法验证性,因而无形知识还具有非科学性的特征。

(2)排他性、分散性而非集中性。排他性是指主观和实践的知识只有当事人才能理解其中的丰富多彩及细微之处,旁人是无法企及和了解的。分散性是指每一个人拥有的知识仅占社会全部知识的一丁点,而且这少量的知识分散在无数个个人的头脑中。所以,这种排他分散的知识是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机器都无法集中和控制的。

(3)隐含性、难言性而非明晰性。隐含性是指排他而分散的知识通常孕育于人们的头脑深处,它可以指导行为者采取某种行动,但多半无法解释和说明,如直觉、各种技能和诀窍。难言性是指除包括大部分隐含知识的难以言说性以外,还包括那些在社会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如语言、习惯、传统、司法和道德规则等背后机制的难以言说性。虽然我们在遵循这些习惯、传统,但是我们很难用明白且清晰的言辞说明它们形成的原因和定义,以及它们在各种情境和社会过程中的准确功能。

2. 无形知识的本质

这种蕴藏在无数个个人头脑中的、难以言说的无形知识是一切知识的基础,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说,无形知识的本质就是“创造性”。具体表现在:它创造出以前不曾存在的知识,或者任何现在所呈现的知识都是无形知识创造的产物;它创造的新知识(如新产品、新发明、新商业模式等)通过市场传递,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它创造的学习机制使得每个人在追求个人特定目标的同时,还告知每个人都要学会学习、模仿、追踪对方或市场的行为,以此调整自己的行为,这种交互行为促进了社会经济生活走向自发的有机协调。

再就无形知识的运用而言,这种隐含的不可言说的知识等同于企业家才能,换而言之,企业家才能——企业家发现和感知利润机会并有意识地采取行动加以利用赚取利润的本能,等同于隐含的难以言说的无形知识。所以也可以说企业家才能的本质就是企业家的创造性。

三、无形知识论的价值和意义

1. 无形知识论的价值

奥地利学派无形知识论挑战了正统的认识论研究范式的局限,特别是对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的客观主义知识观与科学观提出了质疑。后者将目光聚焦在科学研究的理论上,认为科学及科学哲学的理想图景是追求以完全明晰的方式表达关于客观世界的命题。无形知识论不仅将目光投向了科学研究的实践,还揭示了在科学研究的具体实践中,有不少不确定的、难以用明确方式表达的隐含知识——无形知识。无形知识(或默会知识)论的价值,首先在于论证了知识的本质就是默会的,而各种显性知识的意义都是由认知者的默会知识所赋予的;其次在于展现了个人才是默会知识的主体,唯有个人才是默会知识的真正理解者;最后在于表明了默会知识是创新的直接来源,而人们获得默会知识的根本途径是自然的启示、亲身的实践和内心的反省。

2. 无形知识论的意义

奥地利学派知识论的主体是无形知识论,它不仅延续了奥地利经济学一贯倡导的方法论(个人主义),而且与其反复强调的方法论(主观主义)相一致。无形知识的分散性、主观性和实践性,不仅为哈耶克等奥地利学派学者在著名的社会主义大辩论中反对计划经济、在方法论中反对滥用科学主义提供了锐利武器,还向人类昭示了面对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和芸芸众生的主观世界,我们每个人是多么的无知。所以,奥地利学派知识论也称无知论。

市场过程论

新古典经济学从均衡的角度理解市场,而奥地利经济学则从过程的角度理解市场。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拉赫曼甚至认为市场过程是奥地利经济学最核心的概念,它会深化我们对市场的认识。奥地利学派市场过程论强调市场就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而所谓市场过程就是由一系列的变化所构成的,这个过程被看作系统性的、相互协调的一系列计划修正。操纵这个过程的主角是企业家,运用的手段就是蕴藏在企业家头脑中的无形知识。所以在奥地利学派看来,市场过程就是企业家运用无形知识推动市场运行的过程。企业家的警觉启动市场过程,相互竞争夺利促使这个过程持续深化,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又不断尝试新的机会,导致市场过程生机勃勃、永无止息。

新古典经济学均衡理论认为:市场非均衡力量会消失,市场最终会达到均衡,而均衡则意味着问题的解决、意味着协调的实现。

奥地利经济学的市场过程理论则认为:在任何时刻、任何地方,市场非均衡力量都不可能完全消失。要研究市场,重要的不是单纯分析市场的某一状况,而是关注市场“变化的过程”,关心促使市场连续变化的力量及产生这种力量的原因。

一、市场过程的主角是企业家

企业家是市场过程的主角。企业家的警觉和发现就是对市场纯利润机会信号做出的反应,而这种纯利润来源于市场中因知识分散而产生的错误。市场不断演进的过程就是市场不断协调的过程,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实质就是指市场协调问题,而价格无疑是解决市场协调问题的核心。市场如何解决无数个个人之间的协调的?价格又是如何形成的?对此,新古典经济学并没有给出回答。新古典经济学用均衡替代了协调,在均衡假设前提下,将市场协调过程简化为各种成本、效用等曲线的移动,而回避了对市场真实协调过程的考察,如动态过程、价格的变化等。新古典经济学还用理性替代了知识。完备知识假定构成了新古典一般均衡论的前提,或换而言之,新古典视阈下的均衡能否实现,与市场主体拥有的知识的多少毫无关系。肯尼斯·阿罗(Kenneth Arrow)1974年就证明了市场即使在市场主体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也能实现均衡。但在奥地利经济学看来,新古典经济学回避了经济学最重要的问题,即纷繁复杂的市场到底是如何进行协调的。依据奥地利经济学市场过程,奥地利学派学者明确指出:市场协调的微观理论基础是知识而非理性。这里的知识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的信息,弗里茨·马赫卢普(Fritz Machlup)对此有一个简单的概括:“所有的信息,从所传递的内容意义上看,都属于知识;但不能把所有的知识都叫作信息。”这里的知识主要是指企业家所拥有的具备主观性、分散性和实践性特征的无形知识,即企业家主观知识的相互竞争构成了市场过程的主旋律。

二、市场过程的核心是市场协调

在知识的基础上研究市场协调问题是奥地利经济学的特色。具体来说,将知识与价格联系起来分析价格的形成和价格的波动。

1. 知识的来源

奥地利经济学指出,知识是企业家在竞争中发现的。企业家竞争的过程就是发现知识的过程,也是不断利用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减少无知的过程。因此可以说,竞争的过程与有价值的知识被发现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但要强调的是,这里的知识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技术知识(有形知识)——那些事先给定的、可以输入生产函数中的知识,而是经济知识(无形知识)——那些只有市场主体本人才能进行重要性判断和计算的知识。这种被企业家发现的经济知识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在市场过程中产生并且随时会发生变化。在市场中,企业家利用产品或服务为载体,告诉消费者他所发现的知识及其价值,如配送、优步打车、网上订购等。

2. 知识的定价

那么,企业家是如何给知识定价的呢?奥地利经济学认为,价格的形成是企业家对所发现的知识进行定价的结果,具体来说,价格是企业家经济计算的结果。经济计算不同于纯技术计算,后者只是利用已有的信息,根据某个既定的模型进行计算,然后得到某个结果;企业家的经济计算是面向未来的,虽然也利用已有的信息、包含纯技术计算,但企业家更多的是利用自身的实践知识去估计、比较未来不同生产可能性下的各种生产函数,然后确定价格。这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对均衡产量或均衡价格的计算——先把利润有没有或利润多少的价格计算出来,再去实施。经济计算是一个与机会成本相关的问题,是对各种不同可能情况的一个比较,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估计和判断。因此,经济计算的过程本质上是企业家对自身发现的主观知识定价的过程。通过经济计算得到的价格,一方面是企业家主观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体现了企业家对自身无形知识和市场有形知识的综合判断。

市场中的价格是不断变化波动的,那么价格波动是由什么机制决定的呢?奥地利经济学认为价格波动是负反馈机制的产物。正反馈机制是对正确事件进行的正确反应,如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在计划经济中计划当局可以找到一个“正确”的价格,有了这个价格后,企业和消费者可以分别进行生产与消费活动;负反馈机制的含义类似于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对真理的理解,即市场中并不存在“正确”的价格,只有不断被纠正了的、不断靠近正确的价格。市场价格不断被纠正的过程表现为市场价格的波动。价格的纠正即新价格的创造,市场协调过程就是新价格不断产生、原有价格不断被纠正的过程。导致价格不断被纠正的原因还是在于知识。价格是对知识的定价,而知识具有主观性、分散性和实践性的特征,这意味着知识不可能绝对正确,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的非绝对性决定了价格的非绝对性。如哈耶克所说:“内生的干扰和失调乃是不可避免的”,市场中不断产生新知识,就意味着原有价格不断获纠正、新价格不断涌现。“价格波动”与“知识变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企业家本人的新知识、其他企业家的新知识及消费者的新知识都可能导致价格波动。

奥地利经济学的市场过程论将知识、价格和企业家竞争等联系起来,把企业家个人的主观知识作为解释市场价格的形成和波动的主要原因,深化了人们对市场协调问题的认识;同时,市场过程论再次昭示了市场是一种没有终结的、对来自交换的共同收益机会的企业家发现过程。在奥地利学派看来,市场过程展现出市场内部蕴含着一股推动市场不断演化的系统性力量,这种力量源于企业家的精神和才能。

自发秩序论

秩序是奥地利经济学描述市场特征的重要概念。在奥地利学派看来,秩序是分析复杂现象最为恰当的术语,其分析作用如同规律对于简单现象分析所起的作用。所以,奥地利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就是一个自发秩序的过程。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哈耶克首次在其巨著《自由宪章》中应用“自发秩序”这个概念,既体现了他的研究兴趣从知识问题转向规则的选择和进化过程的转变,也标志着他的研究领域从纯粹的经济学转向法学、社会学和政治哲学的融合。自发秩序论是奥地利经济学最伟大的发现,也是其全部学说的根本原理,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秩序的分类、自发秩序思想的理论渊源、自发秩序论的微观基础、自发秩序形成的前提条件。

一、秩序的分类

秩序是自然界比较常见的现象,如分子结构式、大雁的“人”字形飞行序列等都表现出秩序。人类社会中也存在秩序,无数的个人或组织的行为从整体上看也表现为秩序。两者的区别是:自然界中的秩序是简单现象,而人类社会中的秩序则是复杂现象。奥地利经济学认为,社会科学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研究人类社会中的秩序问题,并把人类社会中的秩序分为做成的秩序和长成的秩序(见图2.4)。做成的秩序是人为设计做成的,如各级政府机构、法院、军队、警察及种种行政命令,都是这种秩序的象征,其存在完全可以凭人们的感官随时直接感受到;长成的秩序是人的行为自生自长而形成的,也称自发秩序,但这种秩序不同于自然界反映简单现象的自然秩序,原因就在于它是由无数个个人的行为所组成的。

015-01

图2.4 秩序的分类

判断两种秩序的标准:一是遵从的规则,是特定规则还是抽象规则;二是服从的目的,是特殊目的还是一般目的;三是表现的形式,是有形还是无形。做成的秩序通常表现为遵从特定规则、服从特殊目的、能用感官感受其存在;而自发秩序则遵从抽象规则、服从一般目的、其存在常常不能凭感官直接察觉。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自发秩序虽然由人的行为所组成,但每个人仅就自己直接接触到的环境而调整行为。又由于每个人的主观愿望不同、行为目的也不同,因此尽管每个人全体行为的总结果形成了自发秩序,但这个总结果并非每个人在行为时所预期的或刻意追求的目的。换而言之,自发秩序不是由特定的人或特定的组织设计做成的,而是在无数个个人的互动中不知不觉自自然然地呈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又把它叫作长成的秩序。长成的秩序虽然有其表现方式,如微信朋友圈、QQ群等,但就本质而言是自发生长的,就广袤无垠的社会而言是渺小无形的。正因为如此,自发秩序一般不为人们所重视,甚至一般不为人们所知晓。

二、自发秩序思想的理论渊源

1. 苏格兰启蒙思想家

哈耶克认为曼德维尔(Mandeville)、休谟(Hume)、杜克尔(Tucker)、弗格森(Ferguson)等苏格兰启蒙思想家所论所言早就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人类社会那些极为复杂、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出自人为制定的各种政策规划制度,追根溯源几乎都不是人为设计或政治智慧的结果。哈耶克引用了弗格森的原话,“各民族于偶然之中获致的种种成就,实乃是人的行为的结果,而非实施人的设计的结果”。可见,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很早就意识到“制度的生成是极其复杂但却条理井然的,然而这既不是设计的结果,也不是发明的结果,而是产生于诸多并未明确意识到其所作所为会有如此结果的人的各自行为”。此外,进化论也对自发秩序论产生深刻影响,但进化思想并不是达尔文而是最早由苏格兰启蒙思想家提出来的。这里的进化绝不是达尔文弱肉强食般的生物进化,而是基于人性、习俗惯例规则的文化演进,从这个意义上说,进化或演进与自发秩序在哈耶克看来是孪生的概念。

2. 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和《原富》

由奥地利学派自发秩序论自然联想到亚当·斯密的“无形之手”(严复译本,即“看不见的手”)。亚当·斯密《原富》(严复译本,即《国富论》)中私利与公益的调节是通过“无形之手”而达成的,是亚当·斯密私利和公益调和论的核心。“无形之手”不仅指市场的价格系统,还是透视社会现象的一个分析通则。《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的成名作,而后在讲授《道德情操论》的过程中才孕育出他的另一部名著《原富》。可见,亚当·斯密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伦理学家和法理学家,而经济学仅仅是其伦理哲学思想的一个引申。“无形之手”的哲学旨意是:将社会的起源史追溯到若干最简单、最普遍的构成原理之中。把几乎所有过去被认为是人为刻意制定的各种制度归结为“人们的行为依循了若干浅显的原则而必然且自然而然导致的结果”,即历史上所有最复杂且表面上看起来是人为造成的种种政策设计,其实也许无须花费多少谋略巧思或政治智慧。所以,亚当·斯密创造的“无形之手”实在是社会分析的基本原理,旨在表达“势所必至”和“非主观意愿所能左右”的社会状况。奥地利学派哈耶克将意想不到的行为秩序称作“长成的秩序”,意指人们事实上而不是嘴巴上遵循了某些抽象且普遍的行为原则,从而在无意间造成的结果或“非意图后果”。两个人的说法异曲同工,几乎完全一致。“无形”“看不见”“长成的”“非意图”等字眼蕴含着哲学先验论的色彩,体现着非人力所掌控的超自然力量。

三、自发秩序论的微观基础

奥地利学派的知识论,准确地说是无知论,构成自发秩序论的微观基础。“无知”意味着每个社会成员都只能拥有所有社会成员所掌握的知识中的一小部分,知识的分散性、主观性和实践性构成了无知论的主体内容。

市场为什么是自发的秩序而不是设计的秩序?哈耶克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理性的局限性。假如人是完全理性或全知全能的,那么人类就一定会为市场设计出最优的秩序以代替自发的秩序,自发秩序就不复存在。正是由于人的无知,市场秩序才表现出人的行为的结果而非理性设计的结果。但是无知并不意味着人们在市场面前束手无策、毫无作为,哈耶克的无知论有以下几层重要含义:

一是无知并不否定理性,而是理性不及,但理性不及不等同于非理性。理性不及介于理性和本能之间,即非理性也非本能。这样,无知论的第一层含义就是: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但可以根据自己有限的知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安排;个人安排自己的行为也仅仅是主观判断行为的结果,不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行为结果;个人对社会而言是无知的,个人不能或无法对整个社会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安排,这也是个人无法预测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

二是说明人为了弥补无知的局限而必须遵循规则,强调人遵循规则的重要性。人不仅是一种追求目标的动物,在相当程度上也是遵循规则的动物。规则是人们生活于其间的社会经由一种选择过程而演化出来的,是世世代代经验的产物。大量的经验表明,如果不遵守规则,人们就可能犯错误或走弯路。因此,人们遵循规则既是为了成功而弥补无知或理性的局限,也是因为人们的思维和行动本身也深受这些历代经验与规则的影响及调整。

三是无知强调了人类智力的进展源于人的行为实践,人类的智力与自发秩序是同时进化的。人的智力是文化进化的衍生物或产物,智力不能凌驾于文化进化之上,智力主要是靠模仿而不是以见识和理性为基础的。教育在智力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人并非生下来就聪慧、贤良和理性,因此人必须接受教育。同时,现存的社会道德并不是人类理智的创设,而是人类文明自发进化的产物,由这种道德支配的人类交往,使得人类理性的成长以及与之结合一起的各种能力成为可能。

四、自发秩序形成的前提条件

由于无知和自发秩序的内在关联,使得奥地利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引入了规则的概念,即着眼于规则来研究社会秩序。这表明奥地利经济学在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前提下,融入了文化演讲和集体选择的元素。

哈耶克在《自由秩序原理》一书中,强调确保有助于自发秩序形成的前提条件是“自由、一般性规则和竞争”。在这三个条件中,一般性规则居中心地位,只有当一般性规则存在时,自由才是可能的;而若要发挥竞争的作用,则必须依赖一种适合的法律制度的存在。这样,自发秩序存在的前提就是一系列调整自发社会秩序参与者行为的规则。我们之所以能够维系如此复杂的秩序,所依靠的并不是操纵或控制社会成员的方法,而是一种间接的方式——有助于建构自生自发秩序的规则予以实施和改进的方式。

自发秩序应当遵循什么规则呢?与前述做成的秩序与长成的秩序对应,哈耶克区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规则:一是做成的秩序或组织秩序所要服从的规则即外部规则,如典章、律例、命令、制度等;二是长成的秩序或自发秩序所要遵循的规则即内部规则,如传统、习俗、惯例、法律等,又称抽象规则或一般性规则。那么,两种规则有何区别呢?

外部规则或组织规则带有强制性,通常依附于命令且只能调整命令所未规定的事项;内部规则或自发规则遵循自愿原则,自然约定俗成且平等适用。

外部规则有强烈的目的性且要实现特定的结果,而基于抽象原则之上的自发规则,内容是随性的且通常无法预见。

外部规则的条文具备肯定性,其义务通常强加于人;内部规则几乎是否定性的或负面的清单,有些规则可以阐明也可以不阐明。

在奥地利学派看来,规则的起源具有自发性,大部分规则是自发产生的,并不否定人可以改进规则,但在改进的过程中应当遵循抽象原则且不可随意妄为。这样,人的自发行为产生自发规则,而自发规则产生自发秩序。

关键术语

认知偏差  时间偏好  模糊规避  心理账户

市场过程论  信息瀑布  羊群行为  有限套利

前景理论  知识论  自发秩序论  非线性概率转换

企业家理论

思考题

1. 如何理解信息处理过程中的认知偏差?

2. 如何理解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偏差?

3. 如何理解社会群体行为中的认知偏差?

4. 如何理解套利及套利的有限性?

5. 如何理解前景理论?

6. 如何理解行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7. 如何理解奥地利学派的企业家理论?

8. 如何理解无形知识的特点、本质、价值和意义?

9. 如何理解奥地利学派的市场过程论?

10. 如何理解奥地利学派自发秩序论?

延伸阅读

1. 心理学的经典文章和著述

Kahneman, D. and P. Egan. Thinking, Fast and Slow.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Shiller, R. C. 2000. Irrational exuberance. Philosophy & Public Policy Quarterly, 2011,20(1):18—23.

Thaler, R.The Winner's Curse: Paradoxes and Anomalies of Economic Life. Simon and Schuster,2012.

2. 行为财务(金融)学的重要文献

Barberis, N. and R. Thaler. A survey of behavioral finance. 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Finance, 2003,1, 1053—1128.

Thaler, R. H. Advances in Behavioral Finance (Vol. 2).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5.

Thaler, R.H. The end of behavioral finance.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1999,55(6): 12—17.

〔美〕James Montier,郭敏华译,《行为财务学》,台北: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

3. 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学术研究相关网站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评论,https://mp.weixin.qq.com/s/ZZrE2XHAzF1b21xL_-rmiA

风灵,https://mp.weixin.qq.com/s/I5zPe0RXJMqwjf_de3BSFw

经济学原理,https://mp.weixin.qq.com/s/I6Tx5JdLQNmtBFEy9ybFpw

刘业进,https://mp.weixin.qq.com/s/b0g4YtX-1cgppqa-Mb66BA

私产经济学和伦理学,https://mp.weixin.qq.com/s/SKhM4s8CSb14lctX-GmOlQ

正一君名人堂,https://mp.weixin.qq.com/s/YIJChZJQcKpUb-MJgY-s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