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寒假! :学生寒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重建
- 李家成 郭锦萍
- 2326字
- 2020-07-09 16:43:31
导言
“你好,寒假!”项目的创生与开展
连我们自己都兴奋不已:真的能找到志同道合者,真的能进行一次独特的教育变革研究,真的能创生一个新的寒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
“你好,寒假!”当我们最初用这个名字命名这个项目时,我们确实充满期待,而且也是有基础的。早在2016年1月,华东师范大学学校、家庭、社区合作研究项目组就和救助儿童会一起,针对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回家乡过年,开展过约1500个家庭参与的“健康小天使,亲子过寒假”活动,支持、鼓励孩子们回到自己的家乡,将自己所学的健康知识与技能传递给家乡的小伙伴和亲人们。在开学初,我们也在上海举行了隆重的成果交流会。后期的调研显示,本次活动取得的效果非常好。
同样是在2016年1月,我们以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为基地,以当时的六(8)班同学为领导者,启动了全校性的寒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变革研究。这一研究力度更大、涉及面更广。学生们领导了前期的调研、方案的形成、具体方法的指导等工作,家长、教师密切合作,全校总动员,废除原来纸质的寒假作业本,开启了全新的“幸福寒假作业”模式。在学期初,该校又开展了全校性的作业展评活动,从班级、年级到学校,寒假生活的丰富资源转化为重要的新学期教育教学资源和班级、学校文化建设资源。这次研究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启发,那就是:可以有另一种寒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的方式!
如果将这一直接研究向前回溯,我们有着对学生发展、学校生活变革、家校合作、社区资源开发等一系列的研究体验与成果积累;向后延伸,我们有着2016年暑期在上海、常州、青岛、厦门、深圳等地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同步开展的暑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研究,并且有着2016年9月在常州举行的第一届以此为主题的全国现场研讨会。
在这些基础之上,我们发起了2017年“你好,寒假!”研究。发起这个项目的双方,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办公室、会议室里多次讨论,共同确定基本原则,并通过各自的研究网络、朋友圈,发出了邀请信。
我们没有想到,有这么多志同道合者!从东北的齐齐哈尔到西北的乌鲁木齐和库尔勒,从南部的湛江、佛山和深圳到东部的象山、武义和海宁等,全国共98所学校参与到这个项目中。而这个项目,一没经费,二没证书,三没评奖。所有参与到这个项目中的合作者,都是基于对原有寒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的反思,都是为了自己的理想,都是愿意并能够合作的研究者。不仅如此,来自我国台湾地区的林进材教授和中小学校长,来自上海、长沙、武汉、合肥、重庆、北京等地的杂志社编辑、科研院所研究员,来自瑞典的Limin Gu教授和美国的苏智欣教授,以及美国救助儿童会学校健康与营养项目总监Seung Lee女士都关注、支持着这个项目,让我们倍感温暖,更享受着这些独特的合作关系。
我们没有想到,我们启动了一次独特的教育变革研究!寒假生活研究绝不仅仅是布置一项不一样的作业,而是重建对寒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的理解,重建学生、家长、教师的交往关系,重建另一种形态与方式的生活与教育。为此,我们借助微信平台,竟然共同实现了寒假前多力驱动、多方参与的,基于研究的策划;我们在为孩子和家长能够开展丰富多彩、创意无限并富有生命意蕴的寒假生活而激动着;我们更在开学前后全力以赴,推动实现了学期初生活的更新与发展。这一切,不是传统的教学研究,不是原有的班主任工作研究,而是在一个一直存在但却长久被忽视的寒假与学期初,建设了一个全新的教育变革领域。
我们没有想到,真的可以创生一个新的寒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形态与方式!在放假前,学生可以更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家长可以更自主地参与寒假生活的谋划,学生之间、家长之间有了更多的合作,教师有了更多学生立场的觉醒和教育的自觉。而在寒假中,无论是归乡之路,还是自然人文资源的开发,抑或各类玩伴团、亲子活动的组织,都充满着生机勃勃的气息,渗透着中国文化的精神,成就着一个不一样的寒假生活。在学期初,更是一改所谓的“收心”之说,将几乎无限丰富的寒假生活资源转化为新学期的教育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展评、交流、转化,融入学生的新学期生活中,融汇为学校、家庭、社区合作的新基础。
何其幸运!我们真的遇到了志同道合者!我们真的实现了这次教育变革研究!我们也真的与学生、家长、教师和校长们一起创生了新的寒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形态与方式。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更加关注每一个生命的生长,更加聚焦每一个参与主体的情感投入。当教育面向未来,当孩子面向未来,我们需要用创新的思维去探索孩子的无限可能。“你好,寒假!”项目让我们在相遇和对话中,汇聚情感的交流,颠覆传统的思维,碰撞思想的火花,激荡智慧的力量,凝练文化的传承。
在经历了激动人心的研究之后,在已经启动2017年“你好,暑假!”的同时,我们将这次“你好,寒假!”研究成果整理出来。这里的成果,是我们一字字写出来的,更是我们一步步做出来的,还是从我们生命体验与理性世界中一点点流淌出来的。编委会的所有成员全力以赴,以积极的情感力量,以真诚与信仰面对我们的研究领域,期待着与您的分享,更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学生、家长、教师和校长,能和我们一样,去体验,去创生,去享受独特的寒假、暑假!
特此,向参与本书撰写的所有作者致敬:
导言:李家成、郭锦萍
第一章:李家成
第二章:吕珂漪
第三章 第一节:姚涛;第二节:刘英明、汪小凤;第三节:何粤嫦
第四章 第一节:郭锦萍、胡月明;第二节:高敏、江正华;第三节:冯琳、吴晓燕;第四节:郭锦萍;第五节:程露;第六节:蓝美琴
第五章 第一节:林冬梅、林小燕;第二节:王怀玉;第三节:王怀玉、陈海敏
第六章 第一节:顾宇虹;第二节:王怀玉;第三节:朱易明;第四节:顾惠芬
第七章 第一节:陈才英;第二节:何雅琳;第三节:费玲妹;第四节:焦光丽
第八章 第一节:赵荣嵘、朱海荣;第二节:陈海敏;第三节:赵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