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问题的提出

语气词又叫语气助词,《马氏文通》称之为“助字”,界说如下:“凡虚字用以煞字与句读者,曰‘助字’。凡字句但以实字砌成者,其决断婉转,虚神未易传出,于是有‘也’‘矣’‘乎’‘哉’诸字以之顿煞,而神情毕露矣。所谓助字者,盖以助实字以达字句内应有之神情也。”(马建忠,1898)分析“也、矣、乎、哉”用例时,或说“表决断口气也”,或说“所以决其事之有也”,或说“所以顿读,即以起下,示句意未尽绝也”。王力(1943)对语气词的定义是:“凡语言对于各种情绪的表示方式,叫做语气。表示语气的虚词叫语气词。”黎锦熙(1959)称语气词为“助词”,是“用来帮助词和语句,以表示说话时之神情、态度的”,并把语气词和叹词并称为“情态词”。

马建忠认为语气词具有语篇、判断和传情功能,王力和黎锦熙则关注语气词的传情作用,他们的定义都反映出语气词意义空灵的特点。也正因此,语气词的具体范围和功能一直众说纷纭。

现代汉语研究较多关注当代语气词的使用情况,汉语史研究通常关注从文言语气词到白话语气词的转变,多以明清时期为下限。而清中叶至民国作为过渡时期,较少受到关注。我们把这一时期的北京话称作早期北京话,其语气词在用法和读音上都跟现代汉语不太一样。

比如语气词“了2”除了用于表示新事态出现,还用于表示持续和夸张:

(1)a.他今年夏天到这儿来的,就住在这东关外头福盛店里。(《官话指南》)

b.他那份儿的不高兴,比落弟的举人还难受。(《北京风俗问答》)

在读音上,“呀”和“哪”通常被认为是“啊”的语音变体,但在早期北京话语料中,不合语音规则的“呀”和“哪”并非个例,需要从语音变体之外的角度加以考察:

(2)a.柱四说:“那也行。”(蔡友梅《五人义》)

b.今天报上都有甚么题目?(《华日教室会话》)

(3)a.——令尊大人好?——托福很康健。(《速修汉语大成》)

b.您打算要博施济众,那如何能成?(《北京风俗问答》)

语气词“啦”“哪”通常被解释为“了/呢+啊”的合音,用于解释早期北京话的用例有一定的困难。如:

(4)a.小王也有信出来吧?(蔡友梅《小额》)

b.他住在这儿么,我以为是他还在东京哪。(《支那惯用语句例解》)

考察早期北京话的各类注音材料还可以发现,其语气词的读法和现在不同,一百年间有明显的读音弱化过程,比如“了”从liao到lo到la再到lə,“呢”从ni到na到nə,“么”从mo/ma到mə。这种变化是怎么发生的,条件是什么,有何规律,和语义用法的关系如何,都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