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总论
- 张西平 管永前
- 8095字
- 2020-07-09 18:41:37
新形势下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
蔡武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国政治、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不断跨上新台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如何认识中华文化的价值,保持中华文化的特色,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提供有力支撑,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表明了我们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发展者的鲜明立场,同时也彰显了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并正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大国领导人的豪迈气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全面认识中华文化的时代精神和当代价值,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社会和平发展的战略地位和深远意义,扎实推动中华文化的保护和弘扬。
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我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必须倍加珍惜
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从未间断,凝聚着中华民族在长期繁衍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理性认识和现实感受,是祖先智慧的结晶、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它凝结着过去,联系着未来,决定了我们是谁,告诉我们从哪里来,又昭示我们到哪里去。正如总书记所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可谓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我们祖先所流传下来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浩如烟海,灿若星河。据普查,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有近77万处,非物质文化遗产总量近87万项。目前,我国拥有世界遗产45项,位居世界第二,38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名录,位列世界第一。这些都足以令炎黄子孙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中华民族艰难而辉煌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灿烂的新阶段。许多极有意义和超越时空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在我们的举手投足间,渗透在我们的思维方式里,融化在我们的灵魂最深处,始终为国人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汶川地震后中国人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大爱无疆精神,央视评选的最美乡村教师、最美乡村医生等最美系列人物身上体现的敬业、奉献、诚信的品格,都传播着优秀传统道德的力量。春节、端午等民族节日连接着所有中国人的情感,凝聚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我们说,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和独特个性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割舍不断的精神命脉,是中国人民赖以栖息的精神家园。
近代以来,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中华传统文化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五四时期,学术界、思想界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判。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产生断裂,其影响至今依然可以深深感受到。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迈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我国也开始全面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随着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迅猛增长,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扩大,各种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文化结构和文化模式再一次带来猛烈冲击。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给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了不少问题和挑战。大量古建筑和街区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被毁,许多具有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消失。据调查,2000年至2010年,仅10年时间我国自然村总数就从363万个锐减为271万个,平均每天至少消失100个村落,传统村落从2005年的5000个,锐减为如今的不足3000个。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例如,1999年出版的《中国戏曲志》收集了各地、各民族剧种374种(木偶、皮影不包含在内),到2013年,全国现存剧种286种,15年间消亡了88种。可以说,我们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必须在全社会树立一种对历史文化遗产“敬畏”的理念。敬它,是因为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的文化基因和血脉;畏它,是因为历史文化遗产不可再生,只有百般呵护,才能光彩永存。要以对民族、对历史、对后人高度负责的精神,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更好地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民族生命力、激发民族创造力、铸造民族凝聚力,建设好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留住我们的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深扎根的沃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我们必须努力把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近现代以来,许多西方人都有一种普世主义情结,认为能够给世界带来进步与统一的,非西方文明莫属。全球化进程的提速,高科技、市场经济和资本的跨国流动,增强了世界的同一性、整体性及各国人民之间的联系。文化越来越多地与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交织在一起,对世界发展产生着深刻影响。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和科技优势,在输出产品的同时,也企图输出其制度和价值观念。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判断。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国家的发展道路绝不只有一种模式。在道路和制度问题上,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总书记指出,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其自己的特色。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模式,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百余年间,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前仆后继,积极探索救国强国之路。君主立宪制、多党制、总统制的多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才找到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既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又浸润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开放变革”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彰显了中华民族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品格。我们针对国情,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是实事求是传统的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和谐世界主张是“和合思想”的延伸;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则能够在“天人合一”思想中得到呼应。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大地上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关键就在于我们党充分挖掘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紧密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我们站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发展道路,而且形成了一套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制度体系”,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和显著的优势。这足以说明,中华文化是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标识,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必须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切实把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增强制度优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三、中华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重要基石,我们必须理直气壮地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价值观是人的信念系统、精神支柱和行动向导,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其核心价值观,它蕴含着人们对世界、人生和社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价值共识,是人们思想上精神上的灵魂旗帜,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
基于国情不同,各国的核心价值观也不同。我国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提出了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树立起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有力地统一了思想,凝聚了社会共识。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了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既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又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体现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价值追求的统一,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统一。它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是我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就源自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例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担当意识;“言必信,行必果”,“与人为善”,“百善孝为先”的为人处世之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个人追求,等等。蕴含着先人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现象本质的思考,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恰恰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优秀内核,无论是国家层面的目标,还是社会层面的追求和个人层面的规范,都能从传统文化中得到阐释。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欧美等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政治、科技实力,抢占国际上的思想阵地和话语权。在这种背景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思想道德基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就显得更加紧迫。总书记指出,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必须把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作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努力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总书记还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理直气壮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述了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凝聚作用,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把握大势、着眼大局的战略眼光。
经过长期努力,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社会思想道德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人民群众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风貌,涌现出许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范例。但是,仍然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我们必须深入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扬弃地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教育、宣传和弘扬,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优势,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信念,外化为人们的行动。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我们必须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不仅体现在经济、军事力量等硬实力,而且体现在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制度等软实力。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今天,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更加凸显。这种软实力的竞争某种程度上比硬实力的渗透力更强,影响力更持久。可以说,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我国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党的十七大做出了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部署,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都对文化软实力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总书记多次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而且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进一步从国际国内视角阐述了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
总书记深刻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和文化软实力的关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撑,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实力”。总书记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中华文化在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哲学思维、价值取向、伦理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对内而言,它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基石;对外而言,也是与各国人民开展文化交流的桥梁和资源,是提升我国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国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丰富多彩,社会各界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不断增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发展模式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可,对外文化交流广泛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受外国人民喜爱。比如,儒家、道家思想为国际社会所认可和推崇,中国龙、中国红、长城、故宫成为中国的象征,学汉语、喝中国茶、练中国功夫在国外已经成为热门,可以说,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得到显著提升。但是,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政治地位很不相称,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资源大国身份也不相称,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文化竞争优势,“西强我弱”的格局还没有完全扭转。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大多还停留在功夫、美食、服饰等具象和器物层面,对中华文化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等还不是特别了解,话语体系构建滞后于中国道路实践,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吸引力、传播力还比较弱。应该说,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任务还很艰巨。
总书记指出,必须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注重塑造我国国家形象,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些都为我们开展具体工作提供了遵循。
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我们就要妥善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关系,坚持内外兼修,找准重点,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和走出去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一是要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着力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妥善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降下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虚火”。特别要注重城镇化过程中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梳理、精心萃取,深入挖掘和提炼有益的思想价值,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相符合。要处理好政府引导与群众广泛参与的关系,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让13亿人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弘扬中华文化的主体。二是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整体实力。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推出更好更多的文化产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提升国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是加强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贸易并举,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两种资源,全面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把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开展对外文化贸易和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推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能与外国民众形成共鸣的文化产品,努力塑造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的国家形象。
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核,对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具有独特的价值,我们必须坚持开放包容,推动不同文明对话,使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在全球化不断深入和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任何一种文明或文化都不可能单独发展和独立存在。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的演讲中指出,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总书记的话生动形象,感人至深,充分表明了我国对不同文明互相尊重、和谐共处的鲜明态度,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开放包容、求同存异、注重和谐和合的优秀内核。
几千年来,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就是因为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品格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认识到“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儒家主张“和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为贵”“和而不同”等,推崇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往、吸收、融合,反对冲突和战争;强调“与人为善”“见贤思齐”“三省吾身”“君子慎独”,推崇“仁爱”“诚信”“以德服人”,等等,注重通过“修齐治平”的道德实践,实现个人品德提升以及内心和顺,讲求仁政、以德治国。道家倡导“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认为人和天地、自然组成了一个统一体,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协调、人的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塑造了中国人普遍持久的和平文化心理,而且成为我们与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共生共长的经典论释和处世准则,对于今天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仍具有重要启迪作用,是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所奉献的重要价值理念,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国际局势,我们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须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优势,同时也要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不足,找准中华文化的位置,坚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切实承担起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大力挖掘和阐发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继续发扬中华文化开放包容的优势,尊重各国的文化差异,提倡不同文化的平等对话,推动不同文明间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要注意从国情出发,把民族文化独特性和世界文化多样性结合起来,既要以中华文化为主体,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自主性,传播中华文化的价值理念,保持和突出中华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特性,又要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使中华文化充满生机,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