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纠正我国经济外部失衡?

目前(2010年)G20峰会要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是各国如何通力合作以纠正外部经济失衡。这就给各国政府出了一个难题:经济危机一来,各国贸易保护政策此起彼伏,对外贸易就更加失衡。而现在要纠正贸易失衡,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如何衡量贸易失衡。

问题乍一看很简单。所谓外部失衡,国际经济学教科书的经典定义就是一国国际收支表的经常账户不为零。由于商品和劳务进出口是经常账户的最主要一块,因此,外部失衡通常又是指一国出口额不等于进口额。问题是,用这种方法定义,那么世界上任何一国的外部经济都长期处于失衡的状态。因为自18世纪以来就很少有国家能够做到外贸平衡,多少都会略有“出超”或“入超”。所以今天G20关心的并不是外部失衡,而是一国的对外贸易有没有出现过度失衡。

这就很有意思了。多大程度的进出口差额算是“过度”呢?至今为止,学术界和各国政府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或者哪怕是建议性的指标。目前笔者与北大国发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教授正在研究这个课题。个人的看法是有两个指标可供参考。第一个是绝对值指标,即一国的贸易进出口差额是否大于1000亿美元。第二个则是相对值指标,即一国的贸易进出口差额占GDP的比例是否大于5%。这两个指标的关系是“字典排序”,也就是说,绝对值指标比较重要;而相对值指标则是给定两国在绝对值指标近似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它们的经济总量来确定哪一个经济体外部失衡更为严重。具体来说,以第一个指标来分析2008年世界各国外部失衡情况,全世界的五大顺差国分别是中国(4400亿美元)、德国(2350亿美元)、日本(1570亿美元)、沙特阿拉伯(1390亿美元)和俄罗斯(1020亿美元);五大逆差国分别是美国(6730亿美元)、西班牙(1540亿美元)、意大利(730亿美元)、希腊(510亿美元)和英国(450亿美元)。当然,如果仅按照一国的贸易进出口差额占GDP的比例是否大于5%进行排序的话,则前五位应是挪威、沙特、中国、俄罗斯和德国。挪威之所以后来居上,主要是因为其经济规模较小,但估计没人会在意这样一个小国是否有巨大的外部失衡。可见,要真正客观衡量一国外贸失衡情况,对这两个指标进行“字典排序”还是比较科学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表明,2008年经济危机前我国外贸顺差甚至是德国的两倍,而中美的贸易顺差更达到1700亿美元左右。问题是,中美的外贸失衡真有那么大吗?不然。这里面有一个计算口径不同的问题。美方在计算中国的出口时,是把香港地区的出口也算为我国的出口。而商务部在计算我国对美国的出口额时,则不包括从香港地区境外转口出去的贸易。更为重要的是,加工贸易占我国出口的半壁江山,所以,我国巨额的出口额并不代表着同等程度的出口附加值。举个例子,一个从中国组装完毕出口的iPod是209美元,但在我国的附加值却只有9美元,所以,在讨论外部失衡时,一味强调出口额是有一定的误导性的。

有意思的是,一国出现外贸赤字,对该国的经济发展就一定是坏事吗?答案是否定的。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告诉我们,如果一国私人储蓄小于投资,或者出现财政赤字,就会出现贸易赤字,所以就必须向外国融资。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你可以用信用卡向银行预支,那国家为什么不能向外国借钱?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是储蓄小于投资导致赤字,还是财政赤字造成贸易赤字。如果是国内投资机会增加,而国内居民储蓄不足以融资的话,则向外国借钱没什么不行的。因为借到的钱会用来投资,这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如果说是因财政赤字而向国外融资的话,那就是典型的“寅吃卯粮”。反观美国近三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就很明白了:80年代美国主要是借钱来支持高消费,支持“军备竞赛”,而90年代则是借钱来支持高科技行业发展。到了新世纪则又反过来了,借钱去打伊拉克。这也就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克林顿在美国会有那么高的民意支持率。

反过来说,一国出现外贸赤字,对该国的经济发展就一定是好事吗?答案是不一定。以我国为例,在缺少外汇储备的新中国成立之初,有一点美元储备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但在贸易顺差大了,外汇储备也多到25000亿美元时,则不见得是皆大欢喜的事。这是因为,贸易顺差国赚到美元以后,当然不会像守财奴那样把美元藏在地窖中,相反它要寻找投资机会。那么如何保证现有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就不再是一桩轻松的事了。某种程度上这也难为了国家外管局、中投、惠金这三家龙头老大了。

如果仅是保值增值的麻烦,那还是小事一桩。更麻烦的事在于巨额外贸顺差还会带来所谓输入型通货膨胀。道理很简单。我国外贸企业得到美元之后,必须到国家那里换成人民币。这样一来,相当于央行变相地向市场发放了更多货币。更多的货币追逐定量的商品,自然就造成了物价上涨。在这种机制下,外贸顺差越大,国内通胀压力就越厉害。可见,外贸顺差也不见得都是好事。

再深入一点。为什么这些年来我国的外贸顺差会这么大,而且越来越大?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推行“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简单来讲,就是发挥我国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学亚洲“四小龙”,出口劳力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毋庸置疑,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很成功,它使我国在过去30年来保持着每年近10%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并坐上了全球经济第二大国的宝座。笔者先前同北大国发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合作的论文也解释了“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在未来五到十年内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问题在于“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也必然会导致国家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外部经济过度失衡。再加上我国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出口更为顺畅。新世纪以来外贸顺差剧增。而如前所述,外贸顺差又会推动国内通胀,所以必须加以纠正。再者,由于未来我国十年内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相对丰富的优势也将逐渐消失,这又会对我国现在的“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严峻挑战。所以如何纠正我国的外部经济失衡就成为当务之急了。

我的个人观点是:我国应逐渐采取“贸易导向”的发展战略来纠正外部过度失衡。什么是“贸易导向”的发展战略呢?它有两个层次,一是坚持出口,二是扩大进口。两者不可偏废。目前的一种主流观点是要扩大内需。这本身没错,2009年我国的消费约占GDP的三分之一,而美国是占了三分之二,的确要扩大。但问题是我国现在人均收入只有四千美元,不足人家老美的十分之一。口袋里没钱,怎么扩大内需?而坚持出口有两个好处:一是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我国目前制造业吸收了总就业人口的27%,而制造业自然是出口的大头。所以,出口不能废。二是只有企业出口了才能赚到钱,企业有了钱,职工才可能会提高工资。而只有扣除了物价水平后的真实工资上升了,居民才有可能多消费,“扩大内需”才能做实。

不过,这里笔者要强调的是我国应扩大进口。具体讲来,这有几个好处。

第一,扩大进口能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教授早就指出“生产率不是一切,但在长期中近乎一切”。扩大进口首先意味着进一步发展加工贸易。经济学实证研究已表明,进口加工品具有更高的质量,可使企业产品质量提高,在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扩大进口同时也要求政府进一步推行自由贸易,即对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进一步减免,这样一来,国内企业面临更激烈的国际竞争,在市场经济中实现优胜劣汰,从而有利于行业整体生产率的提高。

第二,扩大进口能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并改善经济结构。如果国家不要求企业出口所得外汇上缴换汇,而企业用这些美元直接进口,那么通货膨胀的压力自然也不复存在,或者至少不那么大。而从宏观供给面而言,如果进口更多的资源类产品,我国的能源问题也可以得以部分解决。

第三,扩大进口有利于避免潜在可能的国际贸易战。再回到中美贸易失衡的话题。由于中美贸易顺差占了我国外贸顺差的一大块。所谓“打蛇打七寸”,解决了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就解决了我国外贸失衡问题的大头。如果我们把对美贸易顺差用来直接购买美国产品(比如买波音飞机),则比购买巨额的美国国债要强,这样人家的量化宽松政策对我们的影响也就不大了,我们也无必要再为巨额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问题而想破脑袋。

当然,回到微观主体上来,企业要进口,首先必须有美元,那钱从哪里来呢?还是要靠出口。所以说贸易导向发展战略中的出口和进口两者互为依存,不可偏废。而这样一来,自然也就不存在所谓外部过度失衡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