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协调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研究
- 钟昌标
- 2657字
- 2020-07-09 19:14:47
1.3 评价与研究方向
综上,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国内外学者已做过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和不同程度的研究,这些研究为我们接下去的研究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和许多需要重新审视的问题。但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完善:
第一,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理论分析系统,以分析和发现发展中大国地区间协调发展为中心定位政府政策的着力点,制定前导性区域促进和协调发展政策。研究区域所面临的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等问题,揭示中国区域独特的发展演化机制和形成规律,总结中国产业集聚模式。在此基础之上,为区域发展与管理提供指导,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服务于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两大战略目标。在学术上能够总结中国特色的产业集聚和区域发展理论,增强学术界对中国区域研究的关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对产业区、产业转型和区域发展的研究。
第二,针对本研究现有文献总体上缺乏系统性和一致性。由于现有文献分别从不同方面研究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所以缺乏系统性和一致性。另外,除了近几年的少部分文献,大多数研究缺乏规范性和实证框架。
显然,要解决人口众多、疆域辽阔、自然禀赋差异如此大的大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的研究需要在系统性、一致性、规范性以及实证分析上做更多努力。基于此,本项目将在创新性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动力机制的分析,构建我国未来中长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图,以此构建宏观调控的政策体系。
第三,需要进一步明确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和内涵。现有研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局限于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较为单一地定位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比如人均GDP。在这种目标导向下,宏观政策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效率的发挥,这与我们提倡的所有问题一定要在发展中解决相矛盾,这不仅影响发达地区发展,欠发达地区同样难以加快发展,事实上在实践中也很难推进。
本书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单一目标拓展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协调发展的多维目标。多维目标和单一目标的求解截然不同,更加注重研究目标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如经济快速增长如何促进社会进步和公共服务改善,又如何促进经济环境优化。通过拓展现有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据此科学确定区域发展方向,准确定位发展目标,合理制订行之有效的政策。
第四,需要进一步创建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框架来设计我们的宏观政策体系。尽管现有研究思维发散,理论多样,但总体可以归于经济增长理论,特别是增长理论在空间上的应用。毋庸置疑,空间增长理论是我们制定区域发展的有效理论,改革开放初期我们采取空间非均衡理论,集中全国优势资源使沿海得到快速增长便是有力的例证。但站在新的历史时期,既需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更需要增长利益的公平分配,以求得我们增长的可持续性,这就需要我们突破现有的理论约束,创建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框架,即这里蕴涵着一个可能的突破点即研究框架的创新。
本书试图弥补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献的不足,突破现有的研究框架。我们将创建效率(经济效率、生态效率、文化效率)和公平(公共服务均等、收入公平)兼顾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全新理论,拓展已有研究把效率片面理解为经济效率和财富的最大增加,而非福利最大化,福利最大化包括环境和文化等非经济方面的维度。
第五,需要提供更加明确的政策依据。现有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不少,且多数政策建议是在列举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显著基础上,强调大国区域经济必须协调发展,然后“顺带”谈几点政策建议,而本身在政策研究方面的系统性不足,更何况多数研究是以政策制定的方向和欲达成的效果代替政策供给本身,显得笼统、含糊。鉴于我国人口众多和疆域辽阔的特点,只给出加总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建议虽有意义,但显然不够。
本研究将在政策依据的提供方法和实证支撑方面有系统的发展。通过设定计量指标进行实证或模拟的数据分析为政策提供依据。比如,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涉及人口移民政策时,我们会在移民额度的确定、移民对象的筛选、移民的安居(住房、就业和社保待遇)问题以及移民融入城镇的问题上进行科学测算,而且初步考虑在评估成都、重庆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经验和深圳等地户籍改革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国家的相关经验(发达国家的跨国移民和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移民),提出人口政策改革的方案和实施步骤,包括移民的门槛和移民审批管理机构的设置。又比如,我们在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涉及中、西部地区限制发展区域人口向东迁徙时,面临当前在中国争议比较大的问题,即如何看待东部地区大城市的承载力问题。课题将选取全球特别是亚洲具有代表性的大城市进行比较研究,其中主要比较指标是自然资源(特别是水和土地)的丰裕度、开发度、人口密度、基础设施和发展水平等。显然,通过大量数据计算和深入的案例对比研究后,所提出的政策更具有参考价值。
第六,需要进一步对未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现有研究对所提出的政策建议为什么有效这个问题的回答要么回避要么含糊。比如很多研究提到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问题,但是转移支付又如何能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间的过程、环节、机制、数量是什么,并没有解释清楚。实际上,在发达国家也常常出现某些欠发达地区陷入补偿依赖和政策依赖,政府长期补偿支持并没有让这些地区的经济实质性地改善。有些区域不宜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开发,但同时,仅靠财政转移支付难以大幅度提高这些地区的社会水平,况且这种“养懒人”的方式也会造成大量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低效率运行。对于这类较难解决的问题,需要进行动力机制的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理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是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路径图的前提,现有文献的薄弱为我们去完善提供了发挥和创新的空间。
本研究对未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分两个步骤来细化我们的机制研究:一是识别促使和阻碍西部地区人口向东部地区迁徙的主要决定因素,对迁徙动力因素的研究将通过抽样调查实现,并辅以离散性计量经济分析;二是度量相关变量对移民数量的影响,通过扩展贸易经济学中的引力模型来实现。在这里,我们将推出因素和拉进因素进一步地细分为经济类(如收入、房价、教育、医疗卫生、生活方便与丰富程度的差别、产业结构,就业状况)、自然条件(如气候条件、水资源、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的差别)、人文类(如人口密度差别、当地人口规模)、制度类(如户籍、建设用地指标、政府的教育培训及就业帮助、农地制度安排)等因子,由此来讨论和提出我们的宏观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