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 健康 行为:对环境补碘方法与效果的研究
- 任强
- 749字
- 2020-07-09 19:41:30
第二节 碘缺乏测定的指标及相关概念界定
测定人体碘平衡的最好指标是尿碘含量,常用单位是微克/每升(μg/L)。此指标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人体吸收碘的水平。如果人群尿碘中位值超过100微克/升,表明碘摄入过量;如果在50-100微克/升,表示轻微缺碘;如果在25-50微克/升,表示中度缺碘;如果小于25微克/升,表示严重缺碘(DeLong,2000)。一般正常范围很难确定,因人而异。平衡实验结果表明每日摄入44-162μg,即可得到平衡或正平衡(朱莲珍主译,1994:517)。也有认为每日摄入50-800μg为正常(徐秉臣,1995)。Elmer(1938)则认为每日应摄入100-200μg, Wayne等(1964)强调每日160μg。Wolff(1969)认为每天摄入2000μg为最高限,超过此值就会有潜在危害。
据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中国营养协会,1990;Food and Nutrition Board,1989),1岁以内婴儿每天碘摄入量为50微克,1-6岁婴幼儿90微克,7-12岁儿童120微克,青少年及成年人150微克,孕妇每天应为200微克。
此外,为便于概念的澄清,本书中将要引用的专业术语有必要在此加以界定:
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简称IDD)是指因碘缺乏而影响人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大脑发育的疾病,包括甲状腺肿大,克丁病,精神及发育障碍,自然流产,婴儿死亡,甲状腺机能减退等。
克丁病(cretinism)是指智力缺损以及因甲状腺机能减退而导致的肢体功能障碍。
地方性克丁病(endemic cretinism)是指发生在碘缺乏地区,因碘缺乏引起的克丁病,尤以智力缺损和聋哑病为代表。
实验区是指实施了环境补碘的村或乡。控制区是同一村或乡邻近没有补碘的村或乡。因为灌溉渠系是独立成体系的,并且实验区与控制区紧邻,其社会经济、自然环境条件极为相似,具有很强的可比性。
环境或生态补碘是对经灌溉水系统补碘的统称,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在春灌的时候将5%的碘酸钾溶液按照一定的速率滴入灌溉水系统,从而提高土壤碘含量,改善动植物碘营养,最终经食物链作用,达到对人体补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