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世界的北大

一百一十余年前,时任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的张百熙曾言“(京师大学堂)为五洲万国所共观瞻”,豪气着实冲天。北大人从未停止过学术路途上的求索和拥抱世界的步伐。北大人从来不是在象牙塔里埋首故纸、故步自封,而是始终坚持着开放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实践。

作为中国最知名的大学之一,北大从不缺乏对世界的吸引力,这里积淀着厚重的历史,创造着生气勃勃的当下,更承载着中国欣欣向荣的未来。

来访的外国元首

仅自1998年以来,北大便先后接待了五十余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他们青睐北大的讲坛,在这里发表着演说和政见,他们的演说常有着足以牵动两国关系的微妙辞令,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他们在这里与中国未来的建设者们交流沟通,在这里畅谈国际关系、世界局势,在这里向中国展示自己。

南非总统曼德拉

1964年,曼德拉因为投身废除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斗争,被南非的白人政权投入监狱,度过了长达27年的铁窗生涯。1990年,南非政府迫于国内民权运动和世界进步舆论的压力,释放了曼德拉。他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94年,已经77岁高龄的曼德拉当选南非总统。曼德拉曾两次造访北京大学。

1992年10月,曼德拉以非国大党主席的身份访问中国,并接受了北京大学授予他的法学“名誉博士”学位。在这次访问中,他高度评价五四运动并向北大人致以敬意,他说:“在这个世纪中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中国内部,所以北大这个高等学府和北大的学生以及中国的年轻人在这些历史性的斗争中经常站在最前列。所有的专家都一致认为正是1919年5月4日的学生游行才引发了伟大的革命浪潮,从而使得中国的面貌在20世纪40年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我们向北大这所高等学府,向她过去和现在的所有师生员工表示敬意,向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他们对人类进步所作出的承诺表示敬意。”

1999年5月6日,作为北大的荣誉校友,时任南非总统的曼德拉在燕园发表了退休前最后一次对一所授予他学位的高等学府的演说。他说:“每一次这样的场合都涉及一种人民和人民之间的关系,而现在就涉及南非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的关系;而且每一个这样的场合都表明了理想之间的密切联系,就像北京大学特有的学习传统和南非人民不断追求自由和正义传统间的密切联系。”

的确,在追求民主与进步的道路上,北大与曼德拉在精神上是相通的。他们理想远大,共同追求人民的幸福;他们敢为人先,总是站在历史性的斗争的最前列。

俄罗斯总统普京

俄罗斯总统普京2002年12月访华时,曾在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陪同下造访北大,在北京大学办公楼礼堂进行演讲。

普京在演讲中称赞道:“北京大学是中国极具声望且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北大既是历史的标志,也代表了当今中国的发展进程。俄罗斯人都知道北京大学的学生和老师是五四运动的发起者。也正是那个年代里孕育的民族觉醒和爱国主义高涨热情决定了,20世纪的中国将实现一个历史的飞跃。”

最令人印象深刻、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之后与学生们的交流环节。普京回答了北大学子提出的俄罗斯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各方利益的分配、北约东扩和里海资源开发等问题,从个人到国家到国际,普京机敏睿智、举重若轻,对待“敏感”问题,他的回答同样坦诚直接,逻辑严密,博得了在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而他敏锐的头脑、缜密的思维、冷峻而不失幽默的个性也赢得了许多学生的好感。不少学生坦言欣赏普京的风度,并因此对俄罗斯产生更多好感。而北大学生心怀天下、尖锐深刻的提问也让政要们印象深刻。来访结束时,江泽民主席留下了一句让北大人万分骄傲的评价:“中国高校之中,唯有北大学生能提出这样精彩的问题!”

作为五四运动发源地的北大,与如今的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苏俄学习到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经由北大和五四运动广泛传播开来,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有力地指导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时至今日,北大依然是两国间交往极为重要的民间桥梁,政要来访、学术交流、互派留学生等都极大地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关系。任时光飞逝,岁月变迁,在中俄交往的画卷上,北大总留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第七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是第一位来自非洲的黑人秘书长,也是第一位从联合国基层做起,因功绩卓著而擢升为最高行政长官的秘书长。在其任内,安南提出了联合国改革计划“振兴联合国”,发表了“千年报告”,涉及环境、教育、健康等多项世界性事务,致力于消除世界的贫穷和不平等,促进各种国际冲突的和平解决……2001年,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联合国与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共同分享2001年诺贝尔和平奖。2006年5月23日,这位年过六旬的老人访问了北大。

这虽然是安南第一次来到燕园,但他与北大的情缘却早已结下。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安南便发来贺信,并委派代表前来祝贺;2004年,第二届北京论坛召开之际,安南秘书长委派当时的联合国副秘书长约瑟夫·弗纳·里德携其贺词亲临论坛;安南的夫人也曾访问过北大。

安南的演讲在百周年纪念讲堂的多功能厅进行。他在演讲中高度赞扬了中国在国际事务,尤其是全世界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过程中作出的努力和贡献;之后忧心忡忡地谈起了当前世界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流行病、环境退化、核扩散、恐怖主义、人权……他强调科学创新、信息技术和经济一体化能够使所有人受益,同时也看到全球化的隐患,因而鼓励在场的同学们:“你们这一代人面临的最大挑战将是保证使全球化成为有益的推动力——不仅使少数几个特权者受惠,更要造福于全人类。”

北大学生历来关心时事,心怀天下。在北大,有着数之不尽的与联合国或其他国际组织有关的交流项目,还有诸如北大模拟联合国协会、学生国际交流协会等学生社团。尽管身处校园,同学们已开始培养国际视野与操作能力,结识志同道合的国内外友人,以期为迈上国际舞台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北大,从不手把手地教导同学们该如何去做,也不会事无巨细地安排每一个项目每一次活动,只是在其中牵线搭桥,提供平台与资源,让每一位同学自由地、自主地动手组织和参与。

或许这才是北大最可贵的地方。无论是大师学者,还是社团组织,她让你自己选择,你可以在这里找到并且实现各种各样的生活与信仰。北大以其厚重,足以提供成长所需要的资源;北大以其高远,足以搭起飞翔的平台;北大以其博大,足以包容自由的生长。

这,就是北大。

这,才是北大。

燕园里的洋弟子

走在北大的校园里,处处可见不同肤色的留学生们,他们为古老的燕园增添了新的风情:晨光里的图书馆内有他们读书的身影;正午的燕南食堂外有他们倚着紫藤花架边吃饭边聊天的情景;傍晚的静园草坪上常见他们围坐一圈休憩;到了晚上,倘若有幸,还能在留学生居住的勺园外的台阶上,看到弹吉他的情侣……

一家四口皆校友

北大招收留学生的历史由来已久。1950年冬天,中国政府便为来中国留学的学生们在清华大学设立了“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接收了来自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保加利亚等东欧五个社会主义国家的33名留学生;1952年夏季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这个班移设北大,后改名为“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

曾任罗马尼亚驻华大使的罗姆鲁斯·布杜拉中文名字是罗明,人称“中国通”,他便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来华留学的罗马尼亚学生之一。1952年,罗明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进行学习,得到了中国语言学大师王力教授等人的亲自指导,为他的汉语水平和中国文化功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罗明是第一位通晓中文和中国文化的罗马尼亚外交官,他至今仍为能成为“头五个会说中文的罗马尼亚人之一”而感到自豪。

罗明的夫人萨安娜也曾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后来成为罗马尼亚著名汉学家。萨安娜原本是一个孤儿,1950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她作为首批来华的五名罗马尼亚学生之一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并于1952年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老师和同学都给予了她无私的帮助,与她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罗明一家与中国的情缘并未在他这一代结束。1974年,他们的女儿达尼亚·伊斯蒂乔亚·布杜拉跟随母亲的脚步,成为北京大学历史系的一名留学生。达尼亚的36位中国同学都是来自大江南北的“工农兵学员”,年龄从18岁到30岁不等。她兴致昂扬地与同学们前往大兴农场,过了几个月“半工半读”的日子,她喜爱这种真挚的同志情谊,喜爱与同学们拥有共同经历的感觉。

在北大,达尼亚也经历了周恩来总理逝世时的深切哀痛。她的父亲罗明很早就与周总理结识,总是满怀兴奋地与达尼亚谈论周总理,使得达尼亚从小就对总理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而在罗马尼亚同苏联关系紧张时,周总理对罗马尼亚坚定的支持更使得罗马尼亚人难以忘怀。周总理逝世,她请老师帮忙,写了一份悼词,寄给邓颖超。

达尼亚的丈夫伊斯蒂乔亚也是来自罗马尼亚的留学生,在南开大学中文系学习。1976年,由于唐山大地震,南开大学部分校舍受损,他来到燕园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同年两人结为夫妇。1978年毕业后返回罗马尼亚,进入外交部,接触对华事务。

罗明一家四口都对北大有着极为深刻的感情。罗明说:“在北大留学的生活令我难忘,博雅塔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我们全家都和中国有着很深的渊源,我们把中国当作第二故乡。中国的文化、生活习惯已经和我们的生活融到了一起。我想这份中国情结会继续传递下去。”

“是外国人而不是外人”的大山

大山,一个说起汉语来字正腔圆,讲起相声来令人捧腹的“洋笑星”,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一点儿也不陌生。而这个金发碧眼的小伙子的中国故事,正是从自1988年9月来到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之后展开的。

大山的中文名字叫陆世伟,到北大后不久,因为出色的汉语被北京大学留学生办公室负责文体活动的王文泉老师选中排练小品《夜归》,扮演许大山这个角色。他聪明好学,而且颇有灵气,抖起包袱来妙趣横生。节目播出后火了,“大山”也便成了陆世伟的新名字。一次偶然的机会,大山听到了相声演员姜昆和唐杰忠表演的相声《特大新闻》,对这种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王文泉老师的引荐下,大山拜姜昆为师,成为中国相声界第一位洋徒弟,而他这场“名笑星收徒,洋弟子拜师”的拜师大会也正是在北京大学勺园二号楼举行的。

谈及自己的成就,大山从不曾忘记母校的培养。他说:“作为北大曾经的一分子,我感到无比地骄傲和荣耀。在北大,我不仅学到了知识,了解了博大精深的汉语文化,更结识了许多难能可贵的良师益友。从他们身上,我真正感受到了一名北大人的气质,触摸到了北大的精神与文化。”的确,无论是汉语、中国传统曲艺知识的学习,还是走上舞台、拜得名师的机遇,北大都为大山提供了起点颇高的平台,也无怪乎他一直对北大怀有深厚的感情。而对于崇尚自由开放、兼容并包的北大来说,架起中西文化沟通桥梁的大山也无疑是母校的骄傲。

泰国公主诗琳通

玛哈扎克里·诗琳通是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的次女,2001年,诗琳通公主作为“中华文化研究项目奖学金”获得者在北京大学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并获得北京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来到北大时,正值初春时节,结冰的未名湖水尚未化开,湖边垂柳还未吐露新芽,这时的北京正当得起春寒料峭四个字,但这个“有着聪颖好学的学生、和蔼可亲的老师”的“世界顶尖的大学”,却让诗琳通如沐春风,带着来自热带国度的热情,她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学习。

短短一个月的燕园生活,在她的相机里活灵活现,在她的笔下栩栩如生,在她的记忆里熠熠生辉。清晨,她在未名湖畔长跑、打太极;上午,她在帕卡德公寓内学中文;下午,她则跟随老师体验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或是中国书法的笔走龙蛇,或是国画的意味深长,又或是二胡演奏的优美深情。她还拜访了季羡林、王蒙等文化大家,听他们讲述各自的人生故事;造访老舍、宋庆龄等名人故居,感受中国文化人的精神;走访各处名胜,追溯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参观老年活动中心、幼儿园和中小学,体验中国百姓的寻常生活……她将这些珍贵的回忆连缀成一本书《我的留学生活》,以纪念这段难忘的燕园时光。

湖畔香径

2008年,北大110周年校庆,诗琳通又写下《未名春忆》一文,文中充满着难以割舍的燕园情怀:“离开北大已经好几年了,但我依然深深怀念未名湖边清新的空气,帕卡德窗前红彤彤的日落,还有学校里那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孔……这短短的燕园一月,已成为我生命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

诗琳通不仅熟悉北大,也熟悉中国。她第一次来到中国是1981年,正是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三十余年的时间,三十余次的来访,诗琳通深深地感受到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变。北大自由民主的精神、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以及越来越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令她印象深刻。回国后,她开始进一步推动中泰两国的教育合作。

未名湖之夏(杨森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