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大国战略关系
由于大国战略关系的变化是频繁的,对大国战略关系的研究就成为国际关系研究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本节重点介绍主权国家形成以来主要大国战略关系的变化。
一、早期欧洲大国战略关系
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结束后,欧洲诸强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该和约对近代以来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该条约不但使领土性主权国家和国家选择宗教的权利合法化,而且还规定国家拥有各自地理区域内的全面管辖权,不受外部压力的限制,即和约引入了不干涉其他国家内部事务的权利。其次,各国以常备军代替了雇佣军。国家军队的出现巩固了国家主权及其世俗基础。最后,该和约还产生了以奥地利、普鲁士、俄国、英格兰、法兰西和联合省为代表的欧洲核心国家集团,这个国家集团主导世界一直到19世纪初。这些强国除了在欧洲大陆不停地对抗、联合外,还在欧洲以外地区展开殖民地竞争,最突出的事例就是英、法两国对北美殖民地的激烈争夺。
专题 欧洲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9世纪的大国战略关系主要表现为“欧洲协调”局面的出现。维也纳和会之后,奥地利、普鲁士、俄国、英国和法国等欧洲五强为当时欧洲国际体系带来了近一个世纪的和平。在19世纪,尽管有过几次短暂的大国战争,但欧洲整体上保持了和平的局面,这都要归功于所谓的“欧洲协调”。1854年,在俄国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爆发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奥地利和普鲁士保持了中立。在另外的几场地方性战争中,五个大国中的某些国家也保持了中立。以下几个因素解释了这一时期欧洲的和平现象:首先,“欧洲协调”实践表明了欧洲信奉基督教的白种欧洲人之间的认同,这一认同伴随各列强在欧洲以外地区的殖民过程而得到增强。其次,“欧洲协调”的另一个诱因是联手镇压欧洲兴起的大众革命,如1848年爆发的欧洲革命。再次,欧洲大国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都在国内,如德国统一和意大利的统一问题。尽管两国的统一都经过了小规模的地方性战争,但成功避免了全面战争。最后,19世纪后半叶,正值工业革命和欧洲列强瓜分海外殖民地的高潮时期,“欧洲协调”避免了诸强在欧陆的冲突,有利于它们在欧洲之外拓展各自的利益。
在“欧洲协调”中,五大国组成联盟以制衡任何潜在的更有力的集团,防止欧洲支配性国家(霸权)的出现。在这一经典均势系统中,英国和俄国发挥着更为独特的作用。英国经常以平衡者的角色出现。例如,在19世纪20年代希腊为争取独立与奥斯曼发生的战争中,英国站在了希腊人的一边;在30年代,比利时同荷兰进行的独立战争中,英国同样站在相对弱小的比利时一方;而在1854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和1877年发生的俄土战争中,英国支持土耳其反对俄国。在英国的这些干预行动下,欧洲陆上大国大体维持着一个权力平衡的均势体系。另一方面,俄国更经常的是联盟的缔造者。例如,1815年,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建立了神圣同盟,以团结起来反法。另外,俄国独特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其必将在均势系统中发挥独特作用。俄国借助其对波兰的控制同普鲁士建立起传统的联系,通过连接地中海和黑海的战略水道与英国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地处欧洲两端的英国和俄国在19世纪的欧洲均势系统中发挥着更为独特的作用。
二、两次世界大战及冷战期间的大国战略关系
19世纪末期,欧洲均势体系遭到了严重削弱,先前灵活变动的联盟逐渐固定为两大军事集团。1882年,德国、奥地利和意大利形成同盟国集团。1893年,法国和俄国结成同盟。1902年,英国放弃其传统的平衡者角色,建立了英日海军同盟。随后,在1904年,英国与法国达成英法协约,至此协约国集团形成。两大军事同盟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此战的一个重要结果是,俄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三大帝国的消失,同时诞生了一个意识形态与西方迥异的大国——苏联。此后,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国形成了法西斯主义的“轴心国”集团。面对轴心国的对外军事扩张和法西斯主义意识形态威胁,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英、法、美等国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苏联结成“协约国”同盟。“协约国”同盟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打败了德、意、日等法西斯主义国家。
二战结束后,英、法的实力地位都不如二战以前,而美国和苏联成为权倾一时的超级大国。随后,美国联合其西欧盟国和日本,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开始了长达四十多年的冷战历程。冷战期间的大国战略关系也远非铁板一块。其中,印度在1947年独立后,长期奉行不结盟的中立政策,直到20世纪60年代与苏联结成事实上的军事盟友关系。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中苏之间龃龉不断。到60年代初期,中国脱离了苏联领导的东方阵营。1963年,美、苏、英签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该条约剥夺了法国和其他大国发展独立核力量的权力,加上其后美国拒绝戴高乐提出的在北约中建立美、英、法联合指挥部的建议,法国于1966年愤然退出了北约。法国此举标志着西方阵营同样出现了分裂。
三、冷战结束后的大国战略关系
冷战后,国际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大国战略关系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大西洋两岸的西方大国内部分歧加大,法、德两个欧盟领导国和其他许多欧盟成员国与美国的离心倾向增强。科索沃战争使欧洲大国担心美国的霸权。从1998年起,欧洲国家开始发展欧洲独立防务力量。这与美国要加强北约的政策背道而驰。欧洲国家公开批评美国在冷战后奉行单边主义霸权政策。特别是2003年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使得法、德两国与美国的战略矛盾公开化。法、德、俄三国甚至通过公开的联合声明谴责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在东亚地区,20世纪90年代,随着俄罗斯国力的衰退和中国国力的增长,美国开始逐渐将中国视为未来可能挑战其领导地位的竞争对手。于是,美国加强与日本的安全保障同盟关系,将台湾纳入该同盟的保护范围,目标指向中国。进入21世纪,中、日两国由于彼此实力地位的接近,政治关系日趋紧张,出现所谓“政冷经热”的局面。
冷战结束初期,俄罗斯希望加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因此中俄关系曾一度停滞不前。进入21世纪,俄罗斯加入西方阵营的努力无果而终,于是中、俄开始结成战略伙伴关系。欧洲大国也先后与中国结成全面伙伴关系和战略伙伴关系。同期,身处南亚一隅的印度成为各大国竞相拉拢的对象。印度不但维持了与俄罗斯的传统关系,而且还改善了与中国的关系。同时,日本通过扩大经济援助等手段改善对印关系,希望印度从亚洲侧翼牵制中国。美国也调整了对印政策,通过承认印度核大国地位、开展“民用”核技术合作以及邀请印度参加G-8会议等方式拉近与印度的关系。
本章介绍了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等基本概念。读者如果想深入了解这两方面的知识,除了阅读专业书籍之外,还可试着应用本章所介绍的概念分析当前的国际体系。目前,学术界正在讨论共同体是否能取代民族国家成为主要国际行为体、国际格局是多极化还是两极化以及在全球化的条件下的国际规范演变是否将改变国家主权规范等问题。
思考题
讨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