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同的特质造就我们不同的人生体验。无论愤怒还是哀叹,我们终究无法成为别人。

1.比较并不会让我们更开心

一个成熟的人根本没有时间去想自己哪些地方不如别人,他们从来不为自己没有比尔·史密斯的自信或吉米·琼斯的积极态度和进取精神而担忧。他们经常作自我批评,而且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弱点,但他们并不为自己的弱点哀叹,而是花时间去改进它们,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基本目标和动机。

他们对自己和别人都抱有宽容心,所以在独自一人的时候并不为任何事情苦恼。

心理学家说,不喜欢自己的人也无法喜欢别人。同样,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和身边的所有人都抱仇视态度的人,讨厌自己和虐待自己同胞的人,肯定会有着强烈的自我厌弃。

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学教授亚瑟·杰西尔博士曾提出这样的观点:通过帮助儿童或成人了解自己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我接受的成熟态度。在他的《当教师与自己面对面的时候》这本新书中,他写道:“自我接受对老师更为重要,因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充满奋斗、欣慰、希望和苦痛。”

现在,医院里有很多病人都是那些对自己感到厌恶的人,而那些遭遇感情和精神困扰的人们都是无法接受自己、不能和自己好好相处的人。

在这儿,我不想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不幸的情况。我只是怀疑,在我们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过分地强调物质上的成功和社会地位的价值,以及把赶超别人当作自己的目标,与现代人精神上的疾病有很大关系。

自然界是神秘的,处处充满着多样性,而人类自身也一样有着千差万别。前英国科学促进主席、人类学专家亚瑟·凯斯爵士就曾说过:“世界上没有哪两个人曾经或即将拥有完全相同的人生历程……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是与众不同的。”

是啊,即便我们本质上都是由相同的材料组成,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体验仍是与众不同的。

认识并理解这个事实是取得成熟智慧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与自己同胞交流沟通的桥梁。如果我们不尊重对方是个“个人”,我们就没有办法与他进行沟通或与他建立任何有意义的关系。

听起来这话不难,但做起来却十分困难。虽然我们的国家已经废除了阶级意识,但阶级意识依然支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我们通常不把一个人当作“个人”看待,而是把他们归到一类阶层里,把他人视为一个群体中没有姓名、没有面孔的一分子。例如:“普通人”“中下阶层”“低收入人群”“白领阶层”“蓝领阶层”“咖啡座人士”“消费大众”等等就经常在统计栏或调查问卷中见到。这充分显示出我们不愿意或是缺乏把他人当作“个人”看待的能力。

我们被分类、归纳在形形色色的不同的群体中。我们在生活中受到不同方面的调查,那些社会调查员对我们是那么熟悉,他们甚至连我们喝几杯咖啡、多少人有汽车、汽车的品牌,我们听什么样的广播、看哪类电视节目,以及我们每年过多少次性生活、过得质量怎样等等都调查得一清二楚。“调整适应”“群体整合”和“社会机动性”是大家都在强调的,削弱自己的个性来趋合所属的群体被认为是值得尊敬的行为。绝对的个人主义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再存在,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觉得自己已经失去独立性,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他人不同时,心里会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的原因。

然而,在内心深处我们每个人仍然希望自己能够独一无二地生活,那种对与众不同的渴望并不能被分类的压力、认同的压力所阻止。

心灵处方问&答

问:我很羡慕我的大学同学,她不仅人很漂亮,事业也是出类拔萃。最近,我发现自己的羡慕几乎要演变成嫉妒了,我怎样才能比她更好呢?


答:我的回答是,没有必要和她比较。每个人对好与不好的界定不同,当你羡慕她的好身材时,说不定她也正在嫉妒你的好胃口;当你羡慕她的好事业时,也许她还在嫉妒你的自在随意。牢牢记住卡耐基先生教给我们的,成熟的人没有时间更没有必要去做无谓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