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言

《道德经》亦称《老子》,或称《五千言》,是道家学派最具权威性的经典著作,它文约意丰、博大精深,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的内容,被后人尊奉为治国、治家、治学、修身的秘籍宝典。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人。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和孔子是同一时代人,年龄长于孔子,曾做过周王室的藏书管理工作,见当时社会道德衰败,失望至极,便西出函谷关,后隐居而不知所终。

《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共三十七章,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人称《道经》;下篇共四十四章,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人称《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讲述了阴阳变幻的微妙;《德经》讲述处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世之道。“道”是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一定要顺应宇宙的客观条件,合乎自然规律地生存。只有爱护宇宙并且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人类才能健康地生存下去。一旦我们破坏了大自然,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那么我们一定会遭到残酷的报应和惩罚,甚至会招来灭顶之灾。“德”是人类的人生观和社会观,还要求人类顺其自然地与人共处,合乎社会规律地生存。只有返璞归真,统治者卑谦若谷,民众为而不争,社会才能正常发展。

《道德经》一书中的智慧,缘于老子对世态人情的深彻洞察和深刻思索。战争频仍、社会动荡、人事纷争、生命无常,点点滴滴积淀成了老子关于人性修养、处世哲学、治国之道、军事哲学、养生之道等的智慧之学。

《道德经》中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极其丰富。老子的辩证法综合了阴阳对立和对立统一的观念,并加以发展和创造,形成了辩证的宇宙观。

老子认为,事物之存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在《道德经》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子对于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都是从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加以说明的。他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这种相反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看作是一切事物普遍的、恒常的规律。

老子从理论上系统而明确地提出了对立统一观念,并从追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源上,回答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这样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老子揭示了对立统一的规律,表述了有关对立面的发展与转化的一些可贵的认识。他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见到的东西,说明大的东西、强的东西、贵的东西,都是从小的、弱的、贱的东西发展而来的,这多少已有一些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认识,也说明了对立着的双方有互相转化的可能性。

老子在认识万物时,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采取静观、明察、玄览。而是尽量排除人的情感和欲望,顺应客观事物的本来自然状况,并且抓住它们的特征和要点。这是老子认识论中的合理因素。这种观察并不是旁观,更不是消极的观望态度,而是从积极的角度去研究和改造客观世界。

老子明确指出人们在观物之后,还要知其常,即知其条理法则。如果不明,则无法知常,通俗地讲,就是要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老子所讲的明,表面看来,是要明察秋毫,深一层去看,就是要透过纷杂的表面现象,觉察到极隐秘、极玄妙的东西,并把握其本质。

老子的认识论的确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老子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从《道德经》所举的例子中也可证明这一点,说明老子并不轻视社会实践。老子极富智慧,他的知识除继承先民的间接经验以外,更多的还是来源于自己的亲身体会,即直接经验。他的认识论重视经验,也重视理性思考,这正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特色。

老子生活在一个社会剧变的历史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微,诸王侯、卿大夫势力日益强大,各国之间战争频仍,社会秩序正处于“礼崩乐坏”的局面。老子看到了社会的两极分化,一方面统治者“服文彩,带利剑”,竭力追求“生生之厚”,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另一方面,下层百姓“田甚芜,仓甚虚”,贫困潦倒,几乎到了“不畏威”“不畏死”的地步。

对于这种社会的混乱和无序,老子提出“慈”,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提出“俭”,要求他们节俭寡欲;提出“不敢为天下先”,要求做到谦让不争。

老子极力推崇实行“无为”之治的“圣人”,在老子看来,圣人一方面爱惜自我、看重生命,不多欲妄作;另一方面,圣人将功名利禄视若尘土,对百姓一视同仁,淳朴虚静,循道而治,因此可以治理好天下。老子认为这种“无为”乃是最上等的“玄德”。老子将“玄德”的源泉归结为万物之本原“道”,认为“道”具有“常无”“常有”两大特征,它充塞天地,永恒存在。老子主张统治者循“道”而治天下,就是实行“无为之治”,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这也是《道德经》全书一以贯之的主张。

老子还以原始氏族社会为蓝图,提出“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老子的这一理想虽然未能被当时的社会现实所认可接纳,而且带有浓厚的消极思想,但却反映出老子高尚的人道主义思想及他那深邃而富智慧的哲理思辨,这是我们民族可贵的文化财富。

老子主张柔弱、不争的人生态度。老子认为,柔弱是生命的标志,是活泼、发展和充满生命力的东西;柔弱是生的法则。他提出柔弱主张是为了针对逞强的行为。逞强者自以为是,刚愎自用,人世间的纷争烦恼,大都由此而生,因而老子认为应当不争、柔弱。在社会生活领域中,人们都在为私自的利益而争吵不休,老子对此深有感触,为了消除这种争端,老子提出了不争的人生态度。不争并不是遁入山村,不是逃避社会,而应顺乎自然规律,为他人服务,不与人争名夺利。这是一种崇高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修养。

老子的人生观和宇宙观是一致的,即“天人合一”。他认为,人应顺乎自然以行,便犹入圣域;如反乎自然以行,便招致祸端。老子主张要尽自己的力量,为众人服务,毫不推辞;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生产而不占为己有;尽以施人,而不求报酬;尽以予人,而不为恩;埋头工作而不矜能,有所成就亦不居功。他们不辞辛劳,不自私自利,克己以奉他人。

老子认为,面对世事的纷争搅扰,人生应当致虚守静。他认为,道体是虚状的,是万物的根源,它发挥出来的作用永不穷竭。所以老子说的“虚”并不是空虚无物。我们常说虚怀若谷,形容一个人心胸开阔,此话来源于老子。他用谷象征虚,把虚用到人生观上,便会含有深藏的意义。虚的反面是盈,盈是自满的意思,自满可以产生许多弊病。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千言,但它义奥玄深,堪称哲理第一书,两千多年来,为历代学者所苦心潜研,然而直到今天,人类对《道德经》的深奥义理,对老子透悟宇宙的神智,仍然未能深层探知和领悟,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一大遗憾。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人的潜力同样是无止境的,对《道德经》的深刻透察不是没有可能,这是毋庸置疑的。鉴于此,我们要研究《道德经》,从另一种意义上说,继承和发扬我们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是每个人的责任。更现实的意义还在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快感时,不得不忍受快感背后的负面痛苦。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生态失衡,气候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日渐激发严重;精神空虚,缺乏信仰,道德沦丧,恶习流行……人与社会的矛盾与日俱增。《道德经》在某种程度上,能帮助我们解决面临的各种难题,克服人类的身心痼疾。

时下,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学习老子的热潮,老子的《道德经》也因此而风靡全球。据调查:在德国,几乎每个家庭都备有一本德文版《道德经》;在日本,《道德经》成为企业管理者的案头藏书,用以指导自己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在美国,一家出版公司竟花13万美元的天价购得仅有5000字的《道德经》的英文版权;更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学者蒲克明声称:“《道德经》肯定会成为未来社会家喻户晓的一部书。”由此可见《道德经》已跨出国门走向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