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外交史(从夏至清)上下册
- 何新华
- 3891字
- 2020-06-25 07:24:30
第一节 春秋战国外交格局
一、春秋外交格局
1.春秋时期中国境内华夏诸国间的外交格局
春秋时期,中国进入了分裂时代,境内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构成了这一时期外交格局的重要内容。西周时期分封的诸侯国已经逐渐演变为独立国家,周天子已只有“共主”的虚名。春秋时期曾出现大小国家一百四十多个,在春秋末年仅剩约三十国,势力较大的华夏国家有鲁、齐、晋、秦、宋、卫、陈、蔡、曹、郑、燕。其间,郑、齐、晋、秦次第崛起,形成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纵横捭阖、群雄争霸的“国际”格局。对于春秋列国之间混战格局,北宋邵雍《观春秋吟》一诗云:
堂堂王室寄空名,天下无时不战争。
灭国伐人虽恐后,寻盟报役未尝宁。
晋齐命令炎如火,文武资基冷似冰。
唯有感麟心一片,万年千载若丹青。(1)
春秋时期列国之间的争霸斗争,从郑国开始。郑国地近东周王室,利用同王室关系密切的有利条件,首先在诸侯中称雄。而齐、晋、秦因分别地处东、北、西等边陲地带,分别有山、海、江、川等有利的自然屏障可依,故而很快成为强大的国家。齐国背依大海,通过不断吞并周边小国,成为东方大国。晋国在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回国时,已经基本占有了现在的山西全境,山西这个地区是华北地区的屋脊,有众多的关隘连通华北和中原,内部又有汾河谷地,物产富庶,因此晋国霸权最为持久,到周敬王三十八年(公元前482年)晋、吴黄池之会,强盛不衰约一个半世纪。秦国自从西迁后,占据了周朝的发源地,拥有了富庶的关中地带,成为雄霸西方的大国。
2.春秋时期华夏诸国疆域及其与外族形成的外交格局
春秋之世,华夏之地不过当今黄河流域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诸省之地。(2)
春秋时期华夏国家与周边外族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春秋外交格局的另一部分。戎、狄、蛮、夷或环绕华夏诸国,或与诸夏错处,形成复杂的地缘外交格局。这一时期的外族东北有山戎、东胡、肃慎,西北有羌、林胡、楼烦,南有百濮、扬越,东有东莱、淮夷、东夷,中原有赤狄、潞氏在太行山南段东西二麓。陕北有白狄,河北中部有白狄别种鲜虞、肥鼓,伊洛间有扬拒、泉皋、伊洛、陆浑之戎,山西平陆有茅戎,河南临汝有戎蛮。另外,春秋时期的楚、吴、越等也被诸夏国家看作准“蛮夷”国家。《春秋》成公十五年经说:“冬十有一月,叔孙侨如会晋士燮、齐高无咎、宋华元、卫孙林父、郑公子鰌、邾娄人,会吴于钟离。”《春秋》将叔孙侨如与吴人相会单独记载。对此,公羊高解释说:“曷为殊会吴?外吴也。曷为外乎?《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3)吴在春秋时期被视为“蛮夷”之国,本来是没有与诸夏会盟的资格,孔子把叔孙侨如与吴人相会单列,为的是突出内外有别即吴国的夷狄身份。
春秋初年,四周外族入侵,对华夏诸国的安全造成重大威胁。西方关中地区曾为犬戎所占,东方的山戎、北戎曾侵扰燕、齐、郑等国,南方的淮夷势力也进入中原地区,狄人则向南、向东发展。楚国尽长江之利,拥有广阔的战略腹地,在西周时期就已成为强大国家。长江下游的吴国在孙武、伍员等人的帮助下迅速崛起,一举灭楚,攻齐,与晋国会盟,成就一时霸业。越国长期与吴国争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灭亡吴国,也曾取得短暂霸权。对于春秋时期外族入侵华夏的危局,《公羊传》描述道:“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4)
春秋中叶以后,随着华夏国家霸主迭兴,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相继对入侵的外族展开反击。齐并山东半岛诸夷,晋并太行东西、大河南北诸戎狄,秦并关中自陇以东诸戎。《诗经》中赞颂华夏国家反击外族的功业时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5)华夏诸国反击外族入侵获得胜利有两个意义:一是保卫了正在形成中的华夏文明,对此,孔子评论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将披发左衽也!”(6)二是扩大了华夏文明的影响力。通过反击战,中原地区的戎狄、东夷渐与诸夏融合,南方的楚、越之地也多诸夏化。对此,现代学者评价说:
自入春秋以来,列国纷争,周室得以绵延数百年不亡者,赖有齐、晋诸大国倡尊王攘夷以支持之耳。齐、晋之所以强大称雄,则由于兼并各国。假令齐、晋谨守侯度,犹为临淄、太原之封,则所谓“南夷与北狄交侵”之时,周天子安能统率虞、虢诸国以鞭策荆楚而抵御夷、狄?夷、狄在政治上趋于灭亡,而在文化上亦必随诸夏以同化矣。(7)
而因华夏诸侯兼并势盛之故,戎狄亦多被吞并,如莱、介等之灭于齐,根牟之灭于鲁,卢戎、蛮氏等之灭于楚,骊戎、亳等之灭于秦,陆浑之戎、瞍瞒、潞氏、甲氏、留吁、铎辰、东山皋落氏、廧咎如、肥、鼓等之灭于晋。则知大河北境悉入晋封,汝颖以南悉成楚境,秦凉附近尽为秦疆,而胶东一带化为齐土矣。当时异族本多与汉族通婚者,如周襄王之狄后,晋献公之骊姬,晋文公之季隗,则知夷、狄之文化必受汉族之影响,及其灭亡,遗黎当同化于汉族,即其存者亦渐华化矣。故楚虽蛮、夷而文化人才乃不下于齐、晋,吴、越虽蛮、夷,季札之渊博,种、蠡之文章,皆为一时之上选,可知文化程度已渐发达,而秦则对西戎又自称中国,此皆由中国文化之推广所发生之同化作用也。(8)
二、战国外交格局
1.战国时期中国境内列国间的外交格局
战国继承了春秋以来列国并存、群雄争霸的格局。如果说春秋时代还有一些尊周的影子,到战国时则礼崩乐坏久矣。列国间兼并不断,整个中国陷入失序状态不可自拔,北宋邵雍在《观七国吟》一诗中描述:
当其末路尚纵横,仁义之言固不听。
肯谓破齐存即墨,能胜坑赵尽长平。
清晨见鬼未为怪,白日杀人奚足惊。
加以苏张掉三寸,扼喉其势不俱生。
周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被周王承认为诸侯。齐国的田氏专政,至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也被周王承认为诸侯,实际取代了吕氏齐国。越国于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灭吴,势力扩展至今山东半岛,迁都琅邪(今山东胶南市西南),但以后逐渐衰落,于周安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79年)迁回吴(今江苏苏州市),直至楚威王灭越,统一南方,楚国成为南方唯一大国。随着列国不断扩张势力,周王的直属地日益缩小,至周显王二年(公元前367年)分为东周(今河南洛阳市西一带)、西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一带)两个小国。在众多国家中,秦、楚、韩、赵、魏、齐、燕成为最强大的七个诸侯国,后世称为“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中,魏国在初期的短暂强盛后,经过桂陵、马陵之战后就沦为二等强国;燕国偏远,人烟稀少,也只是在昭王、乐毅时代取得短暂的辉煌;韩国一直疲弱。齐、楚、秦、赵是七国中的强国。特别是秦国,在秦孝公元年(公元前361年)商鞅变法之后,国力获得更大发展,秦国取得相对于山东各国的全面战略优势,齐国逐渐丧失了与秦国抗衡的能力。秦国在相继取得汉中(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巴蜀(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并设黔中郡(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之后,基本形成对楚在长江上游的优势,实现了从西南包抄楚国的态势,楚国的地缘优势丧失(此一形势与蒙元灭大理后从南面包抄南宋相类似)。秦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楚国被迫迁都。战国后期,唯一对秦统一全国构成障碍的就是赵国。赵继承了晋的山西部分,也继承了晋的地缘优势,但两国经过10余年的战争,秦国最后(公元前260年)取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赵国衰落。
2.战国时期华夏诸国的疆域及其与外族形成的外交格局
战国时期,因外族不断地被消灭与秦、燕、赵诸国拓土之事,华夏疆域所及范围远过于春秋。战国之时的七国疆域,已占有今陕西、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及甘肃、四川,已至贵州、内蒙古及辽宁之一部。(9)
战国时期,华夏诸国的周围依然分布有许多外族。燕之东北有秽人、发人、高夷、肃慎,燕、赵、秦之北有匈奴,河洮之外有月氏、乌孙、析支,巴蜀之南有筰、僰、邛、敝、夜郎、且兰、滇等西南夷,楚之西南有九夷、百濮,越之南为东越(瓯越、闽越)、扬越、骆越。战国时期,随着华夏诸国规模、实力的不断扩大,华夏势力对周边外族形成了强大压力,《资治通鉴》记载:
天下冠带之国七,而三国边于戎狄:秦自陇以西有绵诸、绲戎、翟之戎,岐、梁、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而赵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东胡、山戎。各分散居溪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其后义渠筑城郭以自守,而秦稍蚕食之,至惠王遂拔义渠二十五城。昭王之时,宣太后诱义渠王,杀诸甘泉,遂发兵伐义渠,灭之,始于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其后燕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东胡,东胡却千余里。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郡以拒胡。及战国之末而匈奴始大。(10)
战国时期的华夏诸国与四境外族国家战争不断,靠近中原地区的戎狄,先后被韩、赵、魏、秦并合,遂与华夏族融合。其中关中的大荔、义渠、朐衍、绵诸、豲等国,秦岭之南的蜀、巴、苴等国灭于秦。东夷、淮夷也为齐、鲁等所融合。南方越族的许多地方成为楚国领地。更外、较远的如北边的林胡、楼烦,原居今晋、陕、冀北部和内蒙古部分地区,先后成为秦、赵、燕大敌。秦、赵、燕等国不得不修建长城,对其进行防御。后来受赵、燕攻击,这些部族渐次退至长城以外,为匈奴所并。
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使西周以来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紧邻或与华夏各国错处的异族逐渐被征服、同化,华夏范围也逐渐从黄河流域扩展至淮河、长江流域,华夏文明范围内也出现了南、北方的分野。随着华夏文明范围的成倍扩大,四夷范围越来越向北部草原、西部沙漠、南部山岭地带延伸,为以后秦汉大一统时期的中外格局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