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历史因素与民族构成
一、历史因素
瑶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深刻地影响了其习惯法的形成。一部瑶族史,就是瑶族先民从北方起源地,向南、向西南渐次迁徙的历史。在不断的、频繁的迁徙过程中,瑶族逐渐发展为一个多族系的、世界性的跨境民族。
瑶族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蚩尤时期。蚩尤是传说中瑶族的祖先,中国远古时期的英雄人物之一。蚩尤与传说中的炎、黄二帝是同时代人,距今约五六千年。蚩尤集团活动的地域,在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的济水、淮水流域之间。蚩尤集团先后与炎帝、黄帝两大部落发生战争。蚩尤部落战败后,一部分臣服于炎、黄二帝,大部分向南流亡,形成三苗,活动于江汉、江淮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洞庭彭蠡之间的广阔地域。三苗部落联盟先后多次与尧、舜、禹为代表的部落集团激战,最后三苗被禹彻底击败。三苗成员除部分臣服外,大部分迁往洞庭、彭蠡一带,形成荆蛮集团。先秦时期,楚人在荆蛮地域内崛起,建立了楚国,部分荆蛮融为楚民,另一部分则被迫继续向南、向西迁徙,形成“长沙、武陵蛮”和“桂阳蛮”。其中“长沙、武陵蛮”与今天的瑶族关系比较密切。
对于瑶族的起源地,史家仍有争论,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缺乏,尚难作出定论。但多数人认为,源于“长沙、武陵蛮”和“五溪蛮”的说法,根据比较充分。张有隽等综合运用多学科的资料,经过缜密考证,认为瑶、苗、畲三族在远古时期与九黎、三苗有着密切关系,它们的原始居住地在古代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可能性较大[1]。瑶族可能是古代东方“九黎”(即“九夷”)中的一支,后来往湖北、湖南方向迁徙。秦汉时期,又包括在“长沙、武陵蛮”(或“五溪蛮”)内。南北朝以后,形成“莫徭”,包括瑶、苗两个民族。宋代以后,莫徭的一支发展成为苗族,另一支发展成“瑶族”。
新中国成立后,“瑶”是瑶族各支系的统一族称;但在历史上,瑶族的称谓,包括自称与他称,则有一个演变过程。史学界通常认为,最早的瑶族名称,见于唐初史学家修撰的文献。[2]据唐姚思廉记载:“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险而居,历政不宾服。”(《梁书·张缵传》)长孙无忌也说:“长沙郡又杂夷蜒,名曰莫徭,自云其先祖有功,常免徭役,故以为名。”(《隋书·地理志下》)在唐代,对瑶族普遍称为“莫徭”。在宋代,人们称瑶族为“徭”、“蛮徭”或“徭人”。如《宋史·蛮夷列传》说:“蛮徭者,居山谷间……不事赋役,谓之徭人。”也有人认为,瑶人以服劳役而得名,如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中说:“徭人者,言其执徭役于中国也”。何者正确,学界无一致见解,但大体可以说明,瑶族的得名似乎与古代统治者对瑶族先民的徭役征免有密切关系。
到元代时,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民族压迫政策,瑶字被改为犬字旁的“猺”,出现了“猺”、“蛮猺”、“猺人”、“山猺”等侮辱性称谓。清代袭用“猺”字,称作“猺蛮”、“猺人”、“猺民”、“山峒猺”等,一直沿用到民国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取消了“猺”的称谓,改用“傜”字。新中国成立后,根据瑶族民众的意愿,又将“傜”字改为“瑶”字,统称为瑶族。
如果以“长沙、武陵蛮”作为瑶族的起源地,则秦汉时期(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的瑶族,主要居住在今天的湖南的湘、资、沅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和洞庭湖沿岸一带。南北朝时期(公元5~6世纪),“长沙、武陵蛮”中的一部分人被称为“莫徭蛮”。在统治者的招抚下,“长沙、武陵蛮”中可能有一部分瑶族北迁,后因统治者的不断压迫,又逐步南迁。隋唐时期(公元6~10世纪),“莫徭蛮”主要分布在湖南各地及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其社会历史的发展已进入原始社会末期,生产中开始较多地使用铁器,社会内部出现了贫富悬殊和阶级分化的现象。从唐朝初年起,“徭”的称谓见于史籍。唐末五代时期(公元10世纪),湖南资江中、下游,及湘、黔之间的五溪地区,瑶族民众甚多。到宋代(公元10~13世纪),湖南大部分地区,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是瑶族的主要分布区。宋初,宋太祖在征服瑶族的过程中,在瑶族地区推行“羁縻”制度。在宋王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势力的影响下,瑶族在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越过奴隶社会,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封建社会。
元明清时期(公元13~19世纪),瑶族为反抗封建王朝的民族压迫、民族剥削,不断进行反抗斗争,并在战乱中被迫迁徙,“入山唯恐不深,入林唯恐不密”,在高山密林中过着艰苦的游耕生活。至明代时,瑶族已深入两广腹地,两广成为瑶族的活动中心。明末清初,一部分瑶族又从广东、广西迁入贵州以及云南南部山区。至此,瑶族遍及中国南方六省(区),其分布与今天基本相同,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格局。瑶民大都依山傍水而居,村寨一般十多户,多的也不过几十户,小的只有几户甚至一户。周边与汉、壮、侗、傣、哈尼、苗等民族毗邻。一个县的瑶族人口少的不过数百,多的可达几万甚至十余万。从清代至民国末年,瑶族在这些地区垦山育林,为祖国南方及西南地区的开发作出了贡献。
明末清初以降,因为逃避战乱等,有一部分瑶族跨越国境,迁往毗邻国家,成为他国居民。从明清时期开始,瑶族开始从中国的西南地区的广西、云南向东南亚一带迁徙,他们首先迁往与中国毗邻的越南、老挝、缅甸等国,接着迁往泰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居住在东南亚一带的部分瑶民又向欧美各国迁徙。现在,在中国境外约有60余万瑶族人口,主要居住在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美国、加拿大、法国、新西兰、墨西哥、瑞士等国,这些国家的瑶族都是从中国迁徙出去的。迁徙使瑶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民族[3]。
瑶族是我国迁徙最频繁的民族之一,其迁徙的方向,在元、明以前,主要是由北向南迁;元、明以后,主要是向南、西南迁。瑶族在历史上频繁迁徙,主要是人为因素,包括民族歧视、民族压迫政策和战乱,也有自然因素,如天灾,还有生产方式因素,瑶族实行刀耕火种,过的是“游耕”生活,当一个地方的地力耗尽,就必须迁到新的地方。频繁的、不断的迁徙,是瑶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这对瑶族的习俗、习惯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瑶族和其他各族人民一道获得了新生,瑶族的历史也开始了新的纪元。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政策,瑶族聚居区逐步成立了自治县、民族乡等自治地方,建立了自治机关。从20世纪50年代迄今,我国成立了如下十余个瑶族自治县(含联合自治县),即广西的金秀(原名大瑶山)瑶族自治县(1952年)、都安瑶族自治县(1955年)、巴马瑶族自治县(1956年)、富川瑶族自治县(1984年)、大化瑶族自治县(1988年)、恭城瑶族自治县(1990年),以及龙胜各族自治县(1951年)、隆林各族自治县(1953年)、防城各族自治县(1958年);广东的连南瑶族自治县(1953)、乳源瑶族自治县(1963年)、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1962年);湖南的江华瑶族自治县(1955年);云南的河口瑶族自治县(1963年)、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1985年)等。另有瑶族乡100多个。
随着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建立,一方面,瑶族人民从此当家做主,享受到了民族平等的权利;另一方面,随着国家行政权力深入到瑶族地区,农村基层组织被纳入国家行政组织体系,瑶族习惯法的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文革”期间,瑶族习惯法被视为旧社会的残余几经扫荡,更趋式微。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成为生产经营单位,传统的民间组织、习惯法得以部分恢复。在这种情况下,瑶族习惯法的内容、形式、作用、调整方式及执行主体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4]。
二、民族构成
瑶族是一个由若干支系构成的统一的民族,主要居住在我国南方地区,以广西为中心,分布于广西、湖南、广东、云南、贵州、江西、海南等省(自治区)的130多个县市(自治县)中。瑶族的分布区域,东起广东南雄,西至云南勐腊,北自湖南辰溪,南迄广西防城,在这纵横1000多平方公里的地域中,五岭山脉、哀牢山、大瑶山、罗霄山、九万大山、十万大山、都阳山等横亘其境,这些山峦蜿蜒交错、连绵起伏,形成大大小小的山麓陡坡,瑶族就在山麓陡坡上建立家园,这些山区也成为我国的主要瑶乡。其中大多数瑶族聚居在广西与湖南交界的五岭山脉南北,形成所谓“南岭无山不有瑶”的分布格局。
根据2000年11月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共有瑶族人口263.74万人,其中广西最多,有147万余人,占全国瑶族总人口近56%,主要分布在金秀、都安、富川、恭城、巴马、大化6个瑶族自治县,以及龙胜、全州、灌阳、资源、平乐、荔浦、兴安、永福、临桂、融安、融水、贺州、钟山、昭平、宜州、南丹、东兰、天峨、凤山、马山、上林、上思、桂平、凌云、那坡、田林、西林、田东等县市。居住在湖南省的瑶族人口有70余万人,主要分布在江华瑶族自治县,以及江永、宁远、蓝山、新宁、道县、辰溪、通道、隆回、桂阳、汝城等县市。广东省瑶族人口20余万人,主要分布在乳源、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及阳山、连县、始兴、曲江、英德、翁源、乐昌等县市。云南省的瑶族人口约有19万人,主要分布在河口、金平、麻粟坡、富宁、马关、广南、勐腊、屏边、师宗、墨江、绿春、邱北、西畴、元阳等县市。贵州省的瑶族人口4万余人,主要分布在荔波、黎平、从江、望谟、三都、榕东、罗甸等县市。江西省瑶族人口较少,有1000余人,主要分布在与广东、湖南交界的边境县。
由于历史上不断迁徙,各地瑶族民众因居住分散,形成了语言差异,风俗习惯差异,出现了若干支系,而不同支系的瑶族其习惯法也存在差异。学界一般认为,根据所操语言和习俗的不同,瑶族可划分为四大支系[5]:
1.瑶语支
瑶语支的瑶族操勉语,自称“勉”(或优勉、标敏、标曼、交公勉、藻敏等)、“门”(金门、甘迪门、史门、荆门等),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瑶语支内部包括盘瑶和八排瑶两个“亚支”。由于历史原因,瑶语支内部的盘瑶与八排瑶之间以至盘瑶内部各个亚支之间的语言亦有差异,形成多种方言。在盘瑶中,有自称为“优勉”、“金门”(甘迪门)、“瓢敏”和“瓢满”等四种方言。八排瑶则属瑶语中的“藻敏”方言。凡是自称相同的,都属于同一方言,彼此之间基本可通话。
盘瑶:即盘古瑶,是瑶族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支系。据2000年人口统计,其总人口达200余万人,国内的六个省区均有这一支系的瑶族居住,分布面很广,而迁居国外的全部是这个支系的瑶族。盘瑶是一个总的汉语他称,因其崇奉祖先盘王,故有“盘瑶”之称,此外还有过山瑶、板瑶、尖头瑶、平头瑶、箭杆瑶、红头瑶、角瑶、土瑶、蓝靛瑶、山子瑶、花头瑶、沙瑶、坳瑶、东山瑶等。这些称谓部分地反映了盘瑶在生产、生活、居住、习俗以及服饰等方面的一些特征。古今盘瑶中还广为流传着“十二姓瑶人”的说法[6]。盘瑶的自称有:“优勉”、“瓢敏”、“飘满”和“金门”(甘迪门),前三种自称均为“瑶人”之意,后一种意为“山里人”。这些自称中分别包括以下各种他称:优勉——过山瑶、板瑶、尖头瑶、红头瑶、角瑶、箭杆瑶等;瓢敏——东山瑶;瓢满——坳瑶、民瑶;金门(甘迪门)——蓝靛瑶、山子瑶、花头瑶、沙瑶。盘瑶分布最广,东起广东始兴,西至云南勐腊,南达海南岛,北迄贵州的榕江,都是盘瑶辗转迁徙、繁衍生息的区域。在地理环境上,盘瑶一般选择在有水土的高寒山区或半丘陵地区,少部分居住在高寒的半石山半土山地带。此外,盘瑶还具有跨国性,在我国与越南、缅甸、老挝三国一千多公里的国境线两边住居着数十万盘瑶,人们常说的“瑶族是个跨国民族”,指的就是盘瑶。在中国境内,盘瑶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和江西6省(自治区)的107个县(自治县)、市,720多个乡、镇(其中瑶族乡127个),2100多个村民委员会。
八排瑶:八排瑶是他称,因集中居住于8个排(排为古代的一种社会组织单位)而得名,亦称排瑶。其自称为“要敏”,即瑶人之意。语言属苗瑶语族瑶语支的“藻敏”方言。排瑶属定居型,多聚族依山傍险而居,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均为崇山峻岭,在排瑶区域一般没有汉族和其他民族杂居其间,是瑶族中分布最集中的一个支系。排瑶现有总人口6万~7万人左右,集中分布在广东省的连南、连山一带。
2.苗语支
苗语支,也称布努瑶支系,这部分瑶族自称为“布努”、“布诺”、“烔奈”、“优诺”等,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按照习惯上的称谓,苗语支包含布努瑶、花瑶、白裤瑶、红瑶、花蓝瑶、青瑶、长衫瑶、八洞瑶等支系。在历史上,各个支系长期分散居住各地,同一语支的瑶族内部交往很少以至中断,因而各支系的语言亦有差异。
布努瑶:是瑶族中人口数和分布面都仅次于盘瑶的一个支系。“布努”是自称,此外还有“努努”、“东努”等自称,均为瑶人之意。布努瑶在同壮、汉各族的长期交往中,形成了多种他称,其中比较普遍的有背篓瑶、背陇瑶等。此外,在广西的都安、巴马、东兰、平果、田林、凤山和云南的富宁等地,还有番瑶、土瑶、安定瑶、山瑶、木柄瑶、蛮瑶等他称。布努瑶分布在广西、云南的5个地、州的23个县(自治县)、市,146个乡、镇(其中瑶族乡17个),670多个村民委员会,其中主要居住在桂西南都阳山周围广阔的大石山区域中,石多土少、干旱缺水,是布努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其生产、生活条件比盘瑶更差,不仅经济落后、生活贫困,有的连人畜饮水都有困难。
花瑶:花瑶是他称,因其服饰如花似锦而得名,此外还有“八姓瑶”[7]、“七姓瑶”、“红瑶”(广西三江、融水)等他称。花蓝瑶自称“巴哼”、“唔奈”,即瑶人之意。花瑶内部语言较统一,各地花瑶群众见面基本可以自由交谈。花瑶分布在湖南、广西、贵州三省区的5个地(州),15个县(自治县),65个乡、镇(其中有10个是瑶族乡),146个村民委员会。花瑶一般居住在高寒的土山地区,从湖南西部的雪峰山脉到广西北部的元宝山周围,以及贵州东南角黎平的高寒山谷地带,是花瑶的主要居住区域。
白裤瑶:白裤瑶是他称,以男子穿长到膝盖的白色灯笼裤而得名,其自称为“包诺”,意即瑶人。白裤瑶聚居在广西、贵州两省(区)的两个地、州,3个县、市,5个乡镇(其中有3个瑶族乡),33个村民委员会。其中以广西南丹县人口较多。白裤瑶主要居住在石山区和半土山半石山区,干旱缺水,经济落后,瑶民生活贫困。
红瑶:红瑶是他称,因妇女喜穿着以红色绒线挑花或织成的上衣,故称红瑶。红瑶的自称因语言的不同,有“优诺”与“优念”两种,均为瑶人的意思。自称“优诺”的,其语言称为“山话”,属于苗瑶语族的苗语支;自称“优念”的,其语言称为“平话”,属于汉语方言。红瑶主要聚居在桂北越城岭山脉的龙胜各族自治县内与兴安县毗邻的5个乡,15个村民委员会。
花蓝瑶:花蓝瑶是他称,因其妇女衣服的图案精美鲜艳、色彩斑斓而得名。花蓝瑶自称“炯奈”或“穹咧”,意为“山上人”。花蓝瑶主要聚居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等地。
除上述支系以外,八洞瑶因其居住地叫“八洞”而得名,聚居在湖南省新宁县两个乡的12个村民委员会。自称“努好”的青裤瑶(青瑶),因其男女服装面料颜色尚青而得名,与自称“多猛”的长衫瑶,均分布在贵州省的荔波县内。自称“姆德蒙”的木柄瑶,与贵州罗甸、望谟两县的青苗语言相通,主要分布在广西的田林、乐业一带。
3.侗水语支
在瑶族中,属侗水语支的有茶山瑶和那溪瑶两个支系,其语言均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其中,茶山瑶操侗水语支的拉珈语,那溪瑶操侗水语支的侗语。
茶山瑶是他称,因古时广西大瑶山中北部有一地名叫茶山,地址在今金秀瑶族自治县城一带,居住在此的瑶族就被称为“茶山瑶”。茶山瑶自称“拉珈”,意为住在山上的人,主要分布在广西的金秀、平南和蒙山3个县(自治县)的9个乡镇、37个村民委员会。
那溪瑶总人口只有2万多人,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洞口县那溪瑶族乡的14个村民委员会。
4.汉语方言支系
瑶族中属汉语方言支系的有平地瑶、白领瑶和部分红瑶。
平地瑶是他称,因其定居平原地区而得名。平地瑶自称“爷尼”、“炳多优”,前者意为瑶人,后者即为平地瑶。平地瑶崇奉盘王,与盘瑶有渊源关系,系从盘瑶分化而来。大约明代以后,由于各种历史原因,盘瑶中的一部分下山定居平川,编入户籍,交纳税赋,当时称为“粮瑶”。尔后,因世居平原之故,又称为“平地瑶”。平地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语言受汉族影响发生变化,当地汉族土语、平话(俗称七都、八都话),逐渐成为平地瑶内部的交际语言。但除语言以外,平地瑶在历史传统、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上基本保留了盘瑶的特点,故属于盘瑶的一个支系。据2000年人口统计,平地瑶总人口达4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广西的富川、钟山、恭城以及湖南的江华、江永5个县、22个乡镇、160多个村民委员会。由于居住在平原山川,生产条件较好,平地瑶的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生活水平较高。
白领瑶也是他称,以其男子喜穿白领衣而得名。此外,因袁、梁、侯、蓝为其大姓,故白领瑶又有“四姓瑶”之称。白领瑶自称“优家”,即瑶家之意,其所操语言为汉语中的平话方言,与龙胜各族自治县中自称“优念”的红瑶语言近似。白领瑶主要分布在广西灌阳县的两个乡镇、14个村民委员会,其地理位置多属高寒山区。
属于汉语方言支系的红瑶,通常称为“平话红瑶”,人口不多,约有3000人,主要居住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境内。
综上所述,瑶族虽然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共同体,但其民族构成相当复杂,不仅内部存在若干支系,而且每一支系中还有若干亚支;各支系的生产、生活环境有区别,自称、语言也不同,其风俗习惯、习惯法自然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