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阿姨讲给我听的故事里,最让人难过的要数在三途河[36]边堆石头的孩子的故事,和《义经千本樱》里初音之鼓的故事。阿姨悲伤地唱完一段巡礼歌,就附上一段说明。我虽无法充分理解故事的深意,却也知道故事里的孩子未降生的时候,让母亲吃了不少苦头,可怜没能报恩便早早死去。好容易在荒凉的三途河岸上搭起一座石塔赎罪,鬼怪却跑来用铁棒捣毁,还让他遭遇不幸。最后善良的地藏菩萨在河岸现身,将孩子庇护在衣袖之下。每次听这个故事,我都感到窒息般的压抑:那可怜孩子的遭遇让我感同身受,想一想就忍不住抽泣。阿姨摸着我的后背说:

“没事的,没事的,地藏菩萨会保佑他的。”

就这样,我一直以为那种站在路边、手持锡杖的石佛就是地藏菩萨。

我被慈悲心肠的阿姨一手抚养长大,一度不曾觉得其他走兽与人类有什么差别。听了母狐狸被剥了皮,只留下可怜的小狐狸的故事,颇为动情。阿姨讲白狐妈妈被剥皮的时候,一直哀鸣着:“我可怜的孩子啊,我可怜的孩子啊。”这是我听过的三个有关鼓的故事中最悲伤的一个。不是乘着神秘的云朵从天而降的鼓,也不是冷漠的人用绫缎做成的无声的鼓[37],而是用生长在大和国原野上的狐狸皮制成的鼓:它敲出的声响沁满了母亲对孩子的思念。直到今天,我想起这个故事,还会涌起往昔的情绪。

阿姨还能流利地背诵《百人一首》,每晚我躺下后,她便用无比凄凉的语调,耐心地教我背一两首。阿姨念一句:

“启程离去,”

我跟着念:

“启程离去,”

“因幡山上,”

“因幡山上,”

“松涛阵阵。”

“松涛阵阵。”[38]

念着念着,我不知不觉就睡着了。背得熟练的时候,阿姨就拍着我的背说:“明天奖励你,乖乖睡觉吧!”

她似乎觉得我是个聪明的小孩,因为我能很快记住一首和歌。第二天,她会自豪地告诉母亲:

“昨天晚上,他一下子就记住了两首!”

我虽然懵懂,却能从和歌里找出自己懂得的词语,拼凑着想象一整首和歌的意思。而阿姨念诵时的语调,使我对和歌更有兴致了。我有一副旧的和歌纸牌,每张纸牌上都有和歌的词句和与之相配的图画。虽然有的起了毛边,有的缺了角,但还是能依稀看出松树上的积雪,或立在红叶下的鹿。家里还有《百人一首》的小册子。我对和歌的好恶,与纸牌上的画、和歌人的模样身形都有一定关系。喜欢的和歌有《末之松山》《淡路岛》《大江山》等[39]。《末之松山》的调子让我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柔与寂寞,纸牌上画着松之滨美丽的波浪。《淡路岛》让我几欲落泪,一叶扁舟行在海上,一群鸟儿飞过天空。《大江山》则每听一次便会想起公主被鬼掳去深山的故事[40]。我最讨厌的是僧正遍照、前大僧正行尊等满脸皱纹的和尚,只有蝉丸和尚例外,因为听到名字就觉得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