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研究的误区:一样的现象,不一样的结果
一直以来,证券投资研究有一个误区,就是在分析当前某个现象可能造成的影响时,找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类似的现象,然后把当时曾经发生过的事情照搬一遍,得出“现在既然现象相似,那么结果也会相似”的结论。殊不知,因为事情的一些细节不同,或者一些要素不同,从而导致同样的现象并不一定会发展出一样的结果。而照搬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类似事件的演变历程,就很可能得出错误的预测。
从2000年到2005年,A股走过了漫长的5年大熊市,上证综合指数下跌逾50% 。其间,不少证券公司效益极差,甚至有一些深陷泥潭、最终倒闭。而在2015年的大跌中,上证综指在短短的几个月中下跌50% 。按理说,这样的短期暴跌对证券公司的冲击应该更大、更难应付才对,但是这次证券公司却很少爆出当年那样巨大的财务亏损。因为在2015年,证券行业风险控制更加完善,同样的指数下跌,却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1997年以后,香港房地产市场在短短几年中暴跌最多70% 。彼时,由于香港的银行发放的是按揭贷款,在购房者断供的情况下,都有权追索购房者名下其他的财产,同时香港的个人破产法也极为严苛,所以即使房价短期暴跌70% ,香港的银行却几乎没有受到坏账冲击。而在2008年的美国,同样是房价下跌,结果却完全不同。在2008年,美国的房地产价格仅仅下跌了30%~35% ,不到1997年香港跌幅的一半,但是大量的金融公司破产倒闭。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金融企业的杠杆过高导致,另一方面应该归因于美国更为宽松的个人违约、破产法规。在中国香港和美国地产下跌的同一个现象之外,完全不同的金融企业杠杆率,以及完全不同的个人违约、破产制度,导致展现出的结果完全不同。
而在杠杆的运用上,沃伦·巴菲特和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同样是通过一定的杠杆获利,却取得了截然不同的结果。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过于依赖短期金融性杠杆,结果在市场动荡时粉身碎骨。而巴菲特通过保险公司借到了大量的超长期杠杆,足以在取得高额投资收益的同时,迈过资本市场的沟沟坎坎。
而巴菲特在中国石油H股股票上取得的回报,也常常让买了同一家公司的A股投资者们愤愤不平。都是中国石油的股票,为什么巴菲特在2002—2003年以后赚了几倍,48元买入的A股投资者却亏损惨重呢?同样是买入一家公司的股票,同样的现象之下隐藏的是更重要的因素:价格。巴菲特买入的价格,其估值大约是48元的中石油A股的十几分之一,这也就无怪两者的回报有天壤之别了。
不光是投资和经济,在整个社会和历史中,我们也会经常发现这种“一样的现象,不一样的结果”的情况。
在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中,瓦剌军队不费多少力气就击溃了大明王朝最精锐的50万军队。但是,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后的北京城下,乘胜而至的瓦剌军队却无法打败于谦指挥的22万乌合之众。看起来一样的明军,换了不同的指挥,结果便大不相同。
其实,一样的原因必然导致一样的结果。在“一样的现象,不一样的结果”这个规律面前, “不一样的原因”其实一开始就包含在“一样的现象”里面,而正是这些不一样的原因导致了不一样的结果。只是由于种种因缘,它们表现出来的现象却是类似的,从而在那些观察不够细致、思考不够缜密的人的眼里,一样的现象就导致了不一样的结果。
大部分信息并不那么重要,大部分机会也并不那么好
大多数投资者在其投资生涯中,一直没有意识到的两个问题是:大部分信息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大部分投资机会也没有多么好。
让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如果大多数财经信息都真的有那么重要,为什么每天整理这些信息的工作人员还没有实现财富自由,还需要加班加点地编辑文字?而如果大多数我们能碰到的投资机会真的有那么好,为什么我们身边的人仍然需要苦苦追求金钱?难道那些年长的人不都应该已经依靠这些信息发家致富了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我们看到整个市场每天忙碌于追逐各种财经消息、捕捉各种投资机会,但是仍然没有因此致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敏锐地感觉到,他们的路可能都走错了。
首先,让我们来看各种财经消息。事实上,在绝大多数时候,我们能遇到的财经消息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重要,甚至其对资产价格的影响也是非常模糊不清的。资产的价格同时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也许一个突发的因素会对其有1%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否大过剩下的99%的因素,从而使我们足以据此行动呢?
举例来说,2014年底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不对称降息。按理来说,这种降息会导致银行的利差收窄,从而导致基本面恶化。但是,银行板块的股价却在之后的几个月内上涨了大约1倍。难道不对称降息对银行的基本面没有负面作用吗?当然有,利差降低总归不是一件好事,但是银行的价格还受到低估值的影响,受到宽松政策带来的流动性影响,受到长期被市场忽视所带来的稀缺性影响等,不一而足。远一点看,最为重要的经济形势和市场之间都不一定有足够的相关性。在2001年到2005年间,中国的宏观经济走势一路向好,但是股票市场却节节下挫。经济走好对股票市场没有利好作用吗?当然有,但是2001年科技股泡沫中积攒下来的高估值却是打击这个市场的更重要的原因。
而当大部分财经消息对我们的资产价格影响其实并不那么直接、明显且可以预测时,大部分的投资机会也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宝贵。
让我们假设有个聪明的投资者,每个季度可以找到1只“涨停板股票”,听起来似乎不多,3个月才找到1个机会,但是持续10年之后,这个投资者可以赚到多少倍投资回报呢?答案是44.3倍,超越全球任何一个著名的基金经理在长期的投资回报。那么,为什么没有人能每个季度赚到10%呢?答案只有一个:好的投资机会根本没有那么多。一家公司进入某个新产业算是好的投资机会吗?不一定,新的产业可能竞争更激烈、回报率更低。一家企业大比例分红算是好的机会吗?不一定,分红实际上只是把企业的资产转移给投资者而已,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而且还要扣去一笔所得税。一家银行坏账率下降算是好机会吗?也不一定,你得看这家银行的估值到底是多少。
尽管价值投资者从来都是以市场犯错为一个主要的收益来源,但是事实上,市场犯错或者犯明显的、可以轻松鉴别的错误的机会并不多,而这也就导致宝贵的投资机会并不经常出现。在这种情况下,频繁投资的投资者不一定能取得高额回报,机会往往会被更耐心的投资者所获得。
此外,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市场上大部分的资讯并没有那么重要,大部分的机会也并没有那么好,那么我们就必然会抛弃一种行为:频繁地、过高地使用杠杆。一般来说,使用超出本金50%以上杠杆的投资者都会变得对市场的波动缺乏免疫力,遑论那些使用了百分之几百杠杆的投资者。由于金融市场存在高度的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杠杆会导致投资者对风险和波动的抵抗能力大大降低。也就是说,尽管遵循价值投资的人在长期会获得更高的回报,但是杠杆则会导致他们根本等不到长期。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金融市场里,我们需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找到最重要的依据,甄别出最好的投资机会,用最稳妥的方式去投资,这样才能给我们带来长期的高额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