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3 转移支付制度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转移支付体制是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才建立起来的。[1]“分税制”大幅提高了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但是,地方政府仍然承担着较多的事权和支出责任。为了弥补地方财政收入远低于支出责任的缺口,中央财政开始逐步对地方实施转移支付,但是起初转移支付的规模很小(见图2-5)。与之相比,为了照顾地方的既得利益,分税制改革初期,中央对地方给予了大量的税收返还。由于税收返还只是实施分税制改革时中央与地方妥协的一种产物,它与一般意义上的转移支付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本章所指的转移支付均不包含税收返还。[2]税收返还的数额是跟税收基数和税收增长率直接挂钩的,以“保基数”为主,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税收返还的相对数额逐渐降低,到2012年税收返还占地方总财力的比重仅有4. 8%。[3]如果分省(自治区、直辖市)[4]来看的话,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对中央转移支付的依赖度都在60%以上(见图2-6)。

picture

图2-5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

picture

图2-6 2016年各省份地方财政支出中依赖于中央转移支付的比重

picture

图2-7 1994—2012年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占地方总财力的比重
说明:地方总财力=地方本级财政收入+上年结余+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地方上解。 资料来源:《中国财政年鉴》(1995—2012)、《地方财政统计资料》(1994—2009)、财政部2012年全国财政总决算。

picture

图2-8 税收返还及不同类型转移支付对全国县级财政收入基尼系数变动的影响
说明:样本不包括市辖区。 资料来源:《全国地市县财政统计资料》(1993—2009)。

随着税收返还相对数额的逐步降低,中央财政有更多的财力对地方实施转移支付。为了平衡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公共服务提供的均等化,中央政府给予了经济落后地区更多的支出。中央政府在这一时期实施的西部大开发(1999年开始)、振兴东北(2003年开始)和中部崛起(2004年开始)等政策,都给这些地方大幅增加了转移支付。进入21世纪以来,中央又多次采取了财政收入集中措施,包括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2003年出口退税分担机制改革和多次印花税分享比例改革等,这些措施进一步增强了中央可用于转移支付的财力。地方总财力中依赖于转移支付的比重也随之逐年提高,从1997年的12. 6%上升到了2012年的37. 8%(见图2-5)。在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中,县级政府是财政转移支付最主要的补助对象。根据《全国地市县财政统计资料》提供的数据计算,2009年全国县级政府总财力依赖于转移支付的比重达到47. 6%。西部地区县级政府财政对转移支付的依赖度平均高达80%。

转移支付不仅在规模上不断增大,在结构上也发生着变化,中央不断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相对规模,试图通过均等性更强、不附加条件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来实现地区间财力和公共服务均等化。[5]尤其是在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后,中央集中的所得税收入增量全部用于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如图2-7所示,一般性转移支付占地方总财力的比重从1999年的4. 4%提高到了2012年的19. 9%。与此相比,专项转移支付占地方总财力的比重较为稳定,1999—2012年大体维持在15%~ 20%。2005年后,一般性转移支付与专项转移支付的规模大体相当。

一般性转移支付主要是为了弥补经济薄弱地区的财力缺口,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6]在设计上通常使用“因素法”进行公式化分配,上级政府不指定具体用途,下级政府可以自由支配资金。[7]专项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为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以及对委托下级政府代理的一些事务进行补偿而设立。专项转移支付按照项目进行分配,通常限定了具体的资金用途,多数还要求地方政府提供配套资金。

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的首要区别是在资金分配上,前者明显具有更强的财力均等性。[8]如图2-8所示,1997年之后,全国人均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基尼系数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税收返还对缓解县级财力不均等几乎没有影响,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均具有一定的均等化特征,能够降低县级人均财政收入的基尼系数,但是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果要明显强于专项转移支付。[9]两类转移支付之间的第二个区别体现在资金使用上:一般性转移支付不限定用途,而专项转移支付则限定了具体用途,而且多数还要求地方配套。

根据上一章的理论分析,过高的转移支付依赖度,大大削弱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激励,造成地方政府“等靠要”“破罐子破摔”等现象普遍,弱化了地方政府的激励。转移支付规模大,助长了部分地方政府“等靠要”的思想。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中央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越来越大。大规模转移支付促进了西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但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近年来,一般性转移支付大幅增加,但是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均等化程度高,更容易产生“鞭打快牛”的效果,对基层地方政府发展经济产生负向激励。


注释

[1]在1994年之前的财政体制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几乎就等于各自的财政收入,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数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例如,1991年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仅为64. 5亿元,占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不足4%。范子英.中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目标、效果及遗留问题.南方经济,2011(6).

[2]在官方口径中,转移支付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广义的转移支付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狭义的转移支付不包括税收返还。本章所指的转移支付为狭义的。楼继伟.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再思考.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3]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后,为了照顾发达地区的既得利益,中央也同样出台了对地方的所得税税收返还,但2004年后,税收返还的相对数额又出现逐步下降的趋势。

[4]为了叙述上的简便,后文用省份来指代省、自治区、直辖市。

[5]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官方称谓发生了多次变化,2009年之前它被称为“财力性转移支付”,2009年之后才被称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之前也有“一般性转移支付”条目,这一条目在2009年之后已经改称“均衡性转移支付”,它只是一般性转移支付的一类。本章所指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口径是2009年之后的口径,即去除专项转移支付外的所有转移支付。

[6]一般性转移支付也缓解了中央和地方之间纵向财政不均衡的问题。由于支出责任的分权程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分权程度,因此中央政府的收入大于支出,而地方政府的支出大于收入,由此导致了纵向财政不均衡。

[7]以中央对地方的均衡性转移支付为例,其基本分配公式是:转移支付额=(标准财政支出-标准财政收入)×转移支付系数,其中标准财政收入是依据工业增加值等指标,根据每种税的税基乘以税率来计算的;标准财政支出是以总人口为主要因素,并适当考虑面积、海拔、温度等因素测算的;转移支付系数参照均衡性转移支付总额、各地区标准财政收支差额以及各地区财政困难程度等因素确定。一般性转移支付当中的其他各类转移支付也都有明确的分配公式,绝大多数都具有明显的财力均等化特征。李萍,许宏才,李承.财政体制简明图解.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8]由于一般性转移支付采取公式化分配,因而分配过程的透明度也高于专项转移支付。

[9]尤其是2002年之后,随着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的大幅增长,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果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