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新贸易理论:异质企业与国际贸易
- 易靖韬
- 963字
- 2021-02-03 15:13:57
2. 6 结论及政策含义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停留在产业层面,直到最近几年,其研究焦点才开始触及企业层面。国际贸易流动的推动力来源也从过去的基于产业层面的传统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发展到基于企业层面的异质性所创造的新的比较优势。本研究通过对企业层面贸易流动的考察来挖掘新优势的来源,进而为我国政府在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方面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和政策参考。
企业出口参与的滞后性和出口行为的持续性引发了人们对于企业出口参与决策的内在机制的思考。这一条线的研究突破了过去产业层面研究的局限,开拓性地从企业异质性和市场进入成本的视角来研究企业出口参与行为。本部分通过企业最大化其出口未来回报来构建企业最优出口参与模型,并参数化企业出口回报函数构建二项分布企业出口动态计量模型,进一步从实证的视角来考察企业出口参与内在机理。本研究采用浙江省2001—2003年的企业面板数据考察了企业异质性、市场进入成本、技术溢出和特定区位对企业出口参与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异质性对企业出口参与的影响非常显著。生产率高、规模大且具有公司制度安排的企业更容易出口。市场进入成本在该样本研究中显著存在,这对观察到的企业出口行为的持续性提供了合理的解释。由于存在不可撤销的市场进入成本,所以只有生产率高、规模大的企业才会选择出口以获得足够的利润空间。本研究并没有发现地区特定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但是确实发现存在显著的产业特定的技术溢出。从浙江省的地理特点来看,海滨城市的企业更容易从事出口活动,海运交通的便利给它们创造了参与出口竞争的区位优势。
从本研究的实证结果来看,政府的出口激励政策应该着眼于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降低市场进入成本以引导更多的具有竞争力的新企业进入出口市场,而不是通过出口退税和出口补贴等手段来扩大现存企业的出口容量。在此基础上,应建立合理有序的出口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以保障生产率高的企业有效进入和生产率低的企业合理退出。只有这样,产业生产率才能够通过资源重组获得提升。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应通过完善市场信息咨询网络、加强出口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来有效地降低潜在企业的市场进入成本。从产业和地区发展的出口扶植来看,产业特定的技术溢出相对比较显著,因而应着力加强和营造地区发展的政策和空间环境来促进地区特定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