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概况

2015年,市社科规划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依靠首都社科界的专家学者,以研究项目为抓手,以研究基地为依托,以高水平、具有决策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为目标,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不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社科规划工作的圆满收官。

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管理情况

市属单位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数量保持稳定增长,获立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118项(其中艺术学科10项、教育学科9项),年度项目的平均立项率达到18.6%,超出全国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尤其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获准立项32项,在全国排名第13位。此外,还获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6项、特别委托项目3项、后期资助项目10项,获得资助经费总额达到3342万元。

在积极争取承担更多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同时,严格落实全国社科规划办各项管理工作要求,加强项目的中后期管理,市属单位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4种学术期刊在全国社科规划办组织的年度检查评估中全部获得优良等级。日常其他各类项目管理工作也受到全国社科规划办的好评。

北京社科基金项目评审立项情况

全年共评审确立北京社科基金项目846项,其中重大项目51项、年度项目539项、研究基地项目213项、与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联合立项43项,如图1—1所示。立项资助总额达到近8300万元。其中市社科规划办直接资助经费为7500.8万元,其他渠道间接资助经费约800万元。

重大项目:两批重大项目共受理申报材料249项,评审确立51项,其中基础研究和综合研究项目46项,占90.2%,项目首席专家全部具有正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积累。

年度项目:全年共评审确定年度项目539项。立项项目负责人中具有博士及以上学位的484人,占立项总数的89.8%;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员)及以上职称的377人,占立项总数的69.9%,其中教授(研究员)149人,副教授(副研究员)228人。项目承担单位达到74家,占申报单位的70.5%,其中市属单位38家,立项221项,占立项总数的41%,中央单位36家,立项318项,占立项总数的59%,客观反映了首都地区高校及研究机构社科理论研究力量的基本格局。

研究基地项目:共受理项目申报360项,评审立项213项,涵盖了70个研究基地,每个研究基地平均立项3项,全部聚焦所在研究基地重点研究领域。

022

图1—1 2015年北京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情况

项目中期管理和鉴定结项情况

年度检查:根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针对北京社科基金在研项目开展年度检查。通过检查,掌握在研项目的整体情况,对进展缓慢、成果较少的项目,要求科研管理部门严格督促并提供指导帮助;对自行改变研究计划、调整研究内容的项目,及时提示、纠正或要求课题组按规定办理变更手续;对无实质性进展或因客观原因无法继续开展研究的项目,按规定进行清理并办理终止手续。共有697个项目参加了检查。

项目清理:对60余项“十一五”期间立项但尚未完成的项目发出督促结项通知,提出结项要求、限定完成时限、明确惩戒措施,经督促有近半数项目完成了研究任务;对105项2014年前已通过鉴定但尚未办理结项手续的项目进行了清理,督促科研管理部门和课题组尽快办理结项手续,经督促有60余项办理了结项手续。

鉴定结项:完成了390个项目的鉴定结项工作。全年共有455个项目完成研究任务申请结项,较上年增长15%,为历年之最。其中390个项目经验收合格办理了结项手续,较上年增长52%。从成果质量看,有46项符合条件免于鉴定,有166项获得优秀等级,占到结项总数的半数以上。其中,有13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20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25人次,38项成果被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采纳应用,此外还出版专著80余部、发表论文1440余篇,有24篇成果的观点和建议被北京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要报》采用。

研究基地建设与管理情况

新增研究基地:新成立“北京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基地”“北京对外文化传播研究基地”“首都对外文化贸易研究基地”和“北京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研究基地”5个研究基地,有序扩大了研究基地规模。

考核验收:对16个研究基地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考核验收。最终有10个研究基地评为优秀,6个评为合格。从验收情况看,各研究基地的科研条件进一步改善,信息化平台建设成效显著,研究能力明显提高,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经费增长明显,累计达15560万元,较上一周期增长34.8%;承接国家级项目能力显著提高,科研水平持续提升,共出版专著344部,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53篇,撰写咨询报告642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5项;成果转化应用成效显著,共向有关单位提交研究成果620项,获局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74项,被实际部门采纳应用346项;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共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163次、国际性学术会议59次,国内外学术交流活跃。

研究基地管理:组织召开“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中期检查交流会”,为专家学者、政府部门与课题组成员面对面交流搭建平台;与市教委联合印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初步建立了研究基地和研究基地项目科研信誉档案;建立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专家库等。

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北京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要报》:全年共编发北京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要报》40期,其中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人口调控、城市疏解、应急管理、出租车管理、养老等问题的23期要报得到市领导批示38人次,批示率达到58%。其中郭金龙同志批示5期、王安顺同志批示6期、李伟同志批示5期。北京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要报》中的主要观点有的通过《人民日报内参》《中办专报》等途径上报,其中4期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专家建议得到张高丽同志批示;有的通过《北京工作》《北京信息》《昨日市情》等内刊转发,成为各级管理者的决策参考;有的通过领导批转被实际部门采纳应用,如市人大机关、市安监局、市规划委等部门先后同项目负责人进行座谈,就要报中提出的对策建议进一步展开交流。

社会媒体宣传:2015年继续开展与相关媒体的合作,先后在《北京日报》推介项目成果16篇;在《人民论坛》杂志的“北京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专栏推介成果12篇;在《前线》杂志发表项目成果19篇,其中既有喻国明、郭建宁、韩震等知名学者的成果,也有叶堂林、尹德挺、吕波等中青年学者的成果。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以整版篇幅刊发项目负责人北京外国语大学韩震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祝尔娟教授的专访。

北京社科基金项目成果文库:首批成果文库坚持“质量第一、宁缺勿滥”的原则,对各单位申报的成果进行了初审把关、通讯评审和会议评审,《北京高腔研究》《梅兰芳全集》《清实录北京史料》等5项成果入选成果文库,将统一规格、统一版式进行出版。

优秀二级管理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

根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和各二级管理单位的申报情况,市社科规划办结合各单位2015年度项目立项数、项目结项数、项目完成率、成果优秀率、北京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要报》采用数以及研究基地管理等情况,评选出23个优秀二级管理单位(见表1—1);结合相关人员在2015年度项目立项、中后期管理、成果宣传等工作中的具体表现,评选出27名北京社科基金项目管理工作先进个人(见表1—2),并在2016年北京社科规划工作会上进行了通报表彰。

表1—1 2015年度北京社科基金项目优秀二级管理单位名单

025

注:按学位代码排序。

表1—2 2015年度北京社科基金项目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名单

026
027

注:按学位代码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