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稳定与金融稳定研究:法律经济学视角
- 席涛
- 1894字
- 2020-08-29 21:44:14
二、法律影响评估与衡量标准
(一)法律成本
法律中的成本,包括立法成本、执法成本和守法成本。
立法成本和执法成本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属于直接立法成本和直接执法成本,国家每个年度会给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执法机关一定的财政预算拨款,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执法机关在拨付的财政经费中,列出当年的立法和执法预算经费,这部分财政预算内直接拨款的经费支出,称为直接立法成本和直接执法成本。包括立法机关和执法机关工作范围内的人员工资、办公经费及设备购置、立法调研、立项论证、召开座谈会、印刷宣传法律法规、执法检查、监督、检测和听证费用,等等。立法和执法经费在财政预算内拨款的多与少,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立法和执法的深度与广度。因为,立法机关和执法机关的财权与事权相匹配。
凡不在国家财政预算内为立法和执法支出的成本,就是间接立法成本和间接执法成本,这是社会支付的成本。如专家学者参加立法和执法讨论会、社会公众参与立法问卷调查和听证会等等的支出。
守法成本是社会为遵守法律规定而支付的成本,这是法律成本中的关键,包括有形守法成本和无形守法成本。
有形守法成本是个人、企业、政府和社会组织为遵守法律直接支付的成本,也是法律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产生的直接成本。如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发生的设备改进、劳动力成本提高、职工失业等;如为达到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而关停并转一部分污染严重的企业,或企业改进技术、企业裁减员工使部分职工失业并伴随物价上涨。
无形守法成本是遵守法律法规带来的价值观念、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的改变,这个成本难以衡量,有时产生轻微的阵痛或者震荡。大的方面如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劳动合同、通货膨胀、企业破产和失业等概念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冲击;小的方面如前几年有的地方实行的农历除夕晚上禁放烟花爆竹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二)法律收益
立法收益是指法律法规生效后,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产生的收益,包括经济收益、社会收益和环境收益。
经济收益如维护了市场竞争秩序,提高了经济增长的各项指标,价格反映了商品供求关系,扩大了就业,提高了居民收入、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优化了投资、消费和进出口之间的关系,等等。
社会收益是指法律法规生效后,促进了社会公正和机会均等,维护了社会稳定与和谐,提高了工作场所安全和卫生,社会保障逐步覆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通过税收机制限定在社会可接受的范围内,农民工逐步享有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同等的权利和义务,等等。
环境收益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包括节约资源能源,降低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等等,这些构成了环境收益的主要衡量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立法中的成本和收益,不同于企业中的成本和收益。企业中的成本和收益,按照投入产出方案,投资成本逐年在每年的总产出中以一定折旧比例提取收回。立法中的成本和收益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成本投入在当期,收益可能在当期。另一种是成本投入在当期,收益逐步实现。第三种是成本要不断投入,收益在一个较长时期逐步显现出来。法律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前瞻性越强,法律的经济收益、社会收益和环境收益越高。
(三)法律基准日
法律生效的日期是经济社会发展运行的一条分界线。这条分界线是衡量法律成本和收益的一个基准日。基准日之前,是一个没有这部法律规范的社会经济现状。基准日之后,是一个有这部法律规范的社会经济现状。确定基准日,一方面确定法律生效前后社会经济运行的状态和质量,另一方面衡量法律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产生的成本和收益。
法律的成本与收益通常不在同一时间发生,贴现率就是衡量不同时期发生的成本和收益的一种工具。法律生效后,经济社会有一个适应期和调整期,收益是逐步显现出来的。当法律的成本和收益不在同一时间发生时,应该考虑法律的成本与预期收益在各年度的分布值。因此,法律出台的时机与生效的时间非常重要。
收集成本与收益在各年度的数据时,以不变价格计量成本和收益,避免通货膨胀对评估成本和收益产生影响。如果成本和收益在价格中已经包含了通货膨胀的因素,应该除以合适的通货膨胀率,将它们转为不变价格。成本和收益预期发生的时间越远,贴现率应该越高。在给定贴现率的情况下,贴现因素可以计算出来。当且仅当所评估的成本和收益被贴现后,才能够确定净收益。选择多高的贴现率评估法律成本和收益更符合中国法律运行的经济社会情况,多高的贴现率能更准确地反映资本未来的价值,既要参考中国人民银行的同期储蓄率,也要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同时还要关注资本的机会成本。但年度法律评估时,应该保持使用一致的贴现率。[1]
注释
[1]Cass R.Sunstein and Rowell Arden, “On Discounting Regulatory Benefits:Risk, Money, and Intergenerational Equit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2007, Vol.74, No.1, pp.1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