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和谐、统一的大家庭。云南省在这个大家庭中是少数民族个数最多的省份,除汉族外,还居住着25个民族,其中有15个民族是云南所特有的,这15个少数民族是: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布朗族、独龙族。

云南少数民族体育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宝贵的文化遗产。云南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繁多,运动形式千姿百态,25个主要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都流传着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有的民族体育活动适合在山区、半山区环境开展;有的则适合于坝区、河谷地带进行;有的适合于江河湖海中活动;有的则不受地理环境限制,随时随地都可开展。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给我国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学校实施的课程既要体现国家的意志,又要尽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地方和学校的差异性。

民族传统体育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并在欢快的身体运动中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量,有助于人体的机能形态、体质体能向着健康强壮的方向发展,并能有效地调节人的心理活动,从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人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例如彝族、哈尼族的摔跤对人的力量与意志具有直接的锻炼作用;哈尼族的踩高跷和双拐(软式踩高跷)、傣族的跳竹竿可以训练腿部力量和人体的协调性;布朗族的爬杆能增强人的上肢力量;景颇族、傈僳族的“上刀山、下火海”改良后可以锻炼人的健康心理;怒族、独龙族、壮族等民族的射箭、打陀螺可以提高人的臂力和判断的准确性;佤族的民族舞蹈可以结合现代的健身舞,开发出新的适合中小学生的健身舞。此外,各民族中流传的民族舞蹈与民族武术,刚柔相济,动静结合,动作自然流畅,简单易行。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校本课程内容,不仅具有现代体育所具有的竞争性、文化娱乐性和健身性,还具有传承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淳朴的少数民族体育精神的作用,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起到文化传承和加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学校教育中开展的具体传统体育项目并不是很多,参与传统体育的人数比重也不大,学生对传统体育的兴趣多来源于对当地文化的热爱和传统体育自身具有的强身健体的功能。依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云南省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巨大的开发潜力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有计划、有选择地将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整合到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中来,以适应学校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结合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基础教育现状等因素,开发云南省中小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既具健身性,又弘扬了少数民族文化,加强了民族凝聚力,培养了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为形成终生体育思想奠定了基础。

学校体育课程中引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既可缓解教育经费不足,体育器材、场地短缺等问题,还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小学校园中继承和发扬。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激发体育教师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热情,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对已经纳入学校体育的民族体育项目进行加工改造,让其适合在中小学开展。

在云南中小学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与课程资源。在保持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民族性、原创性、历史性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年龄段和男女生的兴趣爱好,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科学合理的运动健身方法相结合,适当调整或保持原有形式的开发,编写适合中小学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材,弥补和完善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不足,使校本课程发挥应有的作用。

昆明市五华区中小学体育学科在近十年中,积极参与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十城市”学校体育教研会组织的教学教研活动,拓展了五华区体育教师的视野,借鉴了先进城市的体育教学经验,培养了一支五华区优秀体育教师队伍,并形成了五华区体育教学、教研的风格——借鉴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将民族传统体育渗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展示给全国体育同行。我们将继续借助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十城市”学校体育教研会这一全国性体育教学平台,更加深入地挖掘民族民间体育的优秀素材和元素,为我们的体育教学服务。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编写过程中难免有误,敬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改进、提高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