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全球视野下长三角创新驱动增长模式的升级路径

从以上实证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当前长三角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各省市创新要素分布不均匀,对经济增长影响程度各不相同,未能形成驱动经济增长的整体合力,并且缺乏创新要素集合的协调机制;二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创新要素流动性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决定着创新要素的流动方向,而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和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培育与发展缺少具有符合自身特色产业的创新网络平台。因此,在全国(或全球)背景下,未来长三角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整合创新要素集合,逐步构建起符合自身资源禀赋特征的区域创新支持系统,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获取价值的能力,加快产品升级、过程升级、功能升级、链的升级,从而实现长三角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一)构建长三角区域创新支持系统

长三角区域创新支持系统至少应当包含以下几方面特征:首先,区域创新支持系统必须与国家创新体系相对接,在与国家创新战略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实现区域创新发展目标;其次,创新方式应当多样化,可以采取系统化、结构化的网络结构模式和功能互动、网络对接、界面集成等运作方式;再次,必须遵循系统化的创新集成路径,将多层次、多元化、多维度的创新主体(企业、科研院所、政府、中介机构、资本市场等)、创新行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金融创新等)、创新资源(知识、技术、财力、人力、物力等)及创新环境集成到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系统之中;最后,创新系统内核部分必须具备“专业化分工机制、要素流动机制、合作竞争机制、信任机制”这四大机制,从而有助于使创新主体之间实现协同竞争,使创新资源达到合理配置与充分共享,使创新行为实现协调集成,并最终形成集成、高效的区域创新战略管理系统。

同时,长三角区域创新支持系统的发展应依托地方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而产业集群的发展则会进一步带动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与完善。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产业集群发展初期,创新型企业会通过专业化分工的方式吸引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企业集聚成群。随着企业间交易频率的增加、要素流动的加快和协作关系的深化,产业集群内部会在长期合作式竞争过程中建立信任基础,降低交易成本,节约社会资源。这种协同式的创新不仅可以吸收各种类型的创新主体,与其集结成网,还可以利用区域网络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实现区域内部创新的良性循环。因此,不论是发展传统产业的产业集群,还是属于高技术领域类型的产业集群;不论是水平一体化的产业集群,还是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集群,长三角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都应该是在区内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其他行为主体的互动发展过程中形成有效的区域创新网络支持系统,使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以及新知识、技术和有价值的思想、信息在网络中顺畅地流动、扩散、创新与增值。

从严格意义上讲,传统区域创新支持系统的网络结构只包括两层,即由核心价值网络和中围支撑网络交织而成的复合网络。这两层网络结构并非各自独立,而是基于产业联系、知识共享、金融发展和社会规制与公共服务而紧密联系在一起。核心价值网络层是创新支持系统网络结构的内核,中围支撑网络层则为核心价值网络层提供支持。然而,在经济日益全球化与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区域创新能力的培育与发展乃至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得路径已经发生了嬗变。知识技术创新、地方政府效率与制度创新、金融创新、城镇现代化与国际化环境创新成为了影响外向型区域经济结构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四大核心创新要素,并通过在区域内多重网络之间的流动、集聚和融合,形成依托于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创新要素组合,最终导致了区域整体竞争力的差异。因此,长三角区域创新支持系统的整体架构必须包括“创新四要素”在内的外围推动网络层,即对区域内部创新行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外部创新环境(见图1—2)。

图1—2 区域三层网络互动模式创新支持系统

综上所述,结合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实际来看,长三角地区所要构建的区域创新支持系统,应当是以创新型产业集群为依托,以核心价值网络为基础,在合作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使区域内各个创新主体(如企业、大学、金融机构、政府等)通过专业化的分工机制和有效的创新要素流动机制,形成有利于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的支撑网络,并且在一个充满创新特质的更高层次的产业发展外围推动网络平台上,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和整体竞争力提升的战略管理系统。

(二)提高长三角创新支持系统发育程度,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要提升长三角经济增长的内部原动力——创新能力,需要从长三角创新支持系统内部的企业和地方政府两个层面共同努力,提高地方创新支持系统的发育程度(见图1—3)。

图1—3 提高长三角创新支持系统发育程度——提升创新能力

从长三角产业集群中的企业角度来看,应重点考虑三个方面:第一,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支持系统的密度。创新系统内企业要积极参与企业间、企业与其他经济行为主体间的互动,加强它们之间的正式和非正式联系。企业间、企业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联系的加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这些联系不会侵害企业主要权益,不会危及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并且为企业带来灵活性、规模经济和成本节约。在这一前提下,企业可以通过联合销售、联合购买、共同培训、联合环境治理、共享流动的劳动力资源等途径实现各种正式联系;同时,非正式联系的加强,也需要区域中企业自觉维护和遵守行业内道德和规范,抵制“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共同营造一种公平、诚信的产业环境,形成自身对所在区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利于产业网络内非正式联系的产生,拓宽学习界面,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激发创新。第二,加强创新支持系统的有效性。地方创新支持系统中,不仅需要上下游企业基于生产经营过程的垂直联系,也需要有同类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他行为主体(中介服务机构、大学、科研机构、地方政府)之间的水平联系。垂直联系建立了结点间交流的共同“语境”,而水平联系提供了多元化、差异化的知识和信息,产生了大量的思维交叉点,更能够激发创新。因此,企业要积极参与与大学、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机构,以及同行业企业间的互动。同时,这种产学研的互动有助于企业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可以更好地引进、留住人才,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刺激企业的学习欲望,培养和组建紧密合作的学习型组织,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创新支持系统,获取知识和信息,促进创新的产生。第三,长三角创新支持系统内的企业既要积极与本地企业联系,提高创新支持系统的“地域嵌入性”和“文化嵌入性”;也要发展与区域外企业和经济行为体的互动,保持地方创新支持系统的开放性,培育企业的“网络嵌入性”。同时,积极与区域内外其他企业和经济行为体保持交流和联系,最大限度嵌入广阔的社会文化网络当中,获取多方面的资源,激发创新的产生。

从长三角地方政府层面来看,一方面,要加强产业发展硬环境建设,吸引企业入驻,增强创新支持系统密度,为系统内部创新行为的产生提供优良的硬件支撑。比如,提供便捷的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和信息通讯网络系统;培养发达的中介和科研机构;积极吸引具有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跨国公司的加盟;促进长三角产业网络和全球产业网络的连接;利用创新支持系统承接发达区域的技术扩散。另一方面,大力培养产业发展的软环境,提高长三角创新支持系统的稳定性。比如,提供良好的产业发育氛围,促进企业创立、衍生和网络内交流,提高创新支持系统的动态性;培育长三角创新支持系统的“地域嵌入性”;在政策和法规、财税制度方面提供吸引和培养人才的优惠政策,提升创新支持系统内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以人为本,创造有利于人才发挥聪明才智的人文环境,提高创新支持系统结点的学习能力;对企业经营提供支持和推动的优惠条件,并鼓励、支持创新支持系统内产业行业协会的建设,以促进组织间、企业家间的交流,增加创新支持系统密度;加强诸如知识产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建设,重视信息安全标准化问题,以标准化带动产业化,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的完整制度体系,规范产业发展行为,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保护创新支持系统内的创新成果,以刺激系统内企业的创新欲望。总之,通过硬环境、软环境的建设,可以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创新支持系统的发育,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合理利用外部联系,提升长三角创新型产业集群获取价值的能力

随着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崛起,长三角经济逐渐融入全球经济,如果单纯强调“内生发展因素”,从地方封闭的角度研究长三角产业的竞争优势,就很难把握区域间产业重塑的动态竞争。而一旦把长三角产业集群放入全球视野,便看到长三角经济发展一个全新的景观。

长三角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应该以不同的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价值链每个环节都可以创造和捕捉价值,都存在塑造竞争优势的可能。由于产业类型不同,其价值链构成的具体环节是不一致的,价值链中价值分布情况也大不相同。因此,长三角进行产业集群,要结合产业特征,深入了解所处产业的价值来源和价值分布,并对比不同产业集群在价值链中的定位和价值获取的现状,研究产业集群目前的价值获取特点。同时,创新支持系统核心价值网络层内的企业应从动态方面了解全球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定位,研究价值链中的权利分布和相应的治理方式,充分利用不对称的权利关系,获取资金、技术、知识、信息来提升网络内企业创造、捕捉、保留价值的能力,并利用丰富的外部联系网络找到全球价值链中那些价值增加潜力较大的环节,立足自身区域特色和创新内力,不断向潜力环节跃进,并通过创新支持系统自身的自增强效应和积累效应,保持和强化长三角产业集群在“战略性环节”的竞争优势,提高产业集群所处价值链环节的进入壁垒,最终通过不断调整嵌入价值链的方式获取更多的价值,促进长三角创新型产业集群实现持续升级(见图1—4)。

图1—4 在全球价值链中合理利用外部联系——提升价值获取能力

首先,应从国家政策层面提升全球价值链的整合能力。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措施:一是国家要大力投资于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运输通讯网络的发展。由于交通、通讯网络的建设是长三角产业网络与全球产业网络实现融合的物理基础,因此交通运输通讯系统的高效性和稳定性,对长三角产业集群发展非常重要。良好的交通通讯网络的建设,使长三角与全球生产和分销系统的整合度不断提高,有助于长三角产业网络外部联系的建立,并支撑长三角产业网络在嵌入全球价值链过程中获取升级的能力。二是国家要提供便捷的进口渠道。每个国家或区域都不可能生产出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它们都要利用分工协作,来满足需求和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因此,进口商品的获取和运用,日益成为长三角创新型产业集群出口竞争力的基础,这就涉及国家、区域的进口机构效率的提高和对进口关税的调整,以此来保证长三角产业集群外部资源的便捷和稳定获取,为产业集群网络系统升级提供可靠的供给保证。三是国家要积极消除出口偏见,排除不稳定、间歇式的出口政策,打破各种贸易壁垒,以确保长三角产业集群与全球经济联系的持久和稳定,为升级提供基础。四是国家要积极打通人才获取渠道。由于中国是全球市场的“后来者”,因此不论是专业技术人员还是专业管理人员都比较缺乏。这就要求长三角在积极培养本地人才的同时,加大从国外引入人才的力度,来帮助创新支持的系统内企业得到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力供应。五是省级政府应该建设产业对话平台,帮助本地产业集群内企业,及时跟进国际产业标准,因为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价值实现日益依赖认证体系的建设。它已成为长三角产业网络与全球产业网络联系的纽带。地方政府应该帮助创新型企业在原料标准化、产品质量标准化、技术流程标准化、环境保护标准化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而保证企业的产品在价值实现口径上与国际标准达成一致,加快长三角产业集群在全球市场上的价值实现。

其次,长三角地方政府要为本地创新支持系统提供升级的商业支撑政策。一是鼓励和支持创新系统内行业协会、商业协会的建设。通过行业协会或者商业协会的建设,来给予企业间、企业与区域内其他经济行为主体间,各种正式和非正式联系的支撑。同时,提供海外市场的信息情报服务,协助创新系统内企业及时、快速、便捷地获取知识和信息,为本地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网络中捕捉价值提供保证。二是地方政府通过建设和发展培训部门、公共或私营的技术中心等专业服务部门,来为创新系统内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和技术能力的支撑,并通过长期的贷款和资本投资来协助创新型企业的运营,为地方产业集群创新支持系统的升级提供金融支持。

再次,从企业层面来看,要促进长三角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创新支持系统升级,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长三角产业集群核心价值层内的企业,应该积极扩展全球联系,通过本地产业网络与全球产业网络的衔接,突破自身的锁定。只有充分融入全球产业网络,才有可能真正参与全球竞争,也才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内吸取知识和信息,最终突破锁定、激发创新、获取价值、实现升级。二是创新型企业应利用自身原有的产业基础,形成良好的产业配套条件,吸引全球价值链当中的领先公司进入长三角产业网络,并促进自身与领先公司的互动。这样,本地企业就可以利用多维的外部联系,充分获取充足的知识和信息,激发创新,提升创新支持系统升级的内力。同时,在与全球领先公司的互动过程中,本土企业要积极承接领先公司的技术转移和资金支持,利用领先公司良好的销售渠道,进入国际市场,快速实现自身的“产品升级”和“过程升级”。三是创新型企业要提升自身在价值链“生产制造环节”的价值获取能力。长三角大部分产业集群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生产制造环节”。集群内的企业应该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同时,不断调整自身的市场战略、技术战略和产品战略,从而努力提升自身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并通过高品质的制造服务来提升整个地方产业集群实现“功能升级”的潜力。比如,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灵活的供货体系,都有助于地方产业集群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四是要实现市场的多样化。如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三角大多数产业集群以半层级关系嵌入价值链。领先公司对价值链的治理,容易帮助地方产业集群实现“产品升级”和“过程升级”。但是由于地方产业集群的“功能升级”威胁到全球领先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往往受到限制。因此,地方产业集群内企业自身要积极搜寻市场渠道,同时要积极利用地方贸易协会和行业协会提供的市场情报,拓宽自己产品的市场,有意识地使产品供给的客户实现多元化。这样集群内企业,不仅可以分享多元外部联系所带来的广阔的学习通道,同时受领先公司控制的程度也将大大减小,有利于长三角产业集群实现“功能升级”。五是创新型企业应该提升在价值链当中的学习效率。长三角企业应该培育自身的“跨链条学习能力”。长三角产业集群在嵌入不同治理类型的全球价值链过程中,将面对不同客户并提供不同的生产和服务。集群内企业可以实现跨价值链学习,把在一条价值链中获取的信息、知识和经验,运用到另一条价值链当中,从而使企业获取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最终改变自身与全球领先公司之间的关系,改变价值链的治理模式,推动长三角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支持系统的全面升级。

参考文献

[1]包卿.全球和地方交互治理下的集群产业升级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陈柳钦,黄坡.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基于外部性视角[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段小华.促进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关联[J].中国科技成果,2004(19).

[4]顾松年.创新驱动科学转型五题——论抓创新与转方式、促转型的相互联系[J].现代经济探讨,2012(1).

[5]郭熙保,王翊.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历程[J].当代财经,2001(4).

[6]洪银兴.产业创新与新增长周期[J].经济学动态,2009(10).

[7]洪银兴.向创新型经济转型[J].江南论坛,2010(1).

[8]洪银兴.江苏: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转型升级[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4).

[9]洪银兴.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J].当代经济研究,2010(12).

[10]洪银兴.以创新支持开放模式转换——再论由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J].经济学动态,2010(11).

[11]洪银兴,范燕青.科教资源相对缺乏地区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常州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启示[J].江苏社会科学,2011(3).

[12]洪银兴.科技金融及其培育[J].经济学家,2011(6).

[13]梁琦.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及其国际比较[J].世界经济,2004(12).

[14]毛新雅.中国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经济增长效应研究[J].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5]聂平香.2010年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评述及展望[J].国际经济合作,2011(7).

[16]宁志一.论八十年代中国乡镇企业的崛起[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5(2).

[17]裴长洪.生产技术与国际分工的分析——一种关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原因的解释[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7).

[18]孙秀兰.乡镇企业大发展的原因探微[J].党政干部学刊,1996(3).

[19]王方,全伟.“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及产业结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4(1).

[20]王磊,安同良.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技术创新[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1]王雷.长三角本土代工企业竞争战略演变驱动力及实现路径——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11).

[22]王志华.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同构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3]魏清.金融资源流动与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研究[D].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4]文嫮.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中国地方产业网络升级机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5]夏琛桂.我国长三角都市圈人才集聚、扩散与共享的模型和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26]杨轶.试论创新驱动型产业政策[J].改革与战略,2008(2).

[27]姚敏.论苏南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28]于树江.集群式产业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29]曾芬钰.长三角区域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演变轨迹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30]张聪群.论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及其结构[J].学习与探索,2007(4).

[31]张荣昌.东部乡镇企业战略创新——以宁波乡镇企业为例[J].经济管理,2001(9).

[32]赵鹰.FDI集群研究:以长三角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33]周琴.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一般理论及其对长三角的应用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0.

[34]朱涛.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合作创新的理论分析[J].经济经纬,2007(3).

[35]朱杏珍.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行为机制分析[J].经济论坛,2006(6).

[36]朱永.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