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运营:布局策略+经典案例+实战技巧
- 马彦威
- 3737字
- 2020-08-27 20:40:10
1.3 分答上线20天获风投估值过亿
分答(于2018年2月更名为“在行一点”,为叙述方便,后文中仍以“分答”代称)是在2016年上线的一款手机App,它的主要功能是付费语音问答,在2016年分答刮起了一波语音问答的狂潮。它可以让用户在平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明星和各行各业的大咖,然后向他们提问,他们会通过语音的方式用一分钟时间来回答用户的问题。也可以让在某些领域有知名度的用户设置自己回答问题的价格,他们通过帮助其他感兴趣的用户解答问题,来获取报酬。
2016年5月15日分答上线,24天后姬十三便在朋友圈分布消息:“在行和分答完成A轮融资,估值超过1亿美元。”那么分答这一现象级产品怎么会有这么强大的爆发力?我们来一探究竟。
1.3.1 名人+话题刷屏朋友圈
分答刚发布,创始人姬十三便邀请王思聪入驻分答。王思聪在分答的身份是“网红、投资人和哲学家”。之后的一天时间内,作为“首富”王健林的儿子,王思聪在分答上也成为最赚钱的人,他在分答上回答了32个问题,赚了20多万元。
其中,关注度最大的一个问题是:“请问作为亚洲‘首富’的儿子,您的人生还有什么买不起的?”王思聪的回答:“有得卖就买得起,从哲学角度来看,爱情、自由、尊严没得卖,也买不来,生活在中国,就不会去买那些过于奢华、引起民愤的东西。”因为“偷听者”多,这个问题的提问者当时也赚了不少钱。
姬十三在分答发布会上说:“王思聪一直希望分答能够走上一条更好、更专业、服务用户的道路,这个看法和我们的观点是高度一致的。”
姬十三邀请王思聪的这一做法无疑是正确的,王思聪的回答引来了无数媒体的争相报道,“分答”瞬间刷爆了朋友圈。之后章子怡、汪峰、罗振宇、史航等数百位明星大V(经过个人认证并拥有众多“粉丝”的微博用户),以及像李银河、梁冬、蒋方舟这样的行业名人纷纷进驻分答,分答云集各类明星大咖,这给分答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关注度。
在分答上线短短42天后,姬十三在北京召开了发布会,在会上姬十三公布了一些分答取得的成绩:“分答上线短短42天,积累了超过1000万授权用户。付费用户超过100万,平台共产生50万个语音问答,交易总额超过了1800万元,每日付款数超过19万次,复购率达到43%。在1000多万用户中,医学领域答主5028人,教育类答主4366人,职场导师3371人,科研科普工作者共计1881人。除此之外,申请入驻分答的机构已有超过800家,包括如世纪佳缘、罗辑思维、简单心理、汽车之家、联想服务、Keep等一批公号。”
因为分答使用方便,不需要填太多的资料,也不需要线下约见,更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就可以回答“粉丝”提出的问题,与“粉丝”们进行互动。所以能够吸引不少明星入驻。
另外,有不少用户被分答吸引,正是明星大V引爆话题的结果。因为,明星大V都有自己庞大的“粉丝”群,很多明星和行业大佬也都会在微博上发布自己的分答二维码。
分答的成功,无疑让我们联想到微博。微博也是借助名人效应来吸引普通用户的。由此可知,普通大众与名人之间的交流有三个阶段:资讯→微博→分答。
在这三个阶段当中,“粉丝”与偶像的距离在不断缩短。最开始,“粉丝”通过电视媒体或娱乐杂志来了解偶像的动向;之后,借助微博等新媒体就能够看到偶像分享的信息、动态,而且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评论;如今,“粉丝”借助分答可以直接向偶像发出提问。
总之,名人自带流量与时尚话题相结合,能够迅速刷屏,引爆朋友圈,吸“粉”无数,从而为“粉丝”运营奠定雄厚的人群基础。
1.3.2 用户运营功不可没
分答之所以能够借助明星和话题刷屏朋友圈,与其出色的用户运营密不可分。分答的用户运营有四个策略,如图1-5所示。
图1-5 分答用户运营的四个策略
首先,讲究最小成本精益迭代。
分答产品总监曾说:“研发分答的想法是在讨论知识交换平台中产生的。”从想法确定到产品正式发布,研发团队仅仅用了一周的时间。最初上线的版本,界面简约,功能独特,虽然只有“提问”和“偷听”两种功能,但基本满足了用户的核心需求。这种方式被称为精益迭代模式。它的核心是MVP,即利用最少的资源、最短的时间和最高的效率来做出最具有可行性的产品。
大部分创业者在创业时的想法都是灵光一闪,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产品投放到市场上,验证产品是否有市场。为了验证产品是否有市场,通常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初始版本出来,来看用户的反馈,如果反响良好,我们就可以继续开发产品;如果用户反馈不太好,也可以及时对产品进行改动,或者直接舍弃,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分答就是如此,在分答公布后,运营团队通过各种渠道,邀请了一些行家来使用。先在部分渠道上线这个产品,结果很快刷屏朋友圈,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大大超出了团队的预期。之后分答大力寻求产品功能的更新迭代,如图1-6所示。
图1-6 分答功能迭代一览
在分答发布第一版之后,分答版本的更新速度之快令人称奇,甚至达到了每天三次更新新版本的速度。之所以能够快速迭代,是因为良好的产品形态的选择。分答的初始版本不是独立的App,而是基于微信的一个H5页面,就是在公众号上进行通知、支付等服务。相比于手机App,用H5页面进行形态功能开发具有以下几个好处。
(1)用户使用成本低:不需要费时间下载客户端,打开微信服务号就可以使用。
(2)开发成本低:如果开发手机客户端就需要考虑iOS、Android两大操作系统,工作量大,而且还有各种适配问题。
(3)迭代成本低:不需要专门去应用市场更新版本,那样还得让用户下载安装包才能使用。直接在终端进行更新就完成了版本更迭,用户对迭代没有感觉。通过H5页面进行研发,入口虽然深,但可以降低各种成本,减少费用。
所以,初创产品必须要讲究产品的精益迭代。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追求产品的更新换代,满足用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其次,尽可能降低用户使用门槛。
分答十分注重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它只设计了两个核心的功能——“60秒语音回答”和“偷听收益问答者平分”。这种操作就极其简单,用户使用起来也得心应手。
另外,分答的沟通方式也经历了从见面到电话、短信、微信文字再到微信语音的变化过程。分答借用微信语音的沟通方式立即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对于明星大咖的“粉丝”来说,语音的方式也让他们感到更加亲切和真实,这也是分答为什么把宣传口号从“值得付费的语音问答”变成“上分答,听他亲口说”的原因。
分答的60秒语音回答也有很多好处:比打字更加省力,不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约谈。由于60秒的限制,回答者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话语更凝练,找出问题答案的要点;提问者也知道回答时间短,不会对答案的深度有过高期望。
降低使用门槛的案例还有很多。例如,奇虎360通过免费使用正版杀毒软件来降低门槛,使自己的杀毒软件增加了几亿的用户;安卓系统通过让手机厂商免费使用安卓来降低门槛,使自己的手机系统占领了83.7%的市场份额(美国IDC预测数据)。
在当今用户至上的时代,这种使用门槛的降低能吸引到更多的用户。
再次,遵循共赢的原则。
在分答的用户角色里,只有两种类型:一方是回答者,另一方是提问者,他们实现了知识的传递。分答利用“偷听收益,由提问者和回答者平分”这个功能,巧妙地实现了多方共赢,并促进了活跃度,如图1-7所示。
图1-7 分答多方共赢的模式
第一,分答上的用户无论是提问还是偷听都需要付费,也就是花钱买知识,提问者需要花钱,他的问题肯定是他最想要知道的,这样可以过滤掉一些劣质问题,同时偷听者也需要付费,可以筛选掉一批伸手党。这样问答环境就会舒服很多。
第二,分答将知识获取人又划分为了提问者和偷听者两类,偷听者只要花费1元钱就可以获取到知识,促进了知识共享,扩大了知识传播的范围。另外,“偷听”这一功能可以有效地减少回答者对相同问题的不断回答。同时,提问者和回答者都可以获得偷听者带来的收益。提问者可以赚回一点本钱,甚至可以获得盈利,这就能激发用户进行提问的积极性。另外,回答者通常会很乐于把自己在分答上的链接分享到微博、微信或者其他社交平台上,这样无疑为分答做了免费的宣传,吸引了更多的用户,也为分答带来了更多的流量。
第三,分答打着“躺着就能赚钱”和“打造知识型网红”的口号,也吸引了各种知识型的行家纷纷进驻这个产品。分答上的“才华榜”也促使各种大V在自己的朋友圈、微博、微信群里分享自己的分答二维码。由于这些大咖本身就拥有很多“粉丝”,在自己的“粉丝”中他们有绝对的话语权,“粉丝经济”也会带动很多人去使用分答这个产品。“粉丝”以前只能接收到大咖的定向信息,而现在他们只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就可以向大咖提问题。这样的分答平台不仅打破了大咖与“粉丝”之间的信息孤岛,而且还带动了更多“粉丝”向大咖提问。
提问者、回答者、偷听者,所有的参与者都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让分答内部形成了一个循环,用户产生的内容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内容体系,从而实现了共赢。
最后,聚焦优化产品的核心功能。
分答这款产品,总是满足用户最主要的需求。通过优化核心功能,用户可以搜索自己比较关注的行业名人和偶像,然后对他们发出提问,或者偷听他们的问答内容。这样既方便了用户的搜索提问,也有助于分答的推广。
同时,分答主要把核心功能聚焦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帮用户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人,如大V身份认证、才华榜、搜索、收听、专家合集等;另一方面,帮助用户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6小时免费听、我听、问题置顶、问答精选等。正是借助这样的方式,遵循用户至上的运营理念,分答才迅速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