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从“认识你自己”谈起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前399年)是古希腊哲学家。他把德尔菲阿波罗神庙墙上的铭文“认识你自己”,作为自己哲学的重要命题,它标志着古希腊哲学从研究以自然为中心转向以研究人为中心,使哲学研究对象从天上拉回人间。在苏格拉底看来,以往自然哲学家去研究宇宙是怎样产生的,而忽略了研究人间的事务,将眼睛盯着天上的事情,是愚蠢的。因为对客观世界的研究不是要找出某种事物的本原,而是要发现那个使万物井然有序地存在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善”。而“善”不能以对外在的自然界的研究,只能通过人本身的认识来获得。

我们知道,在苏格拉底之前,有的哲学家也意识到研究人自身的问题。例如赫拉克利特认为:不研究人的秘密而去洞察自然的秘密那是不可能的。智者派普罗泰戈拉也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些新思想倾向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内在于早期古希腊哲学家之中,但是从他们哲学研究的主题与方向来说仍属于“古代自然哲学家”系列;而且他们把人理解为感性的人。只有到苏格拉底才把人自身问题明确地作为哲学研究的主题。我们划分苏格拉底哲学和前苏格拉底哲学的重要标志恰恰是在人的问题上。

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就是要人有自知之明,要客观地看待自己。因为只有能够认识自己的人、有自知之明的人,才知道什么事情对自己合适,什么事情不合适;才能分辨自己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不去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从而避免犯错误和祸患。但是那些不认识自己的人,他们既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知道与之交往的是怎样的人,对于这一切都没有正确的认识,不可避免地会陷入错误与祸患。而且我们应该看到,“认识你自己”,人要有自知之明,客观地正确对待自己,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人认识自身比认识客观世界更为困难,因为人作为认识主体来认识自身,这在客观上决定认识的难度。中国古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这个道理。另外是由于人性固有的弱点决定的。人的本性是好大喜功,总是喜欢听嘉奖的好话,不愿意听“逆耳”的坏话。虽然人们都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但实际做起来却是不容易的,即使一些伟人也是如此。

苏格拉底从“认识你自己”,即自知之明出发,得出自知“自己无知”的结论。苏格拉底认为:神是最聪明的,人应该认识自己无知。柏拉图《申辩篇》作了这样的记载:苏格拉底的老朋友凯勒丰求神谕告诉他是否有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德尔菲的神(太阳神)传达神谕回答说:苏格拉底是人群中间最聪明的,没有人比他更聪明了。而苏格拉底却认为自己“没有智慧”。既然是神谕,当然就不可能是谎话,而神为什么这样说,苏格拉底为了解释这个“谜”,便想出一个方法:到各地找有名的政治家、诗人和工匠等人谈话,结果发现他们都自以为聪明,强不知以为知,其实并不是真聪明。而苏格拉底和这些人不同,他认识到自己的无知,这正是他聪明所在,最后苏格拉底明白,神谕的意思是要表明:只有神是最聪明的。神并不是在说苏格拉底,而只是用我的名字作为例子,好像神是要说:人们啊!一个人,要像苏格拉底那样,知道自己无知,这就是最聪明的人。

由于苏格拉底自知自己“无知”,为了要摆脱自己的“无知”,成为有知者,即聪明人,必须到各种公共场合中,同青年、老人、鞋匠、铁匠、智者、政治家们对问题进行广泛讨论、对话,通过这种方法,即“辩证法”,以获得知识与真理。从而开创了哲学理智活动不是“独白”而是一种“对话”的先河。“因此苏格拉底哲学的与众不同之处不在于一种新的客观内容,而恰恰在于一种新的思想活动和功能。哲学,在此以前一直被看成一种理智的独白,现在则转变为一种对话。只有靠着对话式的亦即辩证的思想活动,我们才能达到对人类本性的认识。以往,真理总是被看成应当是某种现成的东西,它可以靠思考者的独自努力而被把握,并且能轻易地传递和传达给其他人。但苏格拉底不再满足于这种见解。……真理就其本性而言就是辩证思维的思想的产物。因此,如果不通过人们在相互的提问与回答中不断地合作,真理就不可能获得。因此,真理不像一种经验的对象,它必须被理解为是一种社会活动的产物。”[1]

“认识你自己”,要从理性上认识你自己,就是要研究人的德性。这是从这个哲学命题必然得出的结论。那么人的德性又是什么?苏格拉底认为,一个有智慧有知识的人,才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并且能够在实践中成为有道德的人,由此他提出一条重要原理:“美德即知识。”美德即关于善的概念的知识,一个人有善的知识就有德,无善的知识就无德。善出于知,恶出于无知。苏格拉底还认为,智慧或知识的能力是神赋予人的灵魂的本性,灵魂能够实现自己的本性就是知识,也就是美德。反之,人如果愚昧无知,就必然坠入恶行。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明确表明理性知识在人的道德行为中的决定作用,从而在古希腊乃至整个西方哲学中开创了理性主义道德哲学。

既然美德即关于善的知识,那么苏格拉底说的“善”又如何理解?这里我们不妨列举苏格拉底的学生色诺芬《回忆录》中,关于苏格拉底与欧提德谟斯的一段对话。欧提德谟斯问苏格拉底:什么是善行?苏格拉底反问道:盗窃、欺骗是善行还是恶行?欧提德谟斯答道:是恶行。苏格拉底又问道:欺骗敌人是恶行?欧提德谟斯答道:是善行。不过我说的善行是指对朋友,而不是对敌人。苏格拉底又问道: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如果你的朋友打算自杀,你盗窃他准备用的自杀工具,这是恶行吗?欧提德谟斯说:这是善行。由此苏格拉底得出结论:既然同一事件、同一种行为,不仅对于不同的人,而且对于同一种人,既可以是善行又可以是恶行,可见具体的有条件的善是不真实的,只有普遍的、永恒不变的“善”的知识,才是真实的,才是真正的知识。

注释

[1]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8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