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跑妖怪的压岁钱

小朋友们都知道有个成语叫“鬼鬼祟祟”。跟鬼并列的祟一定不是什么好东西。没错,祟是一种很可怕的妖怪。这个名字叫“祟”的妖怪全身漆黑,只有两只手是雪白雪白的。最可恨的是,每到大年三十晚上,祟就要出来祸害小孩子,而且害的都是聪明的孩子。

大年三十晚上,各家开开心心吃完团圆饭,渐渐熟睡后,祟就出动了。他从窗户偷偷潜进来,到熟睡的小孩床边,在孩子的脑袋上摸三摸。小孩惊醒后就“哇哇”大哭起来,大人怎么哄都哄不好。天亮后,小孩就开始发高烧,说胡话。过几天,烧退了,可是原本那么聪明的孩子,从此就傻了。不是两眼发直,就是又哭又笑的。肯定是祟很笨,所以它就妒忌聪明的小孩。人们恨死这个妖怪了,吃了年夜饭后,每家每户的大人都不敢睡觉,点亮所有的灯,团团围坐着,守着家里的小孩,因为大人都觉得自家小孩是最聪明的,肯定会招来祟,因此这就叫“守祟”。

可是,祟是妖怪啊,妖怪是有法力的,大人再怎么小心守护,还是防不住祟每年年三十晚上出来害人。

那时候,处州(就是现在的丽水、松阳、缙云、青田、遂昌、龙泉)一带祟妖怪闹得最凶。有一位老员外在皇帝身边做过大官,告老还乡后,就在处州府乡下买了一大块地,建了个庄园,颐养天年。老员外最疼爱他的宝贝孙子,花大价钱请来了名震处州府的武林高手。年三十晚上,老员外家的庄园灯火通明,所有家人都拥在宝贝孙子的卧房里。房间外,家丁们操着家伙团团围住。花园里,那个武林高手穿着隐身衣,拿着宝剑,埋伏在草丛中,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卧房。

夜深了,吃过元宵后,宝贝孙子甜甜地进入梦乡了。“梆梆梆”,更鼓敲过三下,正是半夜三更的时刻,突然,房上瓦片“哗啦啦”一阵响,一阵疾风掠过后,所有的灯都被吹灭了。漆黑中,人们只听见窗户纸被“哗啦”撕裂的声音,紧接着,就听见宝贝孙子的尖叫声。大家乱作一团,拥上前去。这时,那个埋伏在花园里的武林高手又听见房顶传来了“嗖嗖嗖”的劲风声。“不好,妖怪要逃——”武林高手脚尖一点地,施展轻功,跃上房顶。

房顶上的瓦片被月光照得明晃晃的,可哪里还有妖怪的影子。老员外的宝贝孙子呢,被妖怪摸了三下头,从此只会“嘿嘿”傻笑了。

老员外费尽心思,却还是没能保护好孙子。可大人们除了守祟,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没想到几年后,祟妖怪的法力就被破了。连武林高手都防不住祟妖怪,究竟是何方神圣,又是用了何等高超的武功废了妖怪的法力呢?让人想不到的是,打败祟的是一对普普通通的老夫妻。

一对姓管的夫妻在处州府城里开了一家酱坊,五十来岁时,才生了个儿子。老两口宝贝得跟什么似的,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就这么小心翼翼地把孩子养得又健康又活泼。

大年三十,一家人吃过年夜饭,夫妻俩就提心吊胆地求菩萨保佑:害人的祟啊,可千万别到我家来啊;又点亮屋里所有的灯,老两口目不转睛地盯着宝贝儿子的小床。

那个白白胖胖的小男孩呢,他可不知道可怕的妖怪就要来了,正顾自己玩得开心。一会儿转转爹做的竹蜻蜓,一会儿又摇摇娘买的拨浪鼓,玩累了,就扯过家里写春联剩下的一张大红纸,把爹娘给的八个铜板包起来,塞枕头下面,躺下时美美地想,明天一早用铜板买糖吃。这么想着想着,就进入梦乡了。

老两口可不敢合眼,仍然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儿子,就这样一直守到后半夜。老两口也有点撑不住了,上下眼皮正打架呢,突然,听见窗外“呜呜”地刮起一阵怪风,窗户纸“啪啪”地响,接着,屋内的蜡烛全灭了,一片漆黑。

妖怪来了!老两口想扑上去护住儿子,可就是动不了身;想喊,也喊不出声,原来是被妖怪施了魔法。黑暗里,全身漆黑的妖怪就像是隐了身一样,老两口只看到一双雪白的像骷髅一样的手撩开蚊帐,向儿子的脑袋摸去……老两口心里那个急啊,但毫无办法,眼睁睁地看着儿子就要遭殃。突然,“嗖”一声,就见儿子的枕边迸出一道白光,“刷”地向妖怪射去。妖怪“啊”一声惨叫,缩回了白森森的双手,“啊呀啊呀”地尖叫着逃了出去。

妖怪一走,老两口就能动了。两人急忙点亮灯,拥上去一看,小家伙睡得正香呢,脸蛋红扑扑的,啥事儿没有。夫妻俩正奇怪呢,在儿子枕头底下摸了摸,除了一个红纸包,什么也没有啊。

第二天,儿子起床,仍然是个活蹦乱跳的聪明孩子,拿着枕头底下的红纸包,蹦蹦跳跳买糖去了。老头子一拍大腿,明白了,原来这祟妖怪怕红纸包啊。

老两口赶紧把这事说给邻居听,之后又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了全城。从此以后,每年大年三十,大人们就用红纸包上八个铜钱,压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果然,一夜过去,家家户户的孩子都平安无事,祟妖怪再也不敢来害孩子们了。

为什么这么可怕的祟妖怪会怕包着铜钱的红纸包呢?大家百思不得其解,城里有位老先生捋着山羊胡说,这八个铜钱啊,是八仙变的。八仙看到祟专门祸害聪明的孩子,实在是忍无可忍,就变成铜钱帮助孩子们打败祟妖怪。

于是,人们就把年三十压在孩子枕头下的铜板叫作“八仙钱”。又因为这八仙钱能镇住祟妖怪,所以又叫作“压祟钱”。

自从有了压祟钱,祟妖怪再也没有出现过。而每年大年三十,父母用红纸包着零钱压在孩子枕头底下的习俗一直流传到了今天。因为“祟”和“岁”同音,渐渐地,“守祟”就成了“守岁”,“压祟钱”也被称为了“压岁钱”。

世界上当然没有什么祟妖怪,可是春节拜年时,长辈们还是会给晚辈准备压岁钱,其中寄托着长辈对孩子们的无限祝福呢。

小链接

南宋都城临安的洗儿钱

看了压岁钱的故事,我们知道,古人以为小孩半夜惊哭是因为招惹了妖怪,而铜钱是震慑邪气的,所以要把铜钱压在孩子的枕头底下“压祟”。渐渐地,人们就发明了一种上面刻着吉祥图案,只用来“压祟”而不能流通买东西的铜钱,称为“压胜钱”。

《梦粱录》里有关于南宋都城临安“洗儿钱”习俗的记载。小孩满月时,外婆家要准备上面绘有彩画的铜钱、蜜饯水果等送到外孙(女)家,给孩子讨吉祥。这种绘有彩画的铜钱就叫“洗儿钱”。后来,“洗儿钱”慢慢被印有图案的糕饼替代。用来制作糕饼的雕花模板,传说就是从“洗儿钱”发展演变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