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分层研究:客观与主观的双重维度
- 秦广强
- 3352字
- 2020-08-29 04:46:18
第五节 多元范式的理解认知与学术取向
本章的中心理论目标在于厘清阶级、地位群体与职业这三大竞争性分层视角的理论边界、系统关联及其在多维分层模型中的相对位置问题。站在一个广义的立场上,我们认为,关系取向的经济群组、荣誉与声望界定的“社会圈子”和基于劳动技术分工的社会经济文化体构成了阶级、地位与职业这三种视角的内在理论“硬核”。三者各有其独特的理论性质、适用范围与解释逻辑。而从内在关联上看,三种分层维度之间均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韦伯提出了经典的“阶级与地位群体二分”的关系命题,让后世学者在“保留区分”和“弥合裂痕”之间争论不已;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决定的阶级和荣誉声望界定的地位都能在职业结构中寻找到根基,因为在很多学者看来二者分别抓住了职业的不同维度。
有关分层研究视角的归纳、分类也是多维度的,使用类别与连续、关系与等级、真实与名义等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分层模型。试图将所有分层模型统一到一个哪怕十分复杂的框架之内都是异常困难的,因为任何综合框架显然都无法做到完全有效地弥合分歧,整合异议。但是,多维分类框架整合的理论努力本身是有益的,不同分层视角的相对位置、适用范围和比较优势能给人以重要的理论启示。
以阶级、地位群体、职业为代表的各分层维度之间及其内部显然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竞争性关系格局,而对于社会分层的基本性质、价值取向、解释逻辑和未来趋向等基本问题,也形成了不同甚至是相反的论断,这些共同构成了分层研究多元化的理论范式。进一步地,人们依然会形成如下一连串的追问:对于这些在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对人们的经历和行动构成影响的分层形式,如何从根本上理解它们的多元化起源问题?它们的适用范围及相对重要性如何?我们应以何种学术态度和实践行动面对这些截然不同的分层范式?
第一个问题并不构成一个特别的难题,分层视角的多元化甚至是研究取向的碎片化,更多地可以从以下根本性经验事实中加以理解,即决定成员社会经济地位的要素、机制具有多元性,且这些决定因素与机制总是相互交织在一起。因此,尽管大部分研究者意识到了分层视角的多元性及竞争性格局,但是他们会因立场或目的的不同而认为某一方在解释上具有优先权。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借助索伦森从理论抱负水平的角度区分的三种分层概念类型进行回答(Sørensen,A.B.,2000)。第一类概念的解释力度和理论抱负水平最低,它提供了依据某一维度或某些维度区分的纯粹的名义类别,并且能够被用来显示生活条件和生活机会上的不平等,或者在态度和行为上的群体差异。前文综合框架中等级与名义取向交叉的诸多分层维度分属于这一层次。在此基础上,第二类概念描绘了某一位置集合的轮廓,位置占据者被识别出是构成了具有实证意义的集合体,关系取向的阶级模型都因提供了一个结构性位置而揭示了不平等的持久性、结构性根源,因此都达到了第二层次的理论抱负。第三类概念同样指定了一些集合体,这些集合体的利益总是处于结构性地相互对立之中,因此被引导着参与到彼此间的冲突中。在上述综合框架中,马克思传统的阶级分析达到了这一层级,从共同体形式和“社会封闭/排斥”机制的角度来看,韦伯意义的地位群体也可以加入这一行列。
对于第三个问题,我们认为,分层研究中不存在单一、正确的研究取向,也不存在唯一可行的概念及测量手段。一个合适的立场在于,坚持认为“某些特定的概念与测量会比其他概念和测量更加适合于分析特定的问题和主题”(克朗普顿,2011:14),即秉持一种分析上的“分离主义”与“相对主义”的态度,寻找并确立适合不同经验议题的分析路径及其比较优势。
分层研究中存在多种竞争性的视角和多元化的解释逻辑,相互之间既有区别对立,也有交叉重合,各视角内部的状况同样如此。对此,可取的学术态度在于,接纳并认可不同立场的多元性存在及其相互间差异性、竞争性的关系格局,非此即彼、孰优孰劣的争论并无实质性意义,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何种层面、何种意义与角度上开展分层与不平等研究。当代中国的群体分化与社会不平等的表征、缘由及其后果等议题(职业地位获得、收入、教育、消费模式、生活方式、社会态度、价值观等)是纷繁复杂的,应该从研究对象、分析层次、内在思路、解释逻辑、效度检验等方面着手寻找并确立适合于不同经验议题的分析路径。唯有如此,才能不仅有助于提升各分层视角的理论力量,而且有助于多元分层范式的拓展,彰显不同概念工具的独特分析价值。
参考文献:
戴维·李、布莱恩·特纳主编,2005,《关于阶级的冲突——晚期工业主义不平等之辩论》,姜辉译,重庆出版社。
格伦斯基编,2005,《社会分层》,华夏出版社。
克朗普顿,2011,《阶级与分层》,陈光金译,复旦大学出版社。
赖特,2011,《阶级分析方法》,马磊、吴菲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
李春玲、吕鹏,2008,《社会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路路、陈建伟、秦广强,2012,《当代社会学中的阶级分析:理论视角和分析范式》,《社会》第5期。
李强,2008,《社会分层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秦广强,2017,《阶级、地位与职业:竞争性分层视角的理论定位及内在关联》,《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秦广强,2018,《社会分层研究中的多维视角与多元范式——兼论国内范式转换及反思》,《理论月刊》第6期。
秦广强、李路路,2013,《从“经济决定”到“权威支配”:阶级研究的理论转向及内在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6期。
韦伯,1997,《经济与社会》(上、下册),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
沃特斯,2000,《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
Baron,James N. and Bielby,W.T. 1980. Bringing the Firms Back in:Stratification,Segmentation,and the Organization of Work.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737-765.
Blau,Peter M. and Duncan.Otis D. 1967. 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 New York:Free Press.
Chan,T.W. & Goldthorpe,J.H. 2004. Is There a Status Order in Contemporary British Society?European Sociology Review,5:383-401.
Chan,T.W. & Goldthorpe,J.H. 2007. Class and Status:The Conceptual Distinction and Its Empirical Relevanc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512-532.
Dahrendorf,Ralf,1959,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Industrial Society.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Davis K.,Moore W.E. 1945. Some Principles of Stratific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0(2):242-249.
Ganzeboom,Harry B.G.,Graaf,Paul M.De and Treiman,D.J. 1992. A Standard International Socio-economic Index of Occupational Status,Social Science Research,1:1-56.
Goldthorpe & Marshall,1992. The Promising Future of Class Analysis:a Response to Recent Critiques. Sociology,26:381-400.
Goldthorpe,J.H. 1983. SocialMobility and Class Formation:On the Renewal of ATradition in Sociological Inquiry,Casmin Working Paper 1,Mannheim/Amsterdam.
Goldthorpe,J.H. 2002. Occupational Sociology,Yes,Class Analysis,No:A Comment on Grusky and Weeden’s Research Agenda. Acta Sociologica,3:211-217.
Goldthorpe,J.H. 2007. On Sociology.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rusky,D.B. and Weeden,K.A. 2001. Decomposition Without Death:A Research Agenda Forthe New Class Analysis. Acta Sociologica,3:203-218.
Grusky,D.B.,Sørensen,J.B. 1998. Can Class Analysis Be Salvaged?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5:1187-1234.
Hollingshead,A. 1957. Two Factor Index of Social Position. New Haven,Connecticut(mimeo).
Hout M,Brooks C,Manza J. 1993. The Persistence of Classes in Postindustrial Societies. International Sociology,8(3):259-277.
Lockwood,D. 1958/1989. The Blackcoated Worker. London:Allenand Unwin.
Marshall,G. 1991. In Defence of Class Analysis:A Comment on R.E.Pau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114-118.
Ossowski. 1973. Images and Concepts of Class. In Giddens,A. 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ies.
Parkin,F. 1971. Class Inequality and the Political Order. New York:Praeger.
Rose,D. and Harrison,E. 2007. Social Class in Europe:An Introduction to the European Socio-economic Classification. London:Routledge.
Sørensen,A.B. 1991. On the Usefulness of Class Analysis in Research on Social Mobility and Socioeconomic Inequality. Acta Sociologica,2:71-87.
Sørensen,A.B. 2000. Toward a Sounder Basis for Class 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5:1523-1558.
Tumin M.M. 1953. Some Principles of Stratification:A Critical Analysi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8(4):387-394.
Wright,E.O. 1979. Class Structure and Income Determination. NewYork:Academic Press.
Wright,E.O. 1980. Class and Occupation. Theory and Society,1:177-214.
Wright,E.O. 2002. The Shadow of Exploitation in Weber’s Class Analysi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832-853.
[1] 本章部分内容曾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和《理论月刊》(2018年第6期)上发表。
[2] Cambridge Social Interaction and Stratification Scales的简称,也称为“社会互动距离量表”,由不同职业成员的社会互动差异状况确定的社会阶级或地位群体量表。
[3] 根据亲密友谊界定的31个地位群体(即大的职业类别),每个群体由地位相近的细类职业构成。
[4] 功能主义有两层意思:一是职业群体本身由劳动分工中功能相关的人群构成;二是工业化的功能需要所决定的相同职业结构及职业评价。
[5] “霍林谢德社会位置双因素指数”(Hollingshead Two Factor Index of Social Position),一种与邓肯的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相似但又不同的社会位置划分方式,20世纪50年代末及60年代在美国社会学界较为盛行。其版本有三因素的社会位置指数和双因素的社会位置指数两种形式,得到广泛应用的是双因素指数形式。基本的程序是,将成员职业地位、受教育水平转化成量表式得分,职业地位和受教育水平得分均在1~7分;之后职业地位得分乘以7而受教育程度得分乘以4,将两分值加总后得到一个取值在11~77分的总得分,最后按照分数划分出5个社会阶级(social class)。
[6] 一个包含36类、有着等级连续特征的职业地位和声望量表。
[7] 格伦斯基等人的分类框架使用的维度分别为等级与类别、聚集与非聚集、真实与名义,本章中使用的三个维度更多的是为了沿用上文的归纳概括,该框架在前两个维度的使用及内在填充上与格伦斯基的观点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