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转型视域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比较研究
- 蒋平
- 2192字
- 2020-08-29 05:01:25
前言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自20世纪末发展至今,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当时是受到了网络市场利润的驱使,还是受到了信息技术力量的推动,又或是面临传统课程发展的制度瓶颈,中美高校网络课程一路走来可谓历经艰辛。直到最近几年,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的兴起才将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潮期。学术界和媒体同时以铺天盖地的广告营销方式,对网络课程引发的高等教育数字化革命进行广泛宣传,重点介绍网络课程如何激发了在线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赢得了怎样良好的社会声誉,甚至提出网络课程构筑的虚拟大学将会引领未来大学的发展方向,传统实体大学正在走向衰亡。中美两国政府积极响应MOOC带来的影响力,不仅大规模地发展网络课程,为网络课程开发搭建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合作平台,而且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将高等教育信息化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地位。如果继续按照惯常的技术逻辑去考察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那么注定在研究思路上很难有突破和创新。因为技术已经成熟到网络课程的在线教学与在线学习可以不限时空,“随心所欲”。从麻省理工学院倡导“知识共享”的理念,提出“公开线上课程”计划,到MOOC平台仍然继续坚守“免费”、“开放”与“共享”原则,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主流价值取向好像不曾改变,但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却越发复杂而多元。因此,知识转型理论无可非议地成为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深刻动力。以知识转型为研究视角来分析比较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既缘于教育改革本身与知识转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在逻辑关系,又是由于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植根于知识转型的社会背景,发展过程中的很多基本特征反映了知识转型的内在要求。
但是,要为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比较研究寻求知识转型理论支撑的有力证据并不是轻而易举之事。不仅要从已有研究的文献资料中进行系统性、分类化的概括归纳,找寻出知识转型与网络课程相互作用的初步证据,而且要辩证地分析技术力量与知识转型哪个要素对考察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更大。本书按照“研究基础→事实呈现→理论探索”的研究思路,利用历史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既对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及技术影响进行了历史阶段划分,又对知识转型相关理论进行了整合和提升,建构出新的知识转型理论分析框架。从中分析得出技术逻辑用于解释和指导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具有不适合性,经过一番“理论探索”,最终寻求到知识转型理论支撑的充分证据。以“事实呈现”的方式描述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演变历程及概况,不仅是要说明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如何走向融合,成为“竞相争艳”的对手和伙伴,而且要为后续知识转型理论的实践推进提供事实依据。那么,如何对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进行具体化的比较研究呢?本书依据“实践考察→问题反思→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从知识转型衍生的制度逻辑中考察了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趋同性和差异性。趋同性包括:出现了由计算机网络构筑的虚拟世界,知识生产数字化明显;推行“项目驱动”式发展路径,以知识协议为重要原则;“现代知识型”向“后现代知识型”转变,“无形学院”的团队合作十分普遍。这种趋同性特征符合知识转型内在制度的要求。差异性特征受到知识转型外在制度的影响,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在政策导向、基本路径、运行机制和价值立场上存在显著区别。这种宏观意义上的“趋同存异”现象及其制度逻辑也同样发生在中美两国颇具代表性的在线学习平台发展过程中。以美国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Coursera、edX和中国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爱课程和学堂在线为个案,进行对比考察分析发现: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在知识权力控制、知识形态转变、知识协议制定以及组织合作形态等方面存在趋同性,而在发展路径、运行机制、权力地位和角色功能上具有显著差异性。
知识转型理论在实践推进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无论是新旧“知识生产模式”的交替,还是“现代知识型”向“后现代知识型”的转变,都一致地表明了两种不同的“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的“共存现象”和“相互作用”关系。一方面,新旧“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在转型过渡时期共存于同一社会,到底以哪种科学规范或知识规范为标准人们可能难以抉择,这必然引起知识世界的混乱。另一方面,原有“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建构的社会非但不可能对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逐渐确立的科学规范或知识规范表示接受,反而更有可能会进行抵制和反抗,从而试图夺回知识控制的主导权,由此导致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过程中诸多矛盾和冲突的出现。只有当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完全取代原有的“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并为人们所接受时,这种知识王国的混乱状态和矛盾冲突才会自然消失。为此,知识转型的“共存现象”与“相互作用”造成的混乱状态和矛盾冲突必然渗入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开发、建设和运营过程,从而以连锁反应的形式导致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面临共同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在线学习者学习效果不佳,知识市场化引发学术危机,教师难以做出选择以及学分互认和质量评价存在问题。那么,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如何应对知识转型的变革引发的挑战呢?注重课程平台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实现大学与政府、市场三方利益共赢,培养知识、能力与技术相融合的数字化教师和试点推行SPOC课程平台及教学模式将是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
蒋平
2018年5月20日于芙蓉溪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