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进·再出发:40人话嘉定改革开放40年
-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嘉定报社
- 3606字
- 2020-08-29 05:10:58
汽车城:挑战世界的征程已起航
2001年,上海国际汽车城启动建设。荣文伟见证了汽车城从无到有、从优到精的全过程。如今,17年过去了,如果你来到上海国际汽车城,会感觉到处都是汽车元素,你遇到的人也大多从事汽车行业,交流的话题也与汽车相关。
“如今的汽车城不再满足于填补国内的空白,它正在挑战行业、挑战世界。我们克服种种困难,把一片农田改造成为一座生态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人人喜欢的城市,让这里有人文气息,也有面向未来的技术,这值得我们自豪。”荣文伟如是说。
李华成/文 汽车城(集团)公司/供图
人物档案
荣文伟,1968年出生,1990年9月参加工作,管理学硕士学位,工程师、经济师中级职称。现任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获评上海市劳动模范、嘉定区优秀共产党员、嘉定区十大杰出人才。
荣文伟
让汽车成为一业特强
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方向,加上正确的前瞻性布局,这是上海国际汽车城正确的打开方式。
20世纪80年代,上海汽车厂与德国大众在安亭携手,中国汽车规模化生产从这里开始,为“汽车城”的定位奠定了基础。2001年2月的上海市人代会上,上海做出了新世纪的发展战略布局,简称“东南西北”战略,这里的“西”,就是在上海的“西大门”安亭镇建立国际汽车城。2001年4月,上海国际汽车城的构想启动。
在荣文伟看来,把国际汽车城落子于安亭,这是产业的平衡,也是嘉定的机会。当时,上海已经开始转型,汽车被确定为四大产业之一时,正好赶上了汽车广泛普及。“我也是在这个时间来到嘉定,来到安亭,”荣文伟回忆说,“当时,我们定了一个要求:坚持把80%的精力投入到每个项目的前期策划和方案论证中。上海国际汽车城的建设,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当时的艰辛至今记忆犹新。”
在策划阶段,荣文伟和团队成员冒着严寒酷暑,先后考察了长春、广州等国内汽车生产基地,以及德国狼堡、美国底特律等国外汽车产业集聚区,与汽车产业权威专家和国内外著名汽车厂商负责人商谈汽车城的规划。
经过一轮轮的论证研讨,最终形成了重点发展汽车研发、生产制造、教育培训、贸易会展、赛事运动、文化博览等全产业链的构想,撰写完成了《上海国际汽车城总体策划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上海国际汽车城的总体定位和功能设计。
大胆尝试多元开发体制
在建设初期,上海国际汽车城遇到的首要难题,是如何破解政府资金投入有限的瓶颈。“此前,浦东开发为解决资金不足,借鉴了国际盛行的投资形式——BOT方式,形成了一系列成功经验。这也给汽车城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借鉴意义,”荣文伟说,“经过仔细测算、反复推敲,我向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建立汽车城建设基金运作机制的设想,也就是通过测算汽车城建设五年间政府土地开发收益、新增税收作为预期收益,运用银行融资和社会资本投入,解决汽车城开发基础设施先期投入的问题,这个设想得到了各方的肯定与支持。”
通过初创时期政府投入的3亿元资金,嘉定撬动了上汽集团、久事集团、新虹桥、百联集团等市级重量型企业集团共同参与。汽车城开发建设总投入600亿元,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汽车博物馆、F1赛车场、汽车博览公园等一大批功能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
高效,源于体制、机制的创新。汽车城开发初期,没有因循传统经济开发区一元化建设和管理的模式,而是实行市区联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多元开发体制。
同时,在每个项目的建设中,荣文伟与其团队都与中标单位深度沟通,数易其稿,精益求精地完成设计方案。如今,当时策划规划的汽车产业链框架基本形成。随着诸多重大项目的建成,从制造、贸易到休闲、运动,一条由汽车串起来的完整产业链在上海国际汽车城徐徐展开,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代表着中国乃至世界的一流水平,打出了一手漂亮的“世界牌”。
产城融合发展是新要求
随着汽车城产业功能的逐步完善,各类人才进一步集聚,目前已吸引3万多名汽车领域研发人员。如何为市民创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产城融合”发展成为当时面临的全新要求。
于是安亭新镇成为上海国际汽车城的重要功能项目之一,由德国设计师阿尔伯特·施拜尔教授主持设计,采用德国当代的建筑技术标准,为上海国际汽车城提供高品质的核心生活居住区。
“那时,还没有提海绵城市的概念,但现在建成的就是一个符合海绵城市标准的城市。”荣文伟回忆道,“举例说,建设一期中的保温技术标准,到目前还是国内领先的。我们不是要学德国小镇的风貌,而是要学德国小镇的先进理念。安亭新镇就是一个学习德国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当然我们接下来还要学习如何管理。”
关于安亭新镇,还有一件趣事,德国花园城市魏玛的市长在参观安亭规划设计时说:“因为在德国家喻户晓的大众落户安亭,所以许多德国人对安亭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知道这里要建一个原汁原味的德国城镇,德国的城市规划师们兴高采烈。”
安亭新镇确实秉承了德式风貌,绿化率达到60%,路面上看不到电线杆,并集成运用共同沟、集中供能、太阳能、外墙保温隔热等先进技术,追求生态与舒适的统一。目前,在安亭新镇,约60%的小镇居民从事汽车产业,包括来自15个国家的近400名外籍人士,工作地点就在一河之隔的上海国际汽车城。
触手可及的汽车硅谷梦
经过十多年发展,上海国际汽车城已经建成国内产业链最全、研发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汽车产业基地。
2007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对国外多个汽车产业基地考察后,来到上海国际汽车城调研,在高度评价汽车城建设成果的同时,也向嘉定提出更高要求:“汽车产业链完整集聚的区域,国外不是很多,国内更加少见,你们是做得最好的。希望你们立足全局,加快发展,力争做到在国内占领制高点,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我一直在品味这个话,到底什么是制高点?上海要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对汽车城而言,就是从前端的研发设计、人才培养,到后端的汽车文化、展示博览,均能引领中国汽车文化的消费时尚,引领汽车产品的发展走向,这是上海国际汽车城应该承担的使命。”荣文伟说。
汽车城航拍
幸运的是,机遇再一次找到了汽车城。2010年7月,在G20国际清洁能源部长会议上,中国、美国等八个国家联合提出开展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城市的倡议,这无疑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跟上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潮流的重大机遇。
“在国内,我们当时在和深圳、北京等省市竞争国际示范城市的名额。还记得当时,我们精心准备了一天,决定去北京汇报工作,就在火车上最终确定了‘一个基地、两个俱乐部、三个平台、四个中心’的实施路径。”荣文伟回忆道。
2011年4月,国家科技部确认上海为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城市,嘉定区成为国内唯一的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上海国际汽车城先行先试。2015年,汽车城迎来又一个新机遇。工信部批准汽车城申报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试点项目,嘉定正式成为首个国家级智能网联试点示范区。2016年6月,国家智能网联上海示范区封闭测试区正式开园,目前已经完成了场景拓展建设,形成了超过200个测试场景,已成为全国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景最丰富、技术水平最先进和影响力最大的一个窗口。
根据上海国际汽车城核心区发展规划,到2020年,上海国际汽车城基本建成汽车全产业链互动合理、产业创新引领优势突出、汽车文化氛围浓郁、城市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品质国际化社区。届时,年生产总值预计可达740亿元,新能源、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规模达1000亿元,企业技术中心数量超过100家,研发、创新投入达到400亿元左右。
未来,遵循关于精准转型、精美成长的发展路径要求,上海国际汽车城的产业与城市发展也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形成“一轴、两圈、三带、四区”空间布局,即曹安公路发展轴,“环公园”平台与城市服务圈和“环同济”知识与创新经济圈,轨道交通带、墨玉南路带和博园路带,汽车创新港、同济科技园、核心区CBD区、安亭新镇(二期)四个区域。
过去30年,是汽车改变了嘉定;未来30年,嘉定要为汽车的改变做出贡献,打造世界级的汽车产业中心。“我希望,我们能够在嘉定、在上海,打造一个汽车产业的硅谷。”荣文伟在采访结束前,给了我们在场所有人一个触手可及的梦。
相关链接
2001年9月2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按下打桩机的按钮,上海国际汽车城全面开工建设。
2009年6月28日,嘉定设立新的安亭镇(撤销安亭镇、黄渡镇建制),新的安亭镇域为89.28平方公里,加上上海国际汽车城产业园,汽车城区域总面积为98.78平方公里。其中,上海国际汽车城核心区,由12平方公里扩大至25平方公里。
2011年4月,国家科技部确认上海为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城市,嘉定区成为国内唯一的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
2015年,国家工信部批准汽车城申报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试点项目,嘉定正式成为首个国家级智能网联试点示范区。
2016年6月,国家智能网联上海示范区封闭测试区正式开园。
2017年,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中国汽车产业基地竞争力排行榜”上,上海国际汽车城以0.975分(满分为1分)的综合竞争力指数位居全国第一。
2018年,嘉定发出了第一张国家智能网联上海示范区道路测试牌照。
来源:上海国际汽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