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熟人社会: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深描
- 陈柏峰
- 544字
- 2020-08-29 05:32:22
第一编 风土民俗
本编讨论乡村社会的风土民俗及其变迁。
第2章“面子的三层结构”。本章主要从村庄生活视角解读“面子”的具体含义。“面子”的语境化意义有着三层结构,分别反映村民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个体与村落社区之间的关系、村落社区与基层市场区域之间的关系。
第3章“面子竞争及其异化”。在村庄生活的逻辑中,探讨“面子”的语境化功能及其变迁。原子化、小亲族、宗族等几种不同类型的村庄中,“面子”竞争的内容有所不同,“面子”的含义、表现形式、社会控制功能等有着很大差异,它反映了不同类型村庄的不同变迁。
第4章“人情的功能异化”。探讨江汉平原农村人情的名实分离与功能异化。人情的互助功能正在丧失,越来越多的村民借人情的互助之名而行聚财之实,人情维护社会团结的功能也日趋弱化。人情的异化与当前村庄社会变迁密切相关,因为村庄生活越来越缺乏长远预期,人际关系日趋离散,村庄中已不存在结构化的制约力量。
第5章“丧葬仪式的变迁”。探讨火化政策在江西安远推行成功的原因。客家二次葬习俗缓和了火化政策的心理冲击,而传统丧葬的“不卫生”、仪式烦琐的弊端早就让农民生厌,火化政策成为农民摆脱传统丧葬仪式的助力。丧葬仪式的改革一旦被启动,就会不断被嵌入市场经济逻辑中,从而越来越丧失公共性,村庄也因此不断丧失价值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