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熟人社会: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深描
- 陈柏峰
- 2171字
- 2020-08-29 05:32:22
序
作为后世学人不断阐释并与之对话的本土社会学经典,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展示了儒家意识形态规范下的传统乡村社会,构成了不少学者理解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秩序的重要文本。苏力写作《法治及其本土资源》《送法下乡》时,就将费孝通描述的“熟人社会”视为理解乡村法制问题、反思现代法制进程的社会背景。
陈柏峰的这本著作虽以分析《乡土中国》开篇,却并非意在与费老进行理论对话,而是试图在更现实性的乡村社会变迁中建构属于当下的“熟人社会”的理想型,并在风土民俗、阶层分化、人际关系、价值观念、乡村治理等方面逐一展开分析,细致入微地描绘出一幅“从熟人社会到半熟人社会”的乡村巨变图景。全书对“面子”、人情、丧葬仪式、土地流转、农村市场化、派性政治、“气”、“混混”、家庭关系、农民自杀、基督教传播、资源下乡、富人治村等多个主题深入展开研讨,这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乡土中国》所论及的范畴,充分展示出乡村社会结构的多面性以及近三十年来乡村社会变迁的深度和广度。
传统乡村研究一贯注重经验性,具有鲜明的地域代表性特征。书中,无论是对“面子的三层结构”的分析,还是对“人情的功能异化”在江汉平原和浙北农村呈现出不同结果的机制性解释,无一不体现出对乡村社会巨大区域差异的深刻把握。之所以能够体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全书始终秉持观察经验现象、分析经验问题的区域比较视角。
对不同区域差异性的深度比较,不仅可以使研究者发现流行理论解释力的不足,提供新的解释——例如《价值观变迁中的家庭关系》一文,对阎云翔提出的孝道衰弱命题予以农民价值观层面的思考,而且,还有助于研究者对看似错乱的政策实践进行巧妙而合理的解释,例如《丧葬仪式的变迁》一文,解释了为何在祖先崇拜观念广泛存在的江西安远农村,国家推行的火葬政策比其他地区更为成功。这些分析的切入点虽小,却为中国乡村从传统迈向现代过程中出现的纷繁复杂的经验现象提供了解释,还原了一个更为真实的、变迁之中的乡土社会。可以说,这种基于深度田野调研的经验研究路径,无论是对短期的学术创新,还是对长期的学术积累,都助益颇丰。
总体来看,这本著作以我国中西部地区农业税费改革前后的乡村经验现象为基础,着重于分析市场经济对乡村社会内在性质产生的影响。近年来,不仅国家日益加大了对乡村进行资源输入与制度建设的力度,而且随着农民的外流与土地流转市场化水平的提高,资本也纷纷涌进乡村社会,这两者日益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变迁的重要变量。这说明,当前的农村社会已经很难完全以简单的内部视角来理解,需要将财政下乡、政策下乡、资本下乡等更多更为复杂的外部因素纳入经验调查和学理分析之中。此外,随着中西部乡村与东部乡村差距的不断加大,中西部乡村经验也越来越难以涵盖全部的中国农村地区。相比于乡土性的人情、“面子”、家庭等,对东部乡村来说,城乡一体化、阶层分化、村干部行政化、股份制改革、农民抗争等构成了新的有待分析的学术话题。这些都是文集未能涉及的,其中的不少论题也是当前学界尚没有提供有力解释的。
不过,正如书中所言,“半熟人社会”概念的提出最早源于贺雪峰教授对行政村范围内的村庄社会性质的判断,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和框架”。提出概念本身并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新概念能够被用于理解当下的现实。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经验研究来不断扩充和丰富这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正因如此,陈柏峰教授在著作结论中深感理论视角的多元化对理解社会变迁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将政策、制度、法律实践和乡村治理的角度纳入‘半熟人社会’的理论视角”。这恰好是“半熟人社会”这一概念得到进一步深化的重要契机。
相比于陈老师,我进入经验研究的时间较晚,但也有五六年时间,我在全国十余个省份的农村开展了田野调研。经验研究并不放弃专业化的学科工具,但却丝毫不拘泥于既有的理论储备。理论构成了研究者理解乡村社会的工具,而非进入经验世界时的负担。正因如此,每每进入经验之中,调研的同伴尽管学科背景不同,却仍能一同讨论问题。在正式的学术会议场合,也时常有学术同人向我问及调研方法。这使我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同一种学术研究方法,可以适用于多个学科的研究。经验研究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农村社会学,而且对政治学和法学等其他学科也颇有益处。
在我看来,这本著作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以“半熟人社会”概括乡村社会性质变迁的不同面向,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成熟而可供学习的理解经验现象、提炼中层理论命题、扩展学术视野的学术研究方法。陈老师出版该书的一个重要目的或许是试图以此传递这一学术研究方法,让越来越多的年轻学人加入到以问题为中心的经验研究队伍中。
著作的各个部分写于不同时间段,前后跨度恰好有十年。我自2008年起加入陈老师组织的社会科学读书会,接受阅读训练和学术启蒙,算来也有十年时间。读大学时,我便陆续阅读了该书的部分内容,其中的不少论文都是我初学写作时曾细细揣摩过的对象。文集付梓之际,陈老师嘱我作序,虽一口应承下来,心中却仍不免有些惶恐。我深知自己学力尚浅,但这于我却又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更是老师给予我的宝贵信任和学术激励。重阅书中章节,内心难免感慨万分,脑海中更时常闪现自己以往调研写作的种种,读毕,却又仿佛更坚定了未来的道路。我想,最重要的是永远前行在经验研究的道路上,发现更多新问题、解释更多新问题。
2018年2月1日
印子于南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