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隋代洛阳的文学

第一节 隋代洛阳的诗歌

隋代洛阳的文坛,一派荒凉寂寞的景象,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都没有出现空谷足音,当然也没有领军人物。

南朝以来,诗歌的主要形式是五言诗,占统治地位的作品是淫靡浮艳的宫体诗和富丽呆板的宫廷诗,缺乏社会内容和感人力量。开皇十四年(594年),陈朝亡国君王陈叔宝侍从隋文帝登洛阳邙山,作诗歌功颂德,并恳请隋文帝去山东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向上天汇报治国的成功业绩。陈叔宝这首诗云:“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隋文帝嘲讽他说:“以作诗之功,何如思安时事!”[1]这首诗的内容没有跳出宫廷应酬中溜须拍马的路数,艺术性也没有值得称道的地方,而且四句诗竟有四分之一是“偷”来的。中唐诗僧皎然认为创作诗歌时,“偷语最为钝贼”,陈叔宝“日月光天德”句,便是偷了傅长虞《赠何劭王济》诗中“日月光太清”句,“上三字语同,下二字义同”[2]

隋炀帝擅长创作诗文。明代张燮编辑的《隋炀帝集》,卷一中收了隋炀帝的一些诗作。《冬至乾阳殿受朝诗》[3]云:

北陆玄冬盛,南至晷漏长。端拱朝万国,守文继百王。

至德惭日用,治道愧时康。新邑建嵩岳,双阙临洛阳。

圭景正八表,道路均四方。碧空霜华净,朱庭皎日光。

缨珮既济济,钟鼓何锽锽。文戟翊高殿,采眊分修廊。

元首乏明哲,股肱贵惟良。舟楫行有寄,庶此王化昌。

乾阳殿是东都洛阳的宫殿。从诗中称洛阳为“新邑”(新都城),并描写洛阳的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所处的嵩山、洛河环境,以及西周周公设立土圭测量日影等情况来看,这首诗应该是大业二年(606年)所作。这一年的四月,隋炀帝刚刚入居东都,对于新都城的一切都感到新鲜。他在这里欢度第一个冬至日,在豪华的乾阳殿接受各国使者和百官的朝拜,意有所得,形诸笔墨。这首五言古体诗作得并不算好,但四平八稳,皇家气象毕竟还是有些派头的。隋炀帝刚刚当上皇帝两年多,励精图治的主观愿望还是有的,他想要体现“至德”,追求“治道”,感叹自己不够“明哲”,朝中大臣都应该“惟良”,共同努力,达到政治雍熙、国泰民安的境界。

隋炀帝的乐府诗,有《四时白纻歌》二首,其一题为《东宫春》[4],云:

洛阳城边朝日晖,天渊池前春燕归。

含露桃花开未飞,临风杨柳自依依。

小苑花红洛水绿,清歌宛转繁弦促。

长袖逶迤动珠玉,千年万岁阳春曲。

这首诗描写洛阳的阳春景象,词语通俗,含义浅显。前四句用平声韵,后四句用入声韵,而且都是逐句押韵,声韵的变化,增添了一点情趣。

《晚春》[5]一诗这样写道:

洛阳春稍晚,四望满春晖。杨叶行将暗,桃花落未稀。

窥檐燕争入,穿林鸟乱飞。唯当关塞者,溽露方沾衣。

诗中桃花初谢,杨叶猛长,抓住了春日渐尽的时令特征。新燕寻找人家房檐以便筑巢,群鸟飞翔于枝干泛绿的树林间,都写得有些生机。鸟飞用了“乱”字,其众多,其疾速,跃然纸上。收尾似乎写了两句与前面的语境不相干的话,但笔锋一转,翻出一层新意。皇帝心中在挂念着把守北部边塞的战士,他们担负着保卫祖国的重任,无暇享受春日的和煦,夜露打湿了他们的军装,隋炀帝在心中感谢他们。这就使得这首小诗超越了流连风光的狭隘境界,得到了升华。

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隋炀帝在征辽失败后,由洛阳出发巡幸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一半宫女留在洛阳。宫女们哭着挽留他,他不改变主意,作《赐守宫女》[6]诗告别。诗的内容没什么价值,但从形式来看,用韵为下平声“一先”部,平仄和谐,黏对森严,俨然是一首成熟的仄起式首句不入韵的五言绝句。下面将原诗与所要求平仄予以对照,“平”“仄”二字加圈者,为所在部位用字可平可仄。诗句中的“别”字,今标准读音为平声字,古代为仄声字(入声),现在东北方言读作去声,依然是仄声。

我梦江都好,  平仄(起)

征辽亦偶然。  平平仄平(对)

但留颜色在,  仄仄(黏)

离别止今年。  仄仄平平(对)

可见该诗在隋炀帝的作品中又是一格,在古体诗向近体诗转变的过程中,占有一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