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土地上的金蔷薇:俄罗斯文化对近现代东北文学的影响
- 金钢
- 2570字
- 2020-08-29 05:58:32
第二章 俄罗斯文化影响近现代东北文学的动态过程
在20世纪以来中国新文学的萌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俄苏文学艺术和苏联政治理念曾经起过重大作用,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受客观国情的左右,中国一直特别关注中俄文化相似性和苏俄领导下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十月革命的炮声中建立起来的苏维埃政权既获得了孙中山、毛泽东等政治领袖的强烈认同,也引发了知识界对俄国革命和文学的向往和关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不久,中国知识界的思想倾向就由法国启蒙主义和欧洲文艺复兴思想转向了苏俄,李大钊的《俄罗斯文学与革命》(1920)、周作人的《文学上的俄国与中国》(1920)、鲁迅的《祝中俄文字之交》(1932)等著名篇章在中国人心中塑造了亲切而伟大的俄罗斯形象、代表国际社会正义方向的俄罗斯形象。李大钊对俄国文学的特点概括为:“俄国革命全为俄罗斯文学之反响……俄罗斯文学之特质有二:一为社会的彩色之浓厚,一为人道主义之发达。二者皆足以加增革命潮流之气势,而为其胚胎酝酿之主因……故文学之于俄国社会,乃为社会的沉夜黑暗中之一线光辉,为自由之警钟,为革命之先声。”[1]周作人也认为俄国文学的特点“是社会的、人生的”,他说:“俄国好像是一个穷苦的少年。他所经过的许多患难,反养成他的坚忍与奋斗,与对于光明的希望。中国是一个落魄的老人,他一生里饱受了人世的艰辛,到后来更没有能够享受幸福的精力余留在他的身内……但我们总还是老民族里的少年,我们还可以用个人的生力积聚起来反抗民族的气运……我们如能够容纳新思想,来表现及解释特别国情,也可希望新文学的发生,还可由艺术界而影响于实生活。”[2]显然,他们对俄国文学特点的归纳和解释是为中国新文学创作寻求新的起点,而且也影响到了新文学创作规范的制定。在鲁迅、瞿秋白、茅盾、郑振铎、蒋光慈等众多新文学先驱的努力下,俄国文学很快成为中国新文学的文学观念和创作实践的重要范本。可以说,中国新文学对俄国文学的接受,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一种人为选择的概然性结果。此后,苏联文学思潮直接介入并制约了中国左翼文学的发展进程,左翼文学吸收了丰富的俄苏文学的养料,革命的进程使得中苏的文学有了内在的联系,这种关系是在相同思想基础上的共通和响应。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苏联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大量的苏联文学作品和理论著作被翻译过来,对苏联文学的研究也更系统、更具规模地展开了。中国共产党根据苏联的经验对文学加强了集中统一的领导,并进行了一系列旨在统一全党和全国知识分子思想的文艺领域里的思想批判运动。这一切说明,苏联文学在中国渐次扩大了影响力。但值得注意的是,两国在社会发展阶段上的差异性和两党在意识形态上的微妙分歧,事实上又注定了两国文学创作思潮的不对称性,并且最终限制了苏联文学思潮影响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入。由于中苏两党在意识形态方面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分歧,两国对文艺问题采取了大不相同的政策和方针。苏联20世纪50年代的“解冻文学”思潮在中国经历了短暂的春天之后就被视为修正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批评。70年代末,中国文艺界推翻了“文艺黑线专政论”,为一大批冤假错案平反,开始认真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随着一个个题材和主题的禁区被突破,“文艺创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这一过程中,现实主义的传统逐渐恢复,人道主义思潮风起云涌,文艺的启蒙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价值趋向多元化。这一切几乎是50年代中期中国那场短命的‘干预生活’的创作思潮在新时期的更大规模的展开,同时也是苏联50年代中期‘解冻文学’思潮在中国的重演”[3]。不过这种重演并不能简单地视为前者对后者的直接影响,而是政治与文学的互动在苏中两国复杂的历史文化条件下所经历的形似过程。进入80年代,中国文艺界关注的重点转向了西方,对苏联文学的态度变得较为理性、平和,一些在苏联曾经受到批判的作品也陆续被翻译引进。在这一阶段,西方文艺思潮风起云涌,中国文坛上各种风格流派异彩纷呈,创新探索层出不穷。而苏俄文学的影响逐渐淡化,不再拥有从前那种决定性的力量了。
近现代东北文学作为中国新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对俄苏文学的接受过程大体与新文学主流保持一致,所不同的在于东北地区由于地缘上的特殊性而受到了俄罗斯文化的广泛影响,这使得近现代东北文学在接受俄苏文学影响的过程中具有了自身的独特性:俄罗斯文化因素(而不仅仅是俄苏文学和苏联政治理念)深入而连贯地蕴含于近现代东北文学的发展过程之中。目前的学术界尤其是东北地区的学人已经注意到近现代东北文学与俄罗斯文化的密切关系,比如逄增玉的著作《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中有一节谈到了“俄苏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另外还有些论点散见于一些著作和论文中。徐迺翔、黄万华在《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中指出苏俄文学在东北的影响一直是巨大的,尤其是中东铁路修建之后更是如此,即使在“九一八”后的较长一段时间里,许多俄苏文学作品仍能得到翻译、发表,并且指出疑迟是在苏俄文学的强烈影响下走上文学道路的。常勤毅、白长青等人的文章客观如实地分析描述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和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文学对东北作家的人格修养、文学素养和具体创作的强大、全面、持久的影响。邢富君等人则对东北作家的一些具体作品,如《八月的乡村》等与苏联无产阶级文学作品《毁灭》等之间的渊源、联系、师承、超越、异同做了具体细致的比较分析,认为它们是世界革命文学中的姊妹篇。郭淑梅认为由于中东铁路的存在,哈尔滨成为向东北乃至关内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俄苏文学的中心。荣洁、李延龄对哈尔滨俄侨文学有较为细致的分析和介绍。马伟业的《中国新文学史论》中谈到了“东北作家群借鉴俄罗斯文学”的问题。韩春燕的博士学位论文《当代东北地域文化小说论》中谈到了“哈尔滨的异域风情”。俄罗斯的学术界对中俄远东边界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交流也有一定的关注,翁特尔别格的《滨海省1856—1898》、《阿穆尔边区(1906—1910)》,伊·巴比切夫的《在远东参加国内战争中的中国朝鲜劳动者》等著作都对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历史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不过,对俄罗斯文化对近现代东北地域文学的影响目前还缺乏全面而又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东北文学、东北沦陷区文学、东北解放区文学、新时期东北文学与俄罗斯文化的关系还有待于做更为深入、细致的开掘。下面将分四个阶段对俄罗斯文化影响近现代东北文学的动态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