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定量分析(第1卷):中国经验和数据
- 孟捷 荣兆梓 张衔
- 679字
- 2020-08-29 06:07:01
四 B体系各分支的共同特征与主要差别
(一)B体系的共同特征
B体系的基本公式[式(5)],及其分支:B-1[式(6)]和B-2[式(7)]具有两个共同特征:
特征之一:明确拒绝在转形公式中引进“实物工资向量”,从而保证了统一工资率(即剩余价值率相等)在转形公式中的逻辑合理性。
特征之二:坚持利润总量等于剩余价值总量的约束条件,以呼应马克思关于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形本质上是剩余价值在不同部门的资本之间重新分配的理论判断。
依据这两个基本特征,我们可以将B体系与解决转形问题的其他理论模型区分开来。依据这两个特征,我们有理由相信,B体系是转形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路径上的成果。
(二)B体系主要分支间的区别
其一,除利润总量等于剩余价值总量外,各自选择另一个不同的“总量相等”作约束条件,导致其他一系列总量关系的区别。B-1选择了生产价格总量与价值总量相等作为另一约束条件,它的成本总量(C+V)转形前后保持不变,但转形前后的不变资本总量不相等,工资总量也不相等;B-2选择了转形前后工资总量相等为另一约束条件,因此其转形前后的净产出价值总量也必然相等,但不变资本的价格总量不等于价值总量,从而其转形前后的成本总量不相等,商品价值总量与生产价格总量也不相等。这一差别导致实际计量中估计“货币价值”(MELT)等重要数据的方法不同。
其二,不同的约束条件导致转形前后剩余价值率或者利润率的不同变化。B-1保持了转形前后相等的平均利润率,但剩余价值率在转形前后会有所差别;B-2保持了转形前后相等的剩余价值率,但按生产价格计算的平均利润率不等于按商品价值计算的平均利润率。这一差别很容易被人忽视,并导致计算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