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济特区创设的历史背景

今日站在深圳湾畔的滨海生态公园,西有繁华的后海金融总部基地划破天际线,远处是飘带般横跨深港两地的西部大桥。蓝天白云之下,可以清晰地看见湾对面香港元朗的山脉和建筑。人们在沙滩漫步时,清风拂面、安然惬意。此时此景,已很难让人意识到四十年前这里是“大逃港”的主要路线之一。

1978年4月,习仲勋同志刚刚重新回到中国政治舞台。因其担任过西北党政军主要负责人和国务院副总理,资格老、威望高、光明磊落、公道正派,所以经叶帅提名,中央决定,委派他到情况复杂的广东省“看守南大门”(胡耀邦原话)。而这一时期,广东省正面临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偷渡外逃潮。以逃港最多的宝安县为例:1978年1~11月共外逃1.38万人,逃出7037人。由于大批人员外流香港,宝安县丢荒土地达20多万亩。逃港者中甚至包括许多基层干部——宝安县逃出大、小队干部121人,党员29人,团员161人。卷入逃港风潮的不只是边民,遍及广东全境,收容所人满为患。

习仲勋同志1978年4月一上任,就提出去宝安县,“领我到最乱的农村去看,哪儿最乱就去哪儿”[1],工作作风扎实的他希望能与逃港者直接开放交流。在调研的过程中,习仲勋了解到:1978年深圳农民的年收入是134元,而一河之隔的香港新界的农民年收入却是13000港元,差距实在太大。因此,边防地区普遍流传“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如人家八分钱”(指寄信到香港叫亲属汇款回来)、“内地劳动一个月,不如香港干一天”的说法。[2]基于此,习仲勋得出重要结论:“这些人是外流,是人民内部矛盾,不是敌我矛盾,不能把他们当作敌人,你们要把他们统统放走。不能只是抓人,要把我们内地建设好,让他们跑来我们这边才好。”[3]

习仲勋随后又到珠海等地视察,要求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尽快缩小广东与港澳的差距。他还采取几条新措施:让香港企业家进设备开采沙石出口,收入两家分成;吸收外资搞加工业;恢复边境小额贸易;等等。他鼓励当地干部说:“只要能把生产搞上去的,就干,不要先去反他什么主义。他们是资本主义,但有些好的方法我们要学习。”[4]在他的努力下,宝安县等地争取到了发展边防经济的放宽政策,“逃港潮”逐步得到遏制。

“文革”结束到改革之前,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特殊的转折期,正是所谓“云冻欲雪未雪,梅瘦将花未花”之际。“大逃港”是民众用脚投票的表现,可看作当时国内政经压力的一个喷发口。所幸新的领导集体以实事求是的精神、高超的政治智慧化解了这场危机,为这段辛酸的历史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实际上,经济特区创设的前夜,整个中国巨轮都在校准航向、劈波斩浪、勇闯险滩,以迎接一个崭新的时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