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保障国际合作研究
- 谢勇才
- 1741字
- 2020-08-29 06:19:31
序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部题为《中国社会保障国际合作研究》的社会保障学专著,它全面地研究了中国社会保障国际合作问题,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学界很少触及却渐显重要的一个领域。
作者谢勇才博士选择研究中国社会保障国际合作问题,主要是因为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的跨国劳动者及其家属数量迅速增加,他们所涉及的社会保障权益问题也不断增加,自然会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交通与通信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人类知识的极大丰富,整个世界日益“扁平化”和“村落化”,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渐频繁,劳动者的跨国流动日趋常态化。然而,各国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和社会政策依然奉行属地原则、自成一体。于是,劳动者在跨国流动过程中必然会遭遇诸多困境,其中一个显著的困境就是社会保障问题。由于跨国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溢出了民族国家的界限,加之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自成体系,在属地原则或者国籍原则的作用下,跨国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面临诸多困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保障双重缴费问题;二是社会保障双重缺失问题;三是社会保障待遇支付障碍问题。这些困境不仅使得跨国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权益严重受损,而且会显著弱化跨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还会影响劳动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进而影响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跨国劳动者社会保障问题曾经长期困扰欧美国家。为了妥善解决跨国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欧美国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逐步摸索出开展社会保障国际合作这一做法,即国家之间就跨国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平等磋商与友好谈判,签署社会保障双边或者多边协定,建构双方或者多方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协调机制,相对公平合理地分担与分享跨国劳动者社会保障的责任与利益,以有效地维护跨国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权益。社会保障国际合作肇始于20世纪初的欧洲国家,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与完善,社会保障国际合作已经由探索时期跨越发展时期步入了成熟时期,逐步由欧洲拓展至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和亚洲,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维护劳动者境外社会保障权益的主要途径。
作者谢勇才博士在本书中并未简单地停留在介绍典型国家社会保障国际合作的实践经验方面,而是在放眼国际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实际,从中国改革开放逐渐步入“深水区”和跨国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权益保护问题日渐凸显等方面着手来论述中国政府介入社会保障国际合作的必然性与重要性,并对中国社会保障国际合作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问题成因和完善对策等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
作者谢勇才博士在本书中对其所收集到的大量文献资料进行了严谨认真的分析与探讨,且在做出学术判断和得出研究结论时坚持了审慎求真的态度。譬如,他根据大量的中外文文献与数据资料,指出中国政府在社会保障国际合作领域后知后觉,使得中国社会保障国际合作发展进程缓慢,至今只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不仅严重滞后于欧美发达国家,而且明显滞后于印度、菲律宾等同为全球劳务输出大国的部分发展中国家。
十九大报告着重提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应当逐步从国内劳动者延伸至跨国劳动者。我国学术界对于劳动者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也应当逐步从国内劳动者拓展至跨国劳动者。换言之,未来的劳动者权益保护研究应当从过去的只关注国内劳动者这一个维度转向兼顾国内劳动者和跨国劳动者两个维度,这不仅是学术命题,也是时代召唤。
谢勇才博士最初主要研究失独群体社会保障问题,围绕这一主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后来在博士论文选题期间把兴趣转移到社会保障国际化方面,并把社会保障国际合作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2016年3月份确定博士论文选题之后,他克服了“另起炉灶”、资料难找、时间紧迫等诸多困难,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17年5月20日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一年多后的现在又将修改完善后的学位论文正式付梓。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保障领域涌现了一批有才华、有潜力的青年学者,谢勇才博士便是其中之一。我对他的新作出版表示祝贺,同时有充分信心和理由相信,他将会在未来的教学与科研路上做出更多更好的成绩。
潘锦棠
2018年10月1日于人民大学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