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综合治理
- 徐建军 胡杨 王凡
- 1636字
- 2020-08-29 06:33:26
第二节 高校网络舆论环境综合治理的合理性
“在中国新媒体身上,承载了过重的舆论表达诉求,造成了新媒体表达空间的无序和扭曲。”[13]对高校学生网络舆论进行引导,意在让大学生多一点独立思考少一点盲目从众,多一点客观理性少一点冲动偏激,多一份事实了解少一份稀里糊涂。无论是基于理论层面的分析,还是基于现实层面的考量,高校学生网络舆论引导都具有合理性。
一 基于网络自由主义的批判
曾有学者和民众认为,网络本身代表着自由,任何对网络行为的干预都是对自由的侵犯。网络自由主义以《网络空间独立宣言》为代表,认为网络空间是一个绝对自由的空间,互联网应该完全摆脱政府和外力的影响和介入。然而,自网络产生开始,网络的自由就使空间中存在各种乱象。从道德缺失到网络犯罪,从谣言泛滥到谩骂之声,互联网空间中存在的戾气某种程度上已经证明了网络自由主义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而事实上,基于公共利益和公共责任的考虑,出于对表达失控的本能恐惧和对集体行动非理性冲动的担忧,对民众表达进行适度的控制已成为国际惯例,这本身似乎宣告了网络空间无政府主义的破产。正如A.托夫勒(A.Toffler)曾指出的:“没有任何社会能够容忍完全自由的信息流通。保守某些秘密对社会生存来说非常重要。有时社会真会面临明显而立即的危险,而绝对的信息自由则像允许纵火犯继续在烈火中浇油。绝对意见表达的自由和世界上其他的绝对一样,不可能存在。”[14]有学者认为:“一些人从最广泛的意义上将互联网看做是一种公共资源,而另外一些人主要将其看做是一种创造利润的方式。一些更为激进的支持者反对任何对互联网施加的控制,不管是为了公共利益还是为了私人利益,因为他们认为任何管理都是对互联网精神的背叛。不过,这种看法被认为是政治上的天真、精英主义和专家统治论。”[15]因此,在高校,对大学生的网络表达进行介入就不应看作对大学生网络自由的粗暴干涉,相反,对自由的适当限定恰恰是对自由的保障。
二 基于大学生网络表达的现实
从大学生的网络表达看,高校网络空间中也存在现实的舆论风险,最为明显的就是大学生的情绪化、偏激化表达。由于网络空间遮蔽了个体的识别信息,传统的价值标准和参考框架淡化为变幻莫测的背景,失去了某种“社会化”控制的网民,进行着多重自我的放肆表达,私密的我、夸张的我、情绪性的我都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展现。网络成为公共舆论和社会情绪的“泄洪区”,这已成为中国特色的表达定势。网络时代人们的社会认知一定程度上具有“听一半,理解四分之一,零思考,双倍反应”的特点,本就容易进入非理性状态,而大学生群体血气方刚,加上这一群体同质性较强,更容易发生从众现象,思维也容易走向极端。勒庞(Le Bon)认为,个体在群体中,其思想独立性难以坚守。“孤立的他可能是个有教养的个人,但在群体中却会变成野蛮人……”[16]在群体心理的支配下,群体会显得冲动、急躁、易受暗示、轻信、情绪夸张、单纯、偏执、专横,容易进入一种非理性状态。美国学者C.R.桑斯坦(C.R.Sunstein)在研究网民的网络行为时提出“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概念,“认为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17]。桑斯坦曾用证据表明,网上群体极化现象的发生比例是现实生活中的两倍多。团体在争论过程中做出决定时,最方便的方法有时是走向极端,而不是温和地向中间考虑。在高校网络空间中,论坛或跟帖中往往那些言辞激烈的帖子比态度中肯、重在说理的帖子更容易获得支持。
因此,无论是基于理论分析,还是基于现实考量,都需要对高校学生网络舆论进行引导。南振中曾把“舆论引导”概括为六句话:“公布事实即引导;辨明是非即引导;指出利害即引导;讲清大局即引导;揭示趋势即引导;及时沟通即引导。”[18]笔者甚为赞同。虽然在现代社会,尤其面对具有相当素质的大学生群体,不应消除也消除不了舆论的“不一律”,但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犹如一盘散沙的舆论不利于社会的整合。在错综复杂的高校学生网络舆论圈中,仍需要占据主导地位的主导性舆论,实现多元共存、和而不同的和谐。[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