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综合治理
- 徐建军 胡杨 王凡
- 5344字
- 2020-08-29 06:33:26
第三节 高校网络舆论环境综合治理对主体间性理论的借鉴[17]
主体间性理论很好地应对了当前高校网络舆论传播的特点和环境,为高校网络舆论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法。在高校网络舆论环境综合治理中充分运用主体间性理论,根据学生在接收信息中的特点,加强和改进舆论传播手段和方法,协调好网络舆论多个主体的关系,消除主体间的矛盾,构建一个交互式的网络舆论传播模式,对于增强主体与主体间的相互交流和融合,充分发掘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提高高校网络舆论环境综合治理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一 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又称交互主体性,是现象学、解释学、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要概念,它是一种消解主客体对立和主体中心的新主体哲学。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笛卡尔的沉思》一文中最先提出“主体间性”的概念,[18]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随后延续并发展了主体间性理论,以对话主义为代表的马丁·布伯和提出交往行为理论的哈贝马斯等人补充并完善了主体间性理论。他们认为,主体间性理论超越了单主体说,可以是双主体或多主体,同时也超越了双主体学说。[19]自2002年开始,一些学者逐渐把主体间性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而且取得了一些突破,形成了一些成果。
我国学者张耀灿等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界定:“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两种关系的统一: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二者构成了主体—主体的关系;另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复数的主体,他们把教育资料作为共同客体,与教育资料构成主体—客体的关系,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所谓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20]从这一视角出发,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共同存在、相互依赖的主体,教育资料则作为双方共同的客体,表现为主体(教师)—客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体(学生)的模式。教育者不再是教育活动的主宰,受教育者也不再是完全服从和依赖,双方通过平等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双方思想品德的提升,从而使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信念和价值取向等。
二 高校网络舆论传播与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集中了数字化、多媒体和网络化等最新技术的高校网络舆论传播手段发展迅速,在基于互联网的互动、手机与互联网的互动,以及互联网络、手机网络、电视网络三网融合等形成的新媒体环境下,运用微博、博客、微信、手机报纸、手机广播电视、网络电视、虚拟社区、网络论坛、网上交易、网络文学、网络动漫等新兴媒介手段已成为常态。它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同时也丰富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增强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为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必要条件。
首先,高校网络舆论传播所要求的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使主体间性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路径选择。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以信息的可控性为前提的,教育信息一般通过教育者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整理后灌输给大学生,按照教育者的意志预先设计的模式进行,这种教育方式具有明显的单向性。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日新月异的现实社会脱节,内容陈旧呆板,方法单一,脱离了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大学生平时的所见所闻与教育者所讲的相差较远,这种模式不重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情感调动,且能打动大学生的地方比较少。在新媒体环境下,由于新媒体的互动性,大学生们不再只是单方面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外部灌输,而是要求平等地互动交流,以往只靠教师站在讲台做报告、通过书信和面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了。在新媒体所构建的平台上,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会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进而影响他们的认知方式和接受方式,这将与高校传统的以单向灌输为主的教育模式产生十分激烈的碰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出了主体间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高校网络舆论传播的多向性和互动性加速了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随着经济全球化,接受多元文化的学生不再满足于继续担当接受教师灌输思想道德的“美德袋”的角色。在新媒体平台上,信息十分纷繁,且具有多向性,通过新媒体,学生们获得各种信息的渠道和路径越来越多,这为大学生提供了较多的选择和比较的可能,大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对新生事物的认同感,使他们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大为加强。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二元互动、网络多元互动、网络与手机互动、网络媒介传播;实时互动和非实时互动;网络的合作、交流、竞争、冲突、模仿与调试;广阔信息环境中教育实施流程的多样式等使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广泛、更快捷、更深入。师生可以通过电子论坛、微博、网上调查、新闻跟帖等方式实时发表观点看法,教育者则可以根据受教育者的反馈,实时调整自己的传播行为,从而实现双方的随时交流。受教育者还可以主动参与到信息的提供和传播中来,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撰写博客日志、发起网络群聊等,实现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对任何人”的互动交流。新媒体的这种互动性极大地鼓励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双主体广泛地参与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效果更佳,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三 主体间性理论下高校网络舆论环境综合治理理念借鉴
根据高校网络舆论传播的互动交往过程及其相关特征,科学探究主体间性理论下环境的综合治理理念,对于增强环境综合治理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对话教育的理念。保罗·弗莱雷曾说过,“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当前网络舆论环境下,现代新型的师生关系只能是民主的、平等的。基于主体间性的教育对话是指教育主体之间的对话,是一种平等、自由的交流,也即体现为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有别于传统的主客形式的师生关系,它意味着教育的平等性和对话。在当前网络舆论环境下,教育是人对人的“理解”,教育是主体间的交往与对话,最终达到视域的融合,形成共识。对话教育所表明的是,受教育者之所以接受“灌输”,不仅在于已被论证的有效性基础,而且还因为接受不是出于强加,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够接受的相互论证与理性对话,而不是传统的“传话式”灌输。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手段的时效性强、覆盖面广、交互性强、便捷等特点,使师生双方通过网络平台各自向对方敞开心扉、彼此接纳,使教师成为学生思想道德成长之路上的“朋友”“帮助者”“引路者”,使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我—你”平等的关系,使网络中的各种对话都是一种“商谈”,是在共同探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未知的新领域。这种平等、民主本身既是教育陶冶的产物,同时也是对民主精神的一种宣扬,是对民主能力的一种培养。因此,在主体间性理论下,高校网络舆论环境综合治理一定要善于积极营造自由的交流场景,在立足于师生个体道德境遇基础上鼓励学生的自我真诚表达,培养学生的质询意识,构建开放的话语模式,从而开创高校网络舆论环境综合治理新模式。
第二,体验教育的理念。体验哲学(“非客观主义”)非常强调人类思维的体验性和互动性,认为人们的思维、心智、概念都是直接基于现实世界、感知体验、身体运动,具有体验性,不可能与生理、神经无关。体验哲学告诉我们,人类是通过身体与世界的互相作用来与世界相连的,我们整天生活在客观世界之中,与其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使得认知、心智、知识、科学成为我们可能的体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建立在人的思想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适应超越人的现有思想道德状况水平的特殊规律基础之上的,体验哲学所强调的认知的体验性和环境的互动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具有较强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体验哲学所强调的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杜威的“经验学习”思想、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和大卫·库伯“体验学习圈”理论都表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体验教育的过程,就是要根据人的知、情、意、行规律,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是以育人为核心的一系列活动的流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相长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过程。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必须把师生都作为教育的主体,要变传统的以传授为主体的方法为以体验为主体的方法,要通过情景模拟、交流分享、朋辈示范、角色转换、实践锻炼、游戏体验、模仿体验等方法,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真实的感悟、学会自觉地反思、产生由衷的情感、养成良好的习惯。而现代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体验式教育的发展更进一步提高了可能,利用新媒体手段,不但可以通过模拟现实交往情境、创设虚拟交往情境使学生得到直观的感受与认知,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艺术、时尚、情感等元素,把与学生学习、生活中紧密相关的许多人和事乃至学生领袖培养的模拟实践锻炼,甚至于改良游戏,赋予游戏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等环节,在新媒体平台上得到体现,使学生在各种体验中感悟、反思,提升对人与社会的认知,使他们把为人处世的道理转化为正确的价值理念和行为习惯。
第三,隐性教育的理念。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源于对“隐性课程”理论的研究。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不同的研究者曾给出不同的定义,我们通常认为:所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自觉运用潜性课程理论,注重开发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比较隐蔽的形式,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间获得某种思想或经验的教育方式。它不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而是常采用“迂回”“渗透”的教育形式,以不被人注意的形式存在于校园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日常生活中,让受教育者去自我感受、自我领悟、自我提升;将受教育者引入正确的人生旅途,进而培养成知礼、诚信、勤奋、有充分职业准备的人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内容的间接性、有效性,教育过程的随意性,教育途径的开放性以及教育主体的自主性等特点,它突出强调教育主体和客体人格上的平等与对话权利的民主,即主体间性。突出强调教育载体这一要素,借助于丰富的载体将隐含的教育内容传递渗透给教育客体,使受教育者在不经意间收获教育理念,形成持久的经验积淀,这正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明特征,也正是这些特征决定了它可以达到显性教育无法达到的效果。
新的网络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极其丰富广泛的载体,微博、微信、博客、播客、手机报纸、手机广播电视、网络电视、虚拟社区、门户网站、网络论坛、简易聚合、网络文学、网络动漫等都可以附载这一功能,通过各种传播载体的大量信息传播,将隐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各种载体慢慢渗透,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地接受其感染、暗示或对其模仿,实现心理积淀。这种日积月累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培养在态度、动机、价值和其他心理成长方面慢慢发挥作用,使学生在无意识中逐步培养自身的良好品质、崇高理想、坚强信念和超凡气质,从而增强了高校网络舆论环境综合治理的成效。
[1]陈裴:《论当代交往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硕士学位论文,广西民族大学,2009。
[2]本节析出文字以《议程设置理论视域下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优化》为题已发表在《求索》(罗珍、徐建军)2014年第6期。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214页。
[4]Maxwell McCombs,Setting The Agenda:The Mass Media and Public Opinion,Polity Press Ltd,2004,p.71.
[5]转引自严玮骊《互联网时代的媒体议程设置理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1。
[6]甘露:《浅析网络议程设置的特色》,《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4期。
[7]杨一小:《消解中的议程设置理论——对网络传播秩序的探析》,《社科纵横》2008年第3期。
[8]杨慧琼:《从议程设置理论解析网络受众的传播地位——以媒介事件马加爵案为例》,《新闻界》2005年第2期。
[9]本节析出文字以《社会认知心理学对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优化的启示》为题已发表在《现代大学教育》(胡杨、徐建军、张宝)2013年第3期。
[10]钟毅平:《社会行为研究——现代社会认知理论及实践》,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第16页。
[11]章志光:《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第109页。
[12]章志光:《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第126页。
[13]章志光:《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第115页。
[14]《“谷歌事件”,陈腐偏见的恶性发作》,人民网,http://world.people.com.cn/GB/10841 419.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1月23日。
[15]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第7页。
[16]徐建军:《新形势下构建高校网络德育系统的研究与实践》,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第32页。
[17]本节析出文字以《新媒体与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题已发表在《社会科学家》(龚涛、徐建军)2010年第11期。
[18]倪良康编《胡塞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7,第9页。
[19]〔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93,第3页。
[20]张耀灿、刘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涵义初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