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侨大学年鉴(2015)
- 《华侨大学年鉴》编辑部
- 3862字
- 2020-08-29 06:46:47
华侨大学关于全面加强和推进华侨华人研究的若干意见
为进一步突出侨校办学特色,提升为侨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根据《国家侨务工作发展纲要(2011~2015年)》(国发〔2011〕27号),结合学校实际,现就全面加强和推进我校华侨华人研究提出如下意见。
一 认清发展形势,统一思想认识
1.要充分认识到全面加强和推进华侨华人研究是突出办学特色、提升为侨服务和为国家大局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华侨华人在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促进中国的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侨务工作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国务院侨办领导高度重视华侨华人研究、侨情和侨务理论研究。华侨大学作为国侨办直属高校,要树立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校要统一认识,从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国家大侨务发展格局的高度、从突出侨的特色和优势是立校之本的高度来认识华侨华人研究的定位,举全校之力全面加强和推进华侨华人研究。
2.要充分认识到全面加强和推进华侨华人研究是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促进海峡两岸和平发展的现实需要。
福建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前沿,更是海外华侨华人和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全面加强和推进华侨华人研究,对于涵养侨务资源、发挥侨务优势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发挥福建独特的区位优势,开展侨务对台工作,反独促统,促进两岸的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要清醒认识到我校的华侨华人研究既面临着重要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校的华侨华人研究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基础:设立了一批涉侨研究机构,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的研究队伍,承担了一批重要科研项目,建立了若干省部级研究平台,发表和出版了一批论著,举办了一系列重要的论坛和学术活动等,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看到我校华侨华人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学科基础比较薄弱,研究资源配置不足且比较分散,研究特色凸显不够,专职研究队伍规模偏小,研究团队比较松散,学科学术带头人匮乏,标志性成果偏少,研究机构之间缺乏有效协作,整体学术影响力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为国家侨务工作服务的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亟须采取有力措施,整合资源,协同创新,全面加强和推进华侨华人研究,以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大侨务发展和世情、国情、侨情变化的需要。
二 明确发展目标,加强顶层设计
4.发挥优势,整合资源,扩大我校华侨华人研究的影响力。
加强华侨华人研究是彰显办学特色、践行办学宗旨的内在要求。要积极发挥侨校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夯实学科基础,凸显研究特色,着力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积极主动服务国家侨务工作、服务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要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建立资源统筹协调机制,形成整体合力,使我校的华侨华人研究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有显著提高,在国家侨务工作决策咨询方面的影响力有显著提高。
5.建设华侨华人研究学科支撑体系,凝练特色研究方向。
华侨华人研究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具有多学科、多层面、多视角的特点。因此,要建立共享共建的多学科支撑体系。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学科资源,以大协作的高度,大格局的视野,建立与华侨华人研究密切相关的学科支撑体系;要重点加强国际关系、专门史、侨务政策与理论等涉侨学科的建设;要积极发展与华侨华人研究密切相关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点;要鼓励相关的硕士、博士学位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开设涉侨研究方向;要重点凝练华人社团、华文教育、华文媒体、侨务公共外交、海外华商经济与管理、侨务理论与政策、华侨华人历史与文化、国际移民与新侨等研究方向,努力凸显研究特色。
6.加强涉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要根据重点研究方向和国家侨务工作需要,统一策划涉侨研究项目,制定实施方案,整合全校涉侨研究力量,全方位推进华侨华人研究。既要重视加强涉侨基础研究,也要注重应用研究,要主动对接国侨办和国家相关部门的对策研究需求,动态把握世情、侨情的新变化,即时分析热点问题,有任务、有目标地开展侨务信息研究和报送,将我校的华侨华人研究机构打造成服务国家侨务工作、服务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库。
要在科研项目、论文发表、著作出版、成果获奖、咨询报告等方面产出标志性的涉侨研究成果。积极鼓励申报国家和省部级涉侨研究课题,鼓励在高级别刊物发表涉侨研究论文,鼓励将涉侨研究成果申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等重点出版资助项目,鼓励申报省部级及以上的社科优秀成果奖项;重点鼓励向国侨办的《侨务简报》、《专报信息》和《侨情》等报送咨询报告,并分别给予一类B、二类B和三类A的成果认定;着力打造《华侨华人蓝皮书》品牌,其成果按二类A给予认定;在华侨大学文库中设立“华侨华人研究系列”,推出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7.加强华侨华人研究科研平台的整合与建设,促进交流与合作。
要进一步加强“国务院侨办侨务理论研究基地”和福建省“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积极培育与发展校级华侨华人研究基地,每年提供配套经费支持,争取3年内增加1个省部级华侨华人研究基地,3~5年实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或国别研究基地的突破,形成部、省、校三级研究基地平台体系;要加强涉侨科研机构的建设和管理。
有序安排有关华侨华人研究的学术活动,形成系列化、制度化的学术研讨机制。加大高水平涉侨研究国际学术会议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办好中泰战略研讨会等高层次学术会议,支持华侨华人研究机构开展国内外学术合作与交流。
8.加快涉侨研究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推动研究团队建设。
要采取更积极和灵活的措施,加大华侨华人研究和东南亚研究人才的引进力度和进度,使涉侨研究队伍的规模逐步扩大,要重视引进国内外一流的华侨华人研究领军人才;要根据研究方向,进一步优化华侨华人研究的人才队伍结构;要加大涉侨师资的培养力度,在国内外访学、进修等人才培养计划中对涉侨研究人才给予倾斜支持;要按照华侨华人研究的领域或特色方向进行团队建设;实施“华侨华人研究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充分发挥兼职教授、特聘教授和学科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培育华侨华人研究的骨干力量。
9.加强华侨华人研究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要积极争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的设立,积极创造条件申报涉侨本科专业,完善涉侨人才培养体系;要在华侨华人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招生名额上给予保证和倾斜;要重点加强海外涉侨研究人才的培养,支持华侨华人研究单位的境外招生、办学以及调研基地的设立,加大对境外学生的奖助学金资助力度;要鼓励涉侨研究专业的国际交流,积极筹设涉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英语和双语授课课程,增加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提高涉侨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三 创新体制机制,落实保障措施
10.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华侨华人研究的统筹协调机制。
为全面加强和推进华侨华人研究,学校成立“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华侨华人研究工作的内外统筹、协调,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审定涉侨研究项目和成果,提供相关的保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华侨华人研究院,并设专职秘书一名。
全校各相关单位要树立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开展和落实华侨华人研究的相关工作。要统一思想,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在全校营造重视和支持华侨华人研究的氛围和环境。
要加强对华侨华人研究的宣传和成果推介。学校相关部门要有意识地通过网络、报纸和电视等媒介加强对华侨华人研究专家和研究成果的宣传和推介,努力提升学校华侨华人研究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11.加大人财物投入,建立涉侨研究的优先保障机制。
要进一步加大对华侨华人研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同时,注意提高人力、物力、财力的使用效率。切实落实华侨华人研究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各类人才计划中对涉侨研究人才给予重点支持;优先保证校属涉侨研究机构的人员编制,支持涉侨研究机构建立人才引进和灵活聘用的机制。
要加大对华侨华人研究的经费投入和统筹,在原有涉侨研究各项拨款的基础上,每年增加拨款200万元,由领导小组根据研究规划,在全校统筹、协调和管理,并实施研究经费投入与产出评估机制,确保经费高效使用。要充分利用各级政府、社会贤达和校董校友等社会资源,积极筹设华侨华人研究基金,支持华侨华人研究。
要加强华侨华人研究的基础建设。要协调校内外各种资源加快华侨华人信息中心建设,推进华侨华人资讯普查工作的进度,尽快完成华侨华人数据库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加强华侨华人研究图书文献资料建设。
要在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华文教育拓展和提升计划》以及其他相关计划和项目中进一步加强和落实对华侨华人研究的支持。
12.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完善涉侨研究评价体系。
要进一步探索协同创新的新机制,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以团队建设为基础,以研究平台为支撑,推进不同学院、不同学科、不同科研机构研究人员的整合与协同,建立有利于促进校内外研究人员流动的体制,增强学校华侨华人研究的整体力量。
要根据华侨华人研究的特点,完善华侨华人研究的评价体系。根据华侨华人研究规划和任务,制定华侨华人研究业绩的考核评价体系和管理办法,做到目标监控和常态管理相结合、动态评估和跟踪检查相结合。全校各涉侨研究的单位和机构要细化目标责任,强化权责平衡,加强监管考核;要积极鼓励各相关学院和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重视对华侨华人研究的投入,共同推动我校华侨华人研究的全面和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