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标准体系和标准化

内燃机标准是内燃机行业有序发展的技术支撑,内燃机标准化是内燃机标准在内燃机行业的应用,加强内燃机标准制定、实施、监督、服务、保障和国际化体系建设,对内燃机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内燃机工业标准化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建成了一套基本上能满足我国内燃机工业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内燃机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目前,我国建立了以产品为对象分层次的内燃机工业标准化体系框架,确定了内燃机行业现在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重点领域。该标准体系全面和系统地反映了内燃机标准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符合国家相关产业发展政策、规划以及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明确了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重点标准,适应了内燃机行业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的要求,初步开展了标准体系维护常态化工作。

目前我国内燃机相关标准工作主要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燃料喷射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动机分技术委员会等标准化机构负责归口或管理。

截至2014年年底,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归口的国家标准有102项、行业标准236项,具体见表2-8所示,并建立了图2-5所示的体系框架。

表2-8 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归口的标准

图2-5 内燃机专业领域的标准体系框架图

“十二五”期间,内燃机行业根据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确定了内燃机行业“十二五”标准制(修)订重点领域: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替代燃料发动机及其关键零部件、内燃机排放控制和后处理系统、内燃机节能(包括企业的单位能源消耗)、节材(包括再制造)、高效涡轮增压、内燃机及关键部件可靠性、关键件电控技术、内燃机生产过程安全。内燃机专业领域“十二五”期间拟制(修)订标准总数达185项,其中国家标准计划31项;行业标准计划154项,涉及重点项目66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项目由燃料喷射系统标委会另行安排,未计入)。“十二五”期间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陆续完成了诸如中大功率燃气发动机、SCR系统、EGR系统、NVH等一批标准,涉及内燃机节能减排、替代能源、排放后处理、再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标准和安全,噪声振动、可靠性、关键零部件等传统领域标准的制(修)订,保障内燃机安全、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也提升了标准的先进性、适应性,适应产品升级、行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发展。截至2014年年底,在研标准计划148项,其中在研国家标准计划22项,行业标准计划126项。

2.4.1 汽车发动机领域技术标准体系现状

截至2014年年底,属于汽车发动机领域技术标准共计170项,其中国家标准105项、行业标准65项,具体见表2-9所示,其体系框架如图2-6所示。

表2-9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动机分技术委员会负责归口的标准

图2-6 汽车发动机领域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图

1.汽车发动机领域国内现有标准的水平及竞争力

目前发动机领域的170项标准中有40.6%(69项)是转化国外标准而来,其余标准根据汽车发动机行业需要进行制(修)订,标准整体水平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近年来因我国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因汽车数量增加带来的空气污染和能源消耗日益加剧,国家节能减排的任务艰巨,国内发动机领域应加紧有关节能环保技术标准的制定,为国家节能减排保驾护航。

2.汽车发动机领域国内现有标准的协调性及配套性

发动机领域的标准数量有170项,其中有在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也有在其他标委会和国家环保部归口的标准,在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标准有50项左右,涉及到发动机整机及零部件的标准基本覆盖完整,可能存在零部件标准因非归口在汽标委且标准的技术内容也并非仅针对汽车发动机,对汽车发动机企业指导作用不强,针对此情况发动机分标委今后将对以上标准进行分批逐次核查,针对不适合汽车发动机的标准将联合国内发动机及零部件厂家开展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3.汽车发动机领域现有国内标准的不足之处

目前汽车发动机新技术不断发展,且部分国内合资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抢占市场,自主品牌发动机的水平相比合资企业有一定差距,在汽油机的涡轮增压及缸内直喷等先进技术以及柴油机的共轨和排放控制技术领域欠缺相应的先进标准,发动机分标委未来将争取国内掌握先进技术的企业对先进技术标准开展研讨制定工作,为民族汽车业发展做出贡献。

2.4.2 优化标准体系

根据(国办发〔2013〕12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要求,内燃机领域标准工作将重点加强对有关内燃机节能减排的标准体系建设和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同时跟踪现有标准体系中采用国际标准的动态,及时对国内的标准进行复审修订工作,紧跟国际标准的步伐,完善内燃机标准体系。优化内燃机标准体系总体思路是加强强制性标准管理,改进推荐性标准体系,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放开搞活企业标准,完善科学合理、运行高效的标准管理机制。今后的主要工作围绕以下方面开展。

1)整合精简强制性标准。做好内燃机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计划项目清理评估,把强制性标准范围严格限定在安全、环保(噪声、振动、排放等)、节能(能效等级和评价、燃料经济性等)基本要求之内。对不再适用的强制性标准予以废止,对不宜强制的转化为推荐性标准。

2)调整优化推荐性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重点制定内燃机基础通用、与强制性国家标准配套的标准;推荐性行业标准重点制定内燃机领域的重要产品、服务和行业管理标准,如替代燃料发动机(包括燃气及混合动力)及关键零部件、整机及零部件再制造、内燃机排放控制和后处理系统、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关键零部件(高效涡轮增压、先进过滤和冷却系统)、整机及关键部件系统智能化、模块化、可靠性和失效分析等标准。

3)实现标准体系维护常态化。把内燃机标准体系表的修订工作纳入年度标准化工作议程,及时更新、补充、完善内燃机工业标准体系,提升标准体系与产业发展需求的贴合度。

4)改革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制度,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5)加强内燃机标准制(修)订管理,完善制定程序,保证制定过程公开透明。优化标准审批流程,落实标准复审要求,缩短制定周期,加快更新速度。加强标准与科技互动支撑,建立应用科技报告制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工作机制。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支持标准研制。将形成技术标准作为相关科研项目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和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