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问题

要想减肥,只要少吃多动。

在教科书上,就是摄入的热量-消耗的热量=储存的热量


一个多世纪以来,专家们都虔诚地信奉这个理念。

每天都有上百万美国人默想着卡路里,祈望能减肥。

不幸的是,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持续减肥不过是个遥不可及的愿望罢了。


营养学好像被困在黑暗时代停滞不前了。虽然我们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很多进步,但在实践中,这种状况还是几乎没有改变。我们发现了激素对体重的显著影响。我们发展了关于饮食行为的复杂的心理学理论。我们可以用机器准确地测量摄入的热量和消耗的热量。然而我们还是很难解释肥胖症流行的原因,还是得承受着和饮食相关的疾病所带来的巨大痛苦。

或许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基因,在资源匮乏的时代进化了。

或许就归咎于现代的生活环境,好吃的东西太多了。

又或许是我们自己不够自律,缺乏意志力。

由于这种不确定性,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减肥饮食方法应运而生:低脂、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无糖、不含麸质、原始人饮食法……每种方法都受到其追随者近乎宗教般狂热的追捧。

不幸的是,研究环节的薄弱往往会造成混乱。与涉及药物的现代临床试验不同,饮食研究通常只涉及几十名、偶尔几百名的参与者,追踪时间为一年,甚至更短。此外,这些研究通常还有一个共性,就是依靠低效的心理咨询方法,大多数参与者反馈只有极少的长久饮食改变。可想而知,这样得出的研究结果彼此矛盾,令人气馁。因为没有一种饮食方法长期见效,于是许多专家坚持认为热量平衡仍是营养学的终极真理。

“所有的热量都是一样的。”

“食物没有不好的。”

“只要少吃多动。”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Choose MyPlate网站,“达到健康体重的过程,就是追求平衡的过程。秘诀就是学会如何平衡‘获得的能量’和‘消耗的能量’……”这还真是个秘诀啊!现实生活中,没人可以准确地“实践”热量平衡,就连营养学专家也做不到。不借助复杂的技术,根本不可能估算出我们每天摄入和消耗的热量相抵后是否控制在350卡路里以内。这350卡路里,有可能决定着你是能保持苗条的身材,还是会在几年内患上病态肥胖症。2就此而言,如果计算热量摄入是控制体重的关键所在,那么人类在卡路里的概念出现之前是如何做到避免体重的巨大波动的?

我的“总觉得饿”的故事

我试着告诉自己体重只是一个数字,不能改变我这个人,但是,天哪,它天天都在影响着我。体重增加了?我又失败了。体重下降了?耶!我瘦了。反弹了?糟糕,我又搞砸了。如此循环往复。体重让我感到沮丧、气馁、羞耻、心力交瘁。我还花钱买过很多杂志、书、课程,它们都承诺我会减肥成功,但是从来都没有实现过。

——伊冯·N., 63岁,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

体重减轻:5.6千克;腰围缩小:1.3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