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生态理论的世界图景

当人们追寻全球性问题的根源的时候,在理论思维上往往指向支配的逻辑,将“支配自然”(domination of nature)作为终极批判的对象。支配自然即征服自然。在一些论者看来,马克思主义不过是近代启蒙理性的延续,支配自然的逻辑同样存在于马克思主义当中。其实,反支配逻辑背后的深层次哲学问题是如何看待规律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不仅科学地阐述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而且辩证地说明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总体面貌。这样,唯物的辩证决定论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世界图景。

(一)科学处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包括唯物史观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都始终要求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统一起来。在马克思看来,“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1卷,25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这事实上是一个如何处理原初自然、人化自然、人工自然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决定论是唯物辩证的决定论。

1.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就是实现客观规律的过程

主观能动性是人所具有的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具有目的性、改造性和创造性等三个特征。但是,在规律之外寻找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把人放在了偶然性的王国中。这样,就必须要回到规律上来。

(1)规律尤其是规律的实现不是无主体的过程。

社会运动规律和思维运动规律是直接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和实现的。即使在自然运动规律的实现过程中,同样渗透着人的参与。例如,核裂变和核聚变规律是一种客观的自然规律,但是,这种规律要在产业上得以实现,则必须通过建立核电站,而这就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当然,人对自然规律的主体性影响丝毫没有改变外部自然的优先性和规律的客观性。

(2)规律与受规律支配的事物运动之间存在着差别。

规律实际发挥作用的条件总是具体的,而规律自身则是一种同一性。因此,规律的实现不可能永远与规律的要求丝毫不差,甚至会存在着阻碍规律实现的力量。这样,就需要一种矫正的力量,而人的主观能动性正是要发挥这种矫正的作用。

(3)规律是在偶然性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

没有大量的重复的偶然性,规律就无法表现和实现自己。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要在偶然性中为必然性(客观规律)的实现开辟道路。在这个意义上,正是由于规律存在着内在的矛盾,或者说规律是不完善的,才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是在实现和利用客观规律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根本原因。

显然,“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毛泽东选集》,2版,第2卷,47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在总体上,主体性的张扬应该是对规律的理性的支配,其实质就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在实践基础上的互相转化。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样是一个受客观规律支配的过程

主体性的弘扬是以承认和尊重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条件的。规律是事物在自我构成、自我运动和自我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是包括唯物史观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哲学立场。

(1)活动对象和材料的客观性。

人的认识活动、改造活动和创造活动,都是需要可供作用的物质对象和物质材料的。不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且物质对象和物质材料的结构、功能和属性本身作为客观规律的体现在事前就以特定的方式规定着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和方向。例如,同样的煤矿企业由于煤田的地质构造的不同,就决定了必须采用不同的采掘方式。

(2)活动过程的客观性。

人的“创造”活动,不可能无中生有,而是物质形态的变换过程。这样,物质要素及其关系就成为人类“创造”活动的转换的基质和中介。事实上,即使完全的人工事物也是在既有的物质要素和物质形态的基础上转换、“嫁接”甚至是“拼凑”出来的。

(3)活动手段和工具的客观性。

人的认识和实践都是凭借一定的手段和工具进行的,而这些手段和工具或者是客观规律在思维上的积淀(如认识过程中所要遵循的逻辑法则),或者是客观规律的物化成果(如改造世界过程中的工具、机器和设备等)。

显然,“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毛泽东选集》,2版,第1卷,28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这样,是否尊重客观规律、这种尊重的程度如何,事实上已经决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作用的后果了。

可见,“解放等于非压制性的控制自然,就是说,控制是受人的需要指导的,这种需要是由联合的个人在合理性的、自由的和独立的气氛中提出的。然而控制自然也可能——和确实——有助于使统治和非理性永久化和强化。根本的东西是,在表达控制自然的特殊目标时要联系人的自由而不是人的权力[加]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186页,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事实上,这指向的是两个问题:在理论思维上,要求人类必须将客观规律内化到自己的思想中;在实践上,要求人类必须铲除支配逻辑背后的不合理的社会逻辑。前者突显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在自觉建构生态文明中的指导意义,而后者突显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在自觉建构生态文明中的指导意义。只有将二者统一起来,才能达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把握。

(二)科学处理自然运动规律和社会运动规律的关系

面对客观规律,还必须要正确处理自然运动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运动规律(社会规律)的关系。这在于,“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4卷,23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这样,就需要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进行具体的分析,并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将二者协调起来。

1.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特点和作用方式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在运行方式上各有特点。

(1)从物质运动的规律到人的活动的规律。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在不同的领域中按照不同的方式产生的。自然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规律,是先于社会和人而存在的,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物质运动自身的规律。当然,人为活动有可能诱发一些自然规律的发生。与之不同,社会规律要依存于人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体现出的新的为自然运动所不具有的特殊运动规律,也就是包括物质运动在内的人的实践活动规律。社会规律就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以及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总之,规律与物质进化的直接关联是自然规律的特点,而规律与实践的直接关联是社会规律的特点。

(2)从自发实现的运动规律到自觉实现的运动规律。

自然规律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的,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同时,无论人们认识与否,它都在发挥作用。当然,从价值的观点来看,人类的认识状况对自然规律的作用状况有一定的影响。而社会规律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一般来讲,社会规律得以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当然,即使选择和创造本身也是有条件的。总之,主要以自发的方式产生作用是自然规律的特点,而主要以自觉的方式产生作用是社会规律的特点。

(3)从实然性规律到概率性规律。

从表现形式来看,自然规律一般具有实然性的特征。宏观自然规律一般是动态规律,存在着严格的因果关系和数量依存关系。因此,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自然规律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而社会规律通常具有概率性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揭示的是一种必然性和多种随机现象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所以,人们不可能准确地预见社会事件的发生,而只能预见社会发展的大概趋势。同时,社会规律是具体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发展是不允许对历史进行假设的。同时,社会规律的概率性与其重复性和客观性也是不矛盾的。可见,通常以实然性的方式表现自己是自然规律的特征,通常以概率性的方式表现自己是社会规律的特征。

这样,问题就在于使关于社会的科学,即所谓历史科学和哲学科学的总和,同唯物主义的基础协调起来,并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造。这个任务恰好是由唯物史观完成的。“唯物主义提供了一个完全客观的标准,它把生产关系划为社会结构,并使人有可能把主观主义者认为不能应用到社会学上来的重复性这个一般科学标准,应用到这些关系上来。”《列宁选集》,3版,第1卷,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样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因此,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客观的。这样,就奠定了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协调起来的客观基础。在这个意义上,唯物史观在向上提升唯物主义的同时,也具有了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2.社会生态运动规律的方法论意义和价值

今天,由于人类活动正面效应的作用和负面效应的激发,社会运动和自然运动正在日益嵌套成一个巨系统,二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推进的不可分割性正在形成一种综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新”的运动规律——“社会生态运动规律”。社会生态运动规律是指“人(社会)—自然”或“环境—发展”这一复合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整体协调规律,或者可以将之表述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社会生态运动规律不是在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之上的或之外的一种运动规律,而是反映出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在物质运动过程中通过物质系统的“递阶秩序”而形成的一种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或相关的状况,是由于人类劳动在物质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而使物质运动趋向有序和统一的一种表现。递阶秩序也就是系统的叠加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就在于要对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作全面、具体的把握,生态文明的世界图景只能是社会生态运动规律。社会生态运动规律是一种客观的物质运动规律,要将这一运动规律内化为生态文明的世界图景,必须要对之有一定的具体的和全面的把握。

(1)社会生态运动规律的发生机制。

在物质运动的各种形式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关系,共同构成了“世界系统”。由于自然和社会都是世界系统的构成部分,都反映世界系统的特征,彼此又互为中介,这样,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就共同构成了一种新的运动形式——社会生态运动。但是,从其现实发生来看,社会生态运动是由人类劳动引发的一系列变化而造成的。通过作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形式的劳动,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环状结构,存在着控制和反馈的机制。社会生态运动规律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自然界各层次的统一,是自然界各层次彼此相关而形成的整体。

(2)社会生态运动规律的构成方式。

社会运动和自然运动之间具有协同学所讲的协同的属性。“可把协同学看作是安排有序的、自组织的集体行为的科学”[德]H.哈肯:《协同学——自然成功的奥秘》,9页,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人的进化以凝聚的方式展示了物质演化和进化的过程,并构成了物质演化和进化的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劳动尺度的丰富性、整体性和统一性使社会生态运动规律成为现实。人的劳动是按照外在尺度和内在尺度、自然尺度和人的尺度、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方式进行的,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建造。这样,劳动就将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协调为社会生态运动。社会生态运动规律就是这种统一的集中体现,事实上就是一种美的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美的规律。

(3)社会生态运动规律的发展趋向。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人的需要的扩大,社会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不是减弱了,而是变得更加深刻和广泛了,社会越来越需要自然,使自然不仅成为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来源,而且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进程。社会生态运动就是由此扩展自己的范围的,并随着劳动的不断进步而完善和优化。劳动经历了一个由前劳动(潜在劳动)转变到人的劳动(现实劳动)的过程。随着劳动由潜在劳动进入现实劳动,社会生态运动才真正得以产生。现实劳动又可分为被动劳动、异化劳动和自由劳动三个阶段或三种形式。只有劳动真正成为自由劳动的时候,只有劳动的社会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作为人的肉体和精神享受的价值统一起来的时候,社会生态运动规律的有序发展才是真正可能的,从而,人才能真正自觉有效地掌握和运用社会生态运动规律,这便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社会同自然完成了的本质统一。

总之,社会生态运动规律的本质特点要求人们在一切活动中都要自觉而有效地将社会运动规律和自然运动规律协调起来,用之来规范人们的一切行为。这样,促进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成为处理自然运动规律和社会运动规律的最佳选择。生态文明就是在这样的世界图景下建构起来的。

在总体上,人类要真正解除全球性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科学认识、有效把握和正确运用客观规律,处理好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协调好自然运动规律和社会运动规律的关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最基本的要求。